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兴明的头像

代兴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4
分享

有一种爱叫师恩难忘

岁月如歌,于我,这首歌已传唱了二十余年,旋律响起,仿佛就在昨天。那是20世纪90年代,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的小学目标就是考上初中,陈正科老师就是照亮我目标的那盏明灯。

陈老师是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才从外乡调入巧家县药山镇木瓦小学的,第一次和陈老师见面是四年级开学第一课,那堂课上课铃响了好一会了,迟迟不见语文老师到来,于是,教室里从刚上课时的安静到有人小声说话再到最后的吵闹声一片。

突然,一个身影闪进教室,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这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陈老师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说道:“我并非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是教数学的,语文老师还未到校,暂时由我代上语文课,待到语文老师到来,我自会退位”。于是,陈老师不仅教我们数学学科,还兼任语文学科,四年级那一课——《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我第一次听到用普通话讲的课。听惯了其他老师讲着方言上课,陈老师的普通话像是在歌唱,像是在深情,像是在诉说,那磁性中带着纯净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一篇课文朗读让我回味无穷,像是沙漠中饥渴的人吃到美食喝到泉水般意犹未尽。所以,那节课,我笔记记得很认真,记甲:第一,意为: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从此,真正喜欢上了语文课。

那时,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听说了上几届的小升初考试成绩,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好多学长学姐止步于小学六年级,读书生涯在小学毕业后画上了句号,无缘踏进中学的门槛,遗憾终生。在小升初面前,家长们焦头烂额,学子们急上心头,学校在想尽办法提高升学率。我父母的态度很明确:考上了初中就供我读书,考不上回家种地。正在关键时刻,陈老师的到来,给我看到了希望,一遍遍做着数学题,一节节背着古诗,补上了一个又一个遗漏的知识点,弄懂了一个又一个难点,从四年级开始进入“备战”状态,实行“三年计划”考上初中。每天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的同学多了,每堂课的纪律好了,早读的声音更加洪亮了,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习进步了,自信心增强了,对未来充满了无限之希望……

转眼间到了六年级,压力倍增,为了让我们把从学校到家来回这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利用起来,陈老师在征求了学生、家长的意见以及上报了学校后,决定让我们住校,他利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为我们免费辅导功课,晚上像中心小学一样上晚自习,早上实行跑早操。于是,在大山深处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早晨天刚麻麻亮,其他年级的学生还未到校,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六年级已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沿着操场奔跑着,呐喊着,打破了宁静的村庄。夜晚时分,其他年级的学生纷纷回家,全校只有六年级的教室里才开始上晚自习,那教室的灯光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照亮附近的村庄,照亮了几十个孩子前行的征程。

那一年,我们是木瓦小学建校至今唯一一届住过校的学生,说是住校,实则不是住在学校宿舍里面,学校里也没有宿舍,而是租下了距离学校五十米范围内的农户家的空房子当做宿舍,租金每人每月两元钱。我们自己从家里带来被子,用空心砖搭了张简易的床,铺上被子,夜夜好梦,梦中都是考上初中的甜美,梦醒余味回甘。由于不知道下一届会不会住校,学校周围没有人冒风险开餐馆,所以,我们只能从家里自己带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到校生火做饭。于是,大山深处的木瓦小学附近升起袅袅炊烟,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孩子们自己烧火做饭,在我们煮饭过程中,陈老师会到我们的火塘边,检查用火安全,还会把锅盖揭开看看煮饭的水多了还是少了,他掐着指尖的米粒说道:“只有一点米芯了,赶紧撤出几根柴来,小火慢煮,不然锅底糊了”,我们以此掌握了煮饭的技巧,吃到了香喷喷的柴火饭。吹过火,吃过饭时,一群孩子脸上沾了锅烟子,脸上黑黢黢的,只见两见个眼睛在打转,相互看着对方笑成一片……

为了使我们全面发展,陈老师买来了乒乓球,换了新的篮球,清理了尘封多年的图书室。晚饭过后,陈老师把学生分成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争强好胜的我们为了赢得篮球赛,拼尽全力,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陈老师在球场上给我们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实践课。篮球比赛结束,我们会去到图书室自由阅读课外书籍,读到了《桥的故事》《修身》《山猴子》《一千零一夜》《西游记》等书籍,汲取了不一样的书中营养。

为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陈老师采取了“先进带后进”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调为同桌,上课时互相监督不要开小差,写作业时成绩好的同学要帮助同桌。交作业时同桌二人一起去交,陈老师进行面批面改,当场讲解错了的地方,再让我们进行改正,再次交去批改,此时陈老师会让成绩差的那位同学讲出解题思路,方能过关,如此下来知识点都掌握了。我有幸成为了陈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负责帮助同桌学习进步,于是,我耐心的辅导同桌,给他讲知识点,听他背课文,监督他上课认真听讲……同桌从开始的数学不及格到及格,心里乐开了花,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我们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一年中秋节,我们是在学校过的,也是我的第一个中秋晚会。那天上完中午的课,陈老师就带着我们开始在教室里布置晚会会场了,陈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写下“中秋节快乐”五个挺拔的大字。待到晚上七点晚会正式开始,陈老师邀请了几位老师和两名学校附近的学生家长参加晚会,在晚会上陈老师讲了话,对我们满怀期望,愿我们开心快乐,其他老师希望我们为下几届学生作出榜样示范,学生家长愿我们梦想成真,我们表演了提前排练的节目,唱歌、跳舞、朗诵。在晚会上,每一位同学依次深情诉说最想说的话语,轮到我时我说感谢老师的教诲,无论刮风下雨,亦是大雪严冬,我都要坚持来上课,绝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陈老师看着我坚定地点了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肯定,看到了认可。在晚会结尾,我们一起齐唱《难忘今宵》青山在人未老,明年春来再相邀……

在毕业季的那个植树节,陈老师带领我们找来许多小树苗,栽在学校花坛里。我们给树苗浇了水,精心照料,经过三个多月的照顾,小树苗都已成活,毕业时已经长出了新嫩芽,在熏风里,阳光下尽显生机。

那个夏天,我们迎来了小升初考试。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大山深处的木瓦小学步行前往镇上的中心小学参加考试,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时而高歌,时而歇坐,途中看到丛木结出的红果,陈老师讲了“救兵粮”的来历。我们对他充满信任、崇拜、尊敬之情,感觉他学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了缓解我们的压力,陈老师讲了笑话逗我们开心,哄我们笑,其实,那时的我们无比放松,一路享受,又怎会紧张。到了镇上,陈老师把我们带进一家米线馆,为我们每人点了碗米线,我们连汤都喝干,那个独一无二的味道,至今残留齿间,却再也吃不到,终究是其他味道里少了陈老师的关心和关爱。饭后,陈老师带我们来到中心小学附近的一家旅馆,分配好住宿。在考试前的那个晚上,陈老师去旅馆看我们,叮嘱我们带好考试用的工具、先写姓名再答题、同学之间结伴而行、有事找老师、放松不要紧张等等,就像爱子心切的家长关心孩子一般。

小升初考试结束,告别了陈老师后,我们自行结伴回家,等到公布录取名单时,我如愿以偿上了初中,后来又上了高中和大学。

每当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陈老师当初的教诲和期望,以此保持昂扬斗志,不忘初心,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我不断前进。

时光易逝,回首间,告别木瓦小学已是十多个春秋。

那群同学早已分散各方,那些老师已有退休,那些记忆变得依稀模糊,不知那年师生共同种下的小树苗是否长大?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唯有那年那月陈老师的谆谆教诲永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