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跃清的头像

杜跃清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10/28
分享

由曹娥投江觅父引起的联想

秋高气爽的一个周末,慈溪市浒山街道文学协会组织14位当地文联界知名人士,赴50多公里外的绍兴市上虞区采风。

上虞在新中国成立初的10余年时间里曾属宁波专区,与我们慈溪同受宁波管辖,但不管如何变化,都难以改变孝炳千秋,薪火相传的孝文化存在。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的曹娥庙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现建筑为民国23年重建。曹娥庙内雕刻、壁画精致,楹联和书法出自名家之手。曹娥庙被誉为“江南第一庙”,庙内现存曹娥碑由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蔡卞所书,为行楷体,笔法灵动,流韵翻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蒋介石也书有“人伦之光”。

据传,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位巫师,公元143年5月5日,曹娥才14岁,她的父亲划着一条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那天因浪高流急,他不幸坠江。无限悲痛中的曹娥不吃饭也不睡觉,沿江哭着寻找父亲,她眼泪也哭干了,但还是找不到父亲。过了17天,她将自己的衣裳抛到江水之中,然后双膝跪在岸边,对着江说:“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成全女儿的孝心,让这 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 她抛出的衣裳漂流了一段距离后,在一个漩涡处沉了下去,曹娥见状赶紧循着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了下去。5天后,曹娥背着她的父亲的二具尸体在下游的江面浮起。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她所在的村也因她的孝心而改名。

据史料记载,元嘉元年,即151年,上虞县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即曹娥碑,以彰孝烈。

投江寻父的行为虽然不可取,但这份孝心足以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人们。

我想起了家乡孝子董黯,慈溪的地名也因他的孝心而来。

董黯,后汉时的句章县石台乡人(现属余姚市大隐镇),为汉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孙。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对母亲很孝敬。董黯终年打柴换钱,侍奉母亲。他母得病,想喝娘家的溪水,因大隐频临姚江,遭咸潮入浸,水味苦涩,不适于饮用。董黯就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为母亲去挑水,来回需走10多公里。据传,他在途中绝不转换肩胛,为的是把肩前的纯净水供母亲饮用。由于取水地离家比较远,天天去挑水不太方便,董黯便在永昌潭附近的外婆家旁建了一个陋室,汲水供母,他母亲的病得以好转。

董黯家的东邻王寄,虽家道殷富但秉性顽劣,对长辈不孝。有一天,董母与王母拉家常,各自谈及儿子孝与不孝之事,恰好被王寄听到。王寄嫉恨董母,待董黯离家外出时,王寄去董家辱骂殴打董母。董母由此卧病不起,不久病逝。董黯很气愤,但考虑到王母年老,便枕戈不言。几年之后,王母也因病去世,葬事办完后,董黯就斩下王寄的头,以报母仇,祭奠母亲亡灵,然后自缚向官府自首。汉和帝闻其孝心,宽宥他的擅杀之罪,并诏他为郎中,被董黯所拒绝。不久,董黯受皇恩俸禄,隐居终老于大隐。

慈母孝子的故事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人们就把大隐溪叫作慈溪,由此而来的慈溪县(1988年撤县设市)也成了慈孝文化的发源地。

重视家庭教育,传播孝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站在曹娥碑前,心潮久久不能平静。愿家庭悲剧不再发生,愿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孝文化在浙东,在浙江,在全国各地不断发扬光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