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兴明的头像

代兴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6
分享

爱在洗羊塘

云南巧家县洗羊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成为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儿时的洗羊塘是个小山村,四面环山,山上无一大树,全是荒草地,野草每年都在疯狂的长,是牧羊人的好去处。山脚是农民们的耕地,绝大多数都种洋芋,其次是种燕麦和苦荞,一年一季,一季一收。村前,一条小河四季都在流淌,从未停息过,小河流过之处,湿地明显,绿草青青,蝌蚪成群,蛙声一片。遇见雨季,小河成为了外村孩子上学的拦路虎,家长、老师背娃过河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爱在洗羊塘,爱洗羊塘的山。洗羊塘的灯杆山是外婆家耕地所在,那时外婆身体尚且康健,虽然六十多岁了,仍然闲不住,早出晚归忙于田间地头,每次去总不忘带上我,外婆背上背着竹箩,把我驮在她肩上,口中哼着至今我一句也记不起来的歌谣。特别是夏天到洋芋地里除草,外婆把我放在草地上,我总是要玩她的发簪,于是外婆取下头上的簪子给我,让我在一旁玩。我用簪子挖草根、玩泥土、拦蚂蚁……无忧无虑,一玩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阳接近了山边,外婆才又用肩驮着我,一路逗着我,归到家中。记得有一次,我把外婆的发簪玩丢了,临近要回家时,怎么也找不到,那可是外婆的母亲留给外婆的银发簪,对外婆来说就是念想,就是永远的记忆。后来外婆一点点引导我回忆,终于在土里找到了发簪,自此之后我再也不敢玩外婆的发簪了……后来外婆走了,发簪又留给了母亲,小学时经常看见母亲看着发簪哭成泪人……回忆中的灯杆——耍在灯杆,玩在灯杆,爱亦在灯杆。

爱在洗羊塘,爱洗羊塘的水。洗羊塘的水滋养着洗羊塘的人,也滋养了我。夏秋季节,气候变暖,天气转热,在表哥表弟的带领下到村前小河边戏水,因水而戏的玩法可多了,在水里游泳、扎猛子、抓蝌蚪、捉泥鳅、捉田鸡……不亦乐乎。记得小学二年级那年,学到《小蝌蚪找妈妈》,老师说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的,非常好奇,于是放学后和伙伴们决定去捉几个小蝌蚪来养在玻璃瓶中,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沿着溪流而上,一路走,一路找,一路玩。等捉了很多蝌蚪,才发现天已经很晚了,范围走出了平时常去的地方,听大人们说有些河边有“鬼火”,加上有点迷路了,眼看着天逐渐暗下来,我和伙伴们都慌了,只能原路返回,从刚开始的小跑变成了最后的奔跑。途中有个小伙伴跑得比较慢,因为害怕都哭出声了。直到看见村庄微弱的灯光,才放慢了脚步,这时才感觉累的气喘吁吁,小伙伴到村口集中,相视一笑,各回各家了。等我回到外婆家,外公和外婆着急上了火,数落了我一通,换去我湿漉漉的衣服,围坐在火塘边吃晚饭,最后,哄我熟睡在那个深秋的夜晚。

爱在洗羊塘,爱洗羊塘的校园。洗羊塘的校园,师生淳朴,亲切可爱。洗羊塘唯一的小学——洗羊塘完小,承载着所有孩子,所有家庭的希望。校园没有围墙,四通八达,教室是土木结构,顶上是青瓦铺盖,冬暖夏凉。校园里有四名老师,三名是本村人,一名是外村人,四名老师撑起了整个校园。我上二年级和表哥上六年级在同一间教室,直到多年以后在师范大学的课堂才明白原来这是复式教育。校长李老师承担我们两个年级的课程,当给我们二年级上新课时,表哥他们六年级在一旁复习,反之亦然。于是表哥成了我的看管者,看我上课,看我回答问题,每堂课上我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哪天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会被表哥传给外公知晓。至今记忆犹新的课堂二三事:我们上新课《夜宿山寺》朗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课文旁有幅插图,看着插图入了迷,陷入沉思中,这人怎么就摘得着星星了?天上真的有人?怎么就吓着天上的人了……直到老师点我的名字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当我看向表哥时,表哥早就盯上了我,我瞬间羞红了脸。另一件事是那年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洗羊塘小学,我记得满满的一中巴车人员,给我们送来新衣服,全校师生欣喜万分。课堂上,李老师按照个子大小分发衣服,我分到了一条时髦的牛仔裤,课堂上激动不已,想象着穿上裤子的样子,忘记了课堂,忘记了默写古诗,一字未写就被组长把作业本收走了,课上被李老师“敲打敲打”,课后又被表哥教育了一通,直到很久以后被李老师表扬才在表哥面前重新抬起头来。

往事如烟,十几春夏后的今天,洗羊塘的山,芳草依旧,洗羊塘的水,从未断流。只是洗羊塘那些人,搬的搬,走的走,早已分散各方,外婆去了天堂,表哥表弟成家立业,同窗奔走他乡,李老师任教巧家县金塘小学……再见时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爱在洗羊塘,念在洗羊塘,回忆永远留在洗羊塘。翻越千山,洗羊塘的山,是我爬不完的山;跨过万水,洗羊塘的水,是我趟不尽的水;穿过人海,洗羊塘的人,是我想不够的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