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兴明的头像

代兴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3
分享

岁月中的童谣

一首童谣,究竟承载了童年多少时光多少梦?

“公鸡叫,母鸡叫,各人找着各人要。”这是儿时在村庄里时常说唱的一句顺口溜式的童谣,早饭过后,邀约几个伙伴从村头窜到村尾,那些年的苦桃很少有人吃,成熟之后自然落下,落到草丛中,落到泥土里,果实腐烂后留下苦桃核,苦桃核里的苦桃仁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是伙伴们的美味之一,于是三五个伙伴一起在苦桃树下找寻桃核。寻找的时候口里就会说唱着这句童谣,就像小鸡在草丛里觅食,这不知是哪辈人传下来的,念着这句童谣可以快速找到心里想要的东西,还能起到缓解寻找中枯燥乏味的作用,让我们相信想要的东西一定能找到,起到了激励作用。总之,口里念着这句话,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有很高的期望值,不一会儿就找到两裤兜苦桃核,择一干净的石板,敲开苦桃核,里面是清香的桃仁,吃在嘴里刺激得直流口水,过了好一会儿唇齿间还残留着那股苦中带香的味道。

除了找苦桃核说唱着这句童谣,在大山深处找野生菌也会说唱这句童谣。夏季雨水来临,松树林被浇得透透的,在喝够了雨水后,经太阳一晒,松树林中的菌子再也深藏不住了,一个劲往土面上钻,破土而出。于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夸一背箩,提一竹篮,又或是端一筲箕向着松树林里钻,走了一片松树林找到的野生菌较少时,很是泄气,于是不想走了,父母为了给我加油鼓劲,会说怪刚才没有唱公鸡叫、母鸡叫,于是我跟着父母唱起来,念叨着,走了一片又一片松树林……等唱得口干舌燥时才发现已经找了满满一背箩。回到家中一看,哇!原来青头菌、牛肉菌、扫把菌、大黄菌、奶浆菌等各种野生菌都有,嫩嫩的散发着香味,此时还不到吃饭时候我已经馋得直流口水,母亲会就着柴火先烤熟一朵撒上盐巴给我解馋。烧野生菌,全凭经验,烧不熟存在危险性,会“闹着”,烧得太焦影响口感,母亲对此拿捏的很是到位。晚饭吃的野生菌才算是正餐,去土——清洗——手撕——炖煮,完成以上程序意味着菌子熟了,就着大米饭和腊肉,别提那美味了,特别是菌子汤泡饭对味蕾的刺激,简直停不下来,肚皮已经很饱了但是嘴巴还想吃,父母怕我们吃了撑着,通常会哄着叫停。

这首万能的童谣,还念叨着在庄稼地里找到了百合、在山坡上找到了泡儿、在河边找到了蝌蚪……

拖拉机,八只脚,爸爸妈妈在工作。

星期天,来接我,接我吃苹果。

苹果香,苹果甜,吃了好读幼儿园。

这是我最难以忘却的一首童谣,它几乎承载了我童年时的所有期待所有梦。那一年,我成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外婆家上小学,连续几年未得见父母,就连春节这样重要的团圆节,也未能见上父母一面,久而久之,见父母成了一种奢望,成了一个梦想,想念父母就成了常态,越想越念,越念就越想,时常一个人自言自语,独自流泪。于是想起了很小时母亲教我的这首童谣,那时我在母亲背上,母亲唱一句我跟着唱一句学会的。母亲当时和我的约定,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于是在外婆家想母亲时总是唱着这首童谣,想着这首童谣唱出的美好,幻想着母亲会翻山越岭来到外婆家,突然出现在校门口接我放学,有时想着想着会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可是每一次都被现实狠狠地鞭挞,从幻想中缓过神来,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想念和伤感……这时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会和我一起唱这首童谣,对我说:“你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了,她带信给你奶奶说了,让你好好读书,你书读好了她就回来了,到时候她会买着好吃的来接你。”并且外婆拿出来一些好吃给我,说是母亲捎回来的,我又相信了外婆的话,期待着母亲早日回来接我,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原来这都是外婆为了哄我的“诡计”。

于是这首童谣伴我成长好多年,它是想母亲时的陪伴,是孤独时的念想,是无助时的力量。

上小学高年级时期待母亲能遵守约定,却也成空。后来上中学期待母亲能遵守约定,再一次成空。再后来,上大学早已习惯了独自去上学,已经不需要母亲遵守童谣中的约定了。

小公鸡,爬楼梯。

上天去,打亲家。

亲家儿子会写字,

亲家姑娘会剪花。

大姐剪的林芝草,

二姐剪的牡丹花,

三姐四姐不会剪,

提起剪子缝棉花。

缝得三丈三,

拿给大哥穿,

大哥不穿,

拿给二哥穿,

二哥穿起上云南。

买着个小牯子,

赶上坡不吃草,

赶下坡不吃水,

赶往哥哥门前过,

哥哥喊我回家坐。

舀碗饭冷冰冰,

舀碗菜起根根,

舀碗肉肥哆哆。

哥哥喊我倒汤泡,

嫂嫂楼上撒泡尿,

哥哥胡子搞湿掉。

这首童谣,伴我渡过童年的一个个黄昏。歌词唱来朗朗上口,只是那时尚且年幼,不知道具体意思是什么,只是记得我每次唱到最后一句,爷爷奶奶他们总是会略带几分羞涩的笑了起来,以为是我唱得好,又或者是本来就是首搞笑的童谣,现在理解来看,应该是最后一句略显“俗气”。但是丝毫不影响整首童谣的传递的美好和所表达出来的温馨画面。

在一个孩童心里,心灵是最清澈,最干净,最纯洁的,所有一切都是往最美好的方向去想。想的是歌词中的小公鸡为什么能爬上天去?天到底有多高?为什么小牯子草也不吃,水也不喝?难道它不饿不渴吗?还是它被别人买走,离开了母亲,想念母亲了,所以茶不思饭不想?瞬间感觉很是同情它,希望它能尽快找到它的妈妈。亲家儿子会写字好厉害,亲家姑娘会剪花、会缝衣服手好巧,自己也要做会写字会剪花的人。歌词中的哥哥喊我回家坐,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终究还是假意,不然为什么饭是冷的,菜会带根,肉尽是肥的,如此,弟弟又怎能咽得下去一口饭?每每唱起这首童谣总爱这样“胡思乱想”,如此,又是一个黄昏至夜晚。也是童年这种爱“胡思乱想”的习惯让我今后学会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

小喜鹊叫喳喳,

哥哥放学回到家,

放下书包扛起锄,

跟着妈妈种庄稼。

这首童谣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因为它就是我小学时候的真实写照。

每天放学回家,还未写作业,趁着天未黑,放下书包,或是拿起镰刀去草地上割马草,或是到草山上寻找马儿回家,又或是到地里帮父母播种秋收。一直要忙到天色逐渐暗了下了才回家吃饭,吃完晚饭,才在煤油灯下完成当天的作业。那时,没有这么“内卷”,也没有耽误学习的说法,更不知道还有课外辅导班的存在,所以,我的小学基本上没有学习负担,除了较少的作业和正常的课堂就再也没有其他学习负担了。反而觉得放学回家帮忙干活才是正道,不然童谣也不会这样唱,不然老师也不会在弟弟主动打扫了教室卫生,发了个劳动奖状给他。如果闲着看父母辛苦劳累而无动于衷,那是不懂事的孩子,是不合格的孩子,也就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家门口那棵苦桃树经常就有喜鹊光顾,摆动着尾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每次在干活,都好像是小喜鹊在看着我,表扬我勤劳爱动手。所以,小喜鹊的每一次到来,每一次欢叫,我都当成是一次表扬,我甚至有了抓几只喜鹊来养着,让它一直看着我、鼓励我的想法,但是热爱自由飞翔的鸟儿又怎会喜欢被关在笼子里,所以每一次我还未爬上树喜鹊就飞走了。渐渐地我已不再执着抓喜鹊回来养着的想法,后来,小喜鹊捡来树枝在树上筑起了巢,每天都能看见喜鹊妈妈飞出飞进忙碌的身影,养活了一群孩子后,带着孩子飞走了,我已上了中学,不再常见那棵苦桃树,不再常见那只小喜鹊,唯独那首童谣一直铭记于心……

像这样的童谣,还有很多,每一首童谣都蕴涵着不一样的意义,都对应着不一样符号,都饱含着不一样的深情,共同的是它们都承载了我岁月中童年里的所有时光所有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