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兴明的头像

代兴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6/16
分享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那年五月,那是个细雨濛濛欲湿衣的下午,在一家奶茶店,店里有三两个年轻人在谈天说地,我和她点了两杯奶茶,择一位子,我们面对面而坐。

笑谈中,她递给我一本书,我紧张得连名字都读错,在她的带读中才准确读出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我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开卷写道:“我被山间的节律养育,在这节律中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周而复始的转变。太阳每天清早照常升起,扫过山谷,最后坠入山峰后面。冬天的雪总是在春天融化……”读到此处我知道我喜欢上这本书了,这与我读过的《冬天里的春天》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亲切,很亲切。

越往后读越有感觉,虽是她的新书我还是忍不住勾画了起来,本来想要一月才能读完,却不到两周就读完了,读至结尾,书中的主人公塔拉说道:“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莫名的感觉升上心头,的确,在教育的影响下塔拉三十多岁的人生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意间和哥哥听CD,音乐穿透心灵——受哥哥泰勒的教育影响。

在此之前,每天面对的是父亲偏执的说教和野蛮式的咆哮,家庭中,处处充满了火药味,被偏见、自私、狭隘、愚昧、无知的病态家庭环境包围着,塔拉像被牢笼囚住的一只鸟儿,在笼子里四处飞翔,却怎么也撞不开这上了锁的铁笼。直到偶然间塔拉听到哥哥CD里诗唱班的音乐,受音乐魅力的影响,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大山深处闭塞的世界与外面开放包容的世界隔绝了,对外面大好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之情。受父亲的影响,塔拉兄妹五个都未上过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家里自学,不了解学校是怎样一番天地,只能想之。直到塔拉十岁那年哥哥泰勒自学考上大学,去了外面的世界,给塔拉极大影响和震撼,萌生了探知未知世界的想法,塔拉开始意识到:应该去上学,上学接受教育是打开这个铁笼的钥匙。

第二阶段是:在剧院参加合唱表演,接触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受音乐教育的影响。

按照塔拉父亲的说法:“正派的女人永远都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任何部位”。塔拉一直都是按照父亲的要求进行穿衣打扮,而这一次表演,运动衫到了腿部以上,在父亲看来是如此的淫荡。为了找到长裙,妈妈带着塔拉去姨妈家借来表姐的裙子,父亲才勉强同意塔拉参加剧院的表演。塔拉参加了唱歌才意识到自己拥有天使般的嗓音,不仅仅是大山深处吆喝马儿的声音。塔拉的歌声像是在诉说,在呐喊,诉说自己十七岁了还未进过学校,未正儿八经听过一节课,呐喊自己与现实的抗争,与命运的较量。

第三阶段是:十七岁自学考上大学——挣脱家庭教育的束缚。

面对父亲不让上学的无理要求和在哥哥泰勒自学考上大学的矛盾中,塔拉显然选择了像哥哥泰勒一样:选择自学考大学。从未上过学的塔拉,面对三角函数,面对几何题时用尽所有力气在学习,费尽全部心力在抗争,并且都是躲着父亲在学习,因为父亲看见会制止她学习,不想让她上大学。终于在塔拉的不懈奋斗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杨百翰大学,——直接跳过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上了大学。从此塔拉开始认识到与大山深处的不一样的世界,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接触到新知识,认识到新观念,走进了新环境。

第四阶段是:拿到大学奖学金,学会独立生存——受大学教育的影响。

十七岁正值女孩的花季,依赖父母,无忧无虑的年纪,塔拉却要学会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于是塔拉要做兼职,要在课余时间打零工,要在假期筹学费,她说:“我以为这里生活易如反掌,没想到会这么难。”但是再难塔拉也坚持下来了,她边打工边认真复习旧知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每天晚上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历史、英语、音乐等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终好多科目考了满分,获得了奖学金,读完了大学本科。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勇气,塔拉获得了剑桥大学奖学金,能够独立生存,在二十三岁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二十八岁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由此看来,塔拉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人生结出了美丽的硕果,不幸的是花开的过程历经了太多磨炼与苦难。儿时要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要预防突如其来的家庭暴力,上大学时面对家庭的不理解、同学的嘲讽、恋人的猜疑,独自默默忍受着、承担着,最终,静待花开结硕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的人大抵都是如此,需要越挫越勇。

正如书名一样——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人的经历和奋斗过程像不同的鸟有不同的振翅频率,决定了最终到达的山峰。塔拉的山不在巴克峰,而在剑桥大学、在世界,我的山也许在那个奶茶店,也许在那个细雨蒙蒙的午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