在滨州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诞生了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兵圣孙武,尊称孙子,一部《孙子兵法》,光耀全世界,已视为兵学文化的发祥地。
曾经,孙武亲率吴军,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司马迁这般评价先哲的丰功勋业。
市井街巷中,藏着一座书香官宦的杜家旧居,留下一代帝师杜受田与咸丰皇帝的千古佳话。
在这片热土上,还发生了齐鲁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蒲滨战役……
呼吸着月季花香,搭乘时代的便捷,我来到了滨州,深感到足下的每一步,都充满厚重感和沧桑感,心灵悄然被震撼了。我渴望游览黄河,渴望揽胜滨城。这座名城本真地展现着,恰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在这里小住,休闲游历,问俗乡亲,不想奢望祈求什么,只愿在阳光下,绿水间,静谧地与岁月对视。
滨州拥河向海,地名的由来,是乎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我知道,黄河跟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这条大河源自遥远的远山雪水间,或蜿蜒曲折,或劈山穿壑,毫不畏惧地冲出高原,流过平原,跨省越州,奔腾向东。
九曲黄河,犹如脱缰野马,安澜时,惠泽斯民,泛滥时,苦难一方。穿过滨城,近百公里,“母亲河”用无尽的乳汁,滋润着广袤的沃野,眷养着万千芸芸众生。
地上悬河,在滨州历史上,河水决堤淹城,毁村的旧事也曾发生过。村庄筑村台,俗称救命台,漫滩时,村民登台避险。滩区百姓难,源于黄泛苦。“一声号子嘛,嗨呦,震塌一方天啊,一根纤绳啊,嗨呦,拽倒万重山啊……”纤夫唱起的黄河号子,悲苍而浑厚,荡气回肠,唱出百姓的苦与难,日子过得艰辛。黄河三角洲是新生地,即退海之地,盐碱地多,旱涝常在,丰年少见。
在共产党领导领导下,建国前后,军民齐心携手修筑堤坝,治理黄河,除害兴利。钱正英部长在“滨州战黄”的故事,坊间流传至今。历经七十载,黄河惊涛变安澜,风平浪静。
究其原因,得益于人水和谐的生态保护,稳固的堤防建设,科学的调水调沙。类似像打渔张引黄水闸,在滨州有许多这样的水利工程,除弊兴利,惠泽民生,河水宛如条条脉络,输送到滨州的每个地方,为城乡工农生产、生活提供宝贵水资源。
畅游黄河楼,探幽问黄。蒲湖风景区内,“黄河下游第一楼”是滨州的地标性景观,九重斗拱挑檐塔楼式建筑,千古风情汇一楼。神秘、深厚、恢宏、灵动……东关岛上,走过栈道,见游人如织,笑颜扑面。角亭内小憩后,遂登楼眺望,南观滔滔黄河,北瞰崭新城区,水清岸绿,稻菽千重。我所钟情地滨州,处处是极具文化内涵的美景,洋溢着温情诗意的新时代气息。
从豫南远道而来,我对黄河是陌生的,此时此刻,领略着黄河的壮阔神韵,认知到黄河文化的魅力。试想,以黄河命名,黄河楼本身就颇具知名度和文化价值,黄河孕育了生命,还厚植了文明,以水而兴的滨州,“黄河泼墨绘丹青,一城绿水半城花”,正文明崛起,出彩神州,悠然向外界诠释绿水青山的幸福宝地。
在滨州,绝非只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智能纺织可炫耀于世,当然,这些产业优势凸显,有较大产业集群,在国内占一席之地。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有沃野千顷,土厚壤丰,境内有芽庄、青沙、麻大三大平原湖泊,小清河、海河、黄河水系滋哺,号称天下粮仓。或许是需要追寻的三农脉络,我最感兴趣的课题。
五月里,正值冬枣树花期,在沾化区下洼镇停歇,田间地头,笑语不断,枣农手提篮子,抹一撮撮的嫩芽。前去问询,才得知摘芽保花,保护优果。再说,枣芽可制茶,变废为宝,一取两得。枣农告诉我,冬枣因其成熟晚而得名,待它成熟时,外形近圆或扁圆形,状似小苹果,口感适口,食之甘鲜。“中华奇果”沾化冬枣出名了,被评为“中国冬枣之乡”。冬枣是摇钱树,村民全靠它养家糊口哩。聊起家乡的冬枣,老农还挺有自豪感。
无棣,隶属滨州,位处黄河三角洲,素有冀鲁枢纽和齐燕要塞著称。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兼粮、棉、枣、牧、渔、盐之利,这是全国出名的产粮大县,小麦、玉米、棉花的主产区。我来这里,看到无垠麦田,铺天盖地,方块田里麦已抽穗,长相旺势,今年风调雨顺,注定有个好收成。
游走滨州各地,眼见很多这样农田,盐碱地改良成吨粮田了。旱浇涝排,精耕细作,是新农人种田的法宝,不用旁人细讲,眼前的道路旁,那条条沟渠,田野间,齐整的电线杆,无数的机井房,就知晓当地农业生产的实况了。
惠民县东南隅,与滨城区接壤的魏集镇,也地处黄河故道,“魏氏庄园”所在地。作为魏氏家族的私人宅第,它以防御性建筑而闻名。
缘于推进文旅业,斥资打造古村,兴建仿明清古建筑群,并融合江南水系景观,给魏集新添彩,争了不少名和光。古村落的风味小吃、手工作坊等五大街巷,凝聚风物、观光、民宿诸多元素,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重现千年古镇的盛势,荣华,确是一处值得一看的景点。
魏集古村,一个充满诗和远方的地方。我来了,轻轻默想,心无杂念,在街巷上慢慢走,浅浅地交流,迎面而来,或一个眼神,或一个笑颜,也可不予理会,踏着石板路,看岁月更迭,人世沧桑,在青砖灰瓦间,听吕戏绝唱,盛世放歌。找一处饮品店,点杯鲜榨果汁,不乱想,也不问,静坐慢饮,任时光流逝。这是一种洒脱,一份意境,在此处,寻觅到了。
当然,也有热闹之处,就是魏集的黄河大集,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农历逢四,今巧逢黄河大集日。听环卫工讲,魏集这地儿是春游大集,还有夏季的手造大集、秋季的丰收大集、冬季的年货大集,一年四季不同,变换不一样的集法。
集市,简说为聚集和交易,社会的交往和交易平台。不同于南方的赶场、赶圩、花市,及中原地域的集市。而黄河大集却非一般大集,它以乡土味浓的街市为依托,赋予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的内涵。
滨州管辖“两区三县”,像这般黄河大集有二百多个。所谓黄河大集,当地推出提振消费,惠民增收的新策,把传统文化转化、发展成新名片。打造黄河大集,重树民俗品牌,其间,政府担负引导、助推、管理、服务的职责。冠名黄河大集,或许是为突出的地域特色,寄托着一种故土情怀,承载着一种文化基因,弘扬着一种不屈精魂,仿佛诉说着滨州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我自觉无聊,想去集上走走。杂乱停放的电动车,还有数不清的摊贩位,挤满了街道,人流攒动,显得拥挤。有赶集卖物产的,也有赶闲集,图热闹的,未必买啥东西,只为打发日子。村民也会带上土鸡、果蔬等各类土特产,拿到集市售卖。用一张塑料布或化肥袋垫着,摆在店铺前的空地上,进来人投来目光,便会问询。买花生、红薯,新鲜黄瓜、番茄便宜啦,吆喝声轻柔悦耳。我没有买的念头,便笑脸回绝热情的老乡。
道路边糖画摊,吸引了目光,勾起儿时的甜甜味道。只见那艺人在光滑的不锈钢板上,用融化的麦芽糖做画,画出鸡、猴、牛等生肖物,栩栩如生。用一根竹签子粘在画上。五元钱可买一个,购买者举着糖画,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旁边,非遗传承人尽情地表演着,手指上下挥动,用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好福、桃花、蝴蝶等艺品,赠给围观的幼童。
魏集有近两百家店铺,八家大超市,瓜果蔬菜,衣帽鞋袜,高档家电,样样齐全,琳琅满目。沿街见大小饭店甚多,招牌各异,各具特色。进饭店吃喝的,多是当地农民。饭店生意白天客不断,能延伸到晚点不打烊。肉摊处,摊主正麻利地剔除排骨,使劲砍着,声声脆响。农资店里,货架上摆着袋装的、瓶装的除草剂、增产剂,往里堆齐的是化肥。农民打扮的老汉,正拿着一袋菜种,跟店老板讨价还价。男女老少的嘈杂声,平添了大集的喧嚣气氛。
相约同行者,找一家中意的饭铺,点一桌菜,几瓶啤酒,推杯换盏中,美滋滋地享受畅快。
攀谈时,我得知摊主张师傅,年过半百,干饭铺这行十多年了。逢集赶集,闲时,下乡包席。问起生意咋样,老师傅不急不躁地热情接话,大众消费嘛,薄剩多销,捧扬的也多了,客户不请自来。一个集,净挣也不过百儿八十的,积少成多嘛。不过,开饭馆,挺辛苦的,起早谈贪黑。
恁大年纪啦,还能做多久?小车不倒只管推,还指望着,靠这翻腾新楼,娶媳妇哩。从他们的劳作与言谈中,我懂得了什么是质朴,什么是自信,悟出滨州人的特有品行和精神之光,潜入了我的心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黄河大集实则是人气,是风情,是生机,是福分,其间蕴含着柴米油盐,乡愁风韵,也饱藏着男女老幼的喜怒哀乐,美好梦想。久违的黄河大集,展示出乡土富有现代魅力,让黄河文化大放异彩。
行走在黄河之滨,我不失时机地拿起相机,便对准了黄河,对准了农田,对准了黄河大集。镜头前,精细地捕捉着城乡蝶变,每个细节,每处新景,从一个老街到另一个古村,从一个轶事到另一个故事,真切地体味民众火热的生活,如史诗般被保存下来。
在滨州的日子里,耳闻目睹,大河静流,物阜民丰,我收获了见识,爽快,欣悦,尽管来往匆匆,少许疲累,总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