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跃清的头像

杜跃清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10/29
分享

我从新闻写作走向文学创作之路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新闻写作开始的,而新闻写作的时间,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部队。写作影响了我的人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命运。

1984年,我在部队以战代干,担任营部代理书记时爱上了新闻写作。198510月,我服役四年后,退伍回到了慈溪县(1988年撤县设市)长河镇。

我看到镇长等人在清理道路堆积物,就进行了采访,我写的新闻稿发表后,引起了镇党委书记的重视,把我招入镇政府。半年后,根据政策规定,我被转为当时高人一等的商品粮户口,被招工至城区的县属企业,当了一名汽焊工,工作任务与写作绝缘,工作之余偶尔动笔,但缺乏动力。

我想起了新闻写作的老前辈、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明,因1983年,我在司令部特务连时,进入南京军区“839”军事演习指挥部工作,他是演习总指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汇报了我的工作情况,并说偶尔写点文章充实业余生活。

几天后,我收到了他的来信,还赠书一本,并题词:“请杜跃清同志指正。”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以他为榜样,今后不管在何处工作,绝不能放下手中的笔。后来,我无论当工人、任企业领导,还是从事警察职业,一直坚持写作。

我感悟到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语言文字等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不同点就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文学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1993年,我开始向《慈溪报》(1994622,试出第一张《慈溪日报》)副刊投稿。散文《钢铁长虹贯大江》竟上了头条,这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随着阅历慢慢丰富,我把那些“旧闻”串连起来,写成纪实故事、随笔、散文等,或把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构思成小说。

1995年,我考入公安机关后,在领导的关怀下,先后在内勤、综合室主任等岗位工作。我通过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机结合,笔下诞生了一批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警察形象,其中一人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

有一次,我应亦师亦友的知名诗人、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俞强之邀,陪刘震云等文学大师到慈溪市上林湖越窑遗址参观。其间,一位大师问我单位的文学创作情况如何?另一位大师抢先回答:“有老杜在,慈溪公安不会是文学的沙漠。”

慈溪重视文化兴市工作,其中《十月》文学双年奖的终生颁奖地为慈溪市。因此,韩作荣、莫言、贾平凹等等一批中国顶级的文学大师相继到慈溪领奖或讲课。我也有幸请教一些大师。如时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的韩作荣向我传授了写作技巧和诗与做人的内在联系等,我当面向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等请教写小说的技巧,由此我领悟了许多文学创作与人生的哲理。文学创作与人生密不可分,只有做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深入实际积累素材,才能写出群众喜欢的作品。

当地知名的作家俞强和中国邮政作家协会理事戚子平等也时常给予我不少帮助。我也常想起张明副司令员当时对我的激励。后来,我写了《司令员激励我写作》。此文在报刊、网络发表后,还被吉林省作协的《小作家选刊.教师版》选用,并获杂志社“教育成果一等奖”。

我在看守所工作时,看到一些民警为确保看守所的安全,改造在押人员的思想,针对在押人员的案情、亲情、前途、健康、困难等方面,及时找他们进行谈话,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正,并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一些在押人员回归社会后,对民警很感谢,民警拒贿的事例比较多。于是,我创作了小小说《真情》,塑造了一位叫胡闯的短刑犯,刑满释放后成了老板,当他了解到原管教民警老刘退休的时间快到了,就与妻子商量怎样报答老刘的恩情,最后,两口子决定聘请老刘担任公司顾问,负责法律宣传工作,年薪10万。老刘对他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们管教民警不是为了报恩才对在押人员进行人性化教育的,改造挽救罪犯,是我们的职责啊。”老刘最后向胡闯作了“妥协”:年薪不拿,建议这钱投到犯罪率高、经济落后的县办所法制学校,老刘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法制学校和胡闯的公司担任义务法制辅导员。胡闯的心被老刘的真情震撼了,他对“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小小说在媒体和杂志发表后,向读者展现了廉洁奉公的看守民警形象。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总编辑马卫东的重视,他加了我的微信,鼓励我多创作。他关注着我发在朋友圈里的文章,经常给予点评。他兼任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推荐我加入了研究会。

我调入交警大队工作后,也没放下手中的笔。2013年除夕值班时,我发现同班的民警陆泉良在看一张小孩的照片,我问其原因,他说,这小孩是13年前车祸死者的女儿,即将到来的218就要年满18岁,他受委托保管了13年的两份保单要交给她。我认为有亮点可挖,就向领导作了详细汇报,他们认为要抓好这个典型宣传。我写了纪实《两份保单珍藏13年警民情》,投往中国作家网,此文发表后,《都市快报》和人民网、江苏卫视等100余家媒体以多种文体宣传,各大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多位领导作出批示,号召向陆泉良学习。

陆泉良的故事还被改编成剧本。他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并记个人二等功。

同年85日晚上,民警徐鉴华执行公务时,因公牺牲,我得知后立即赶到大队,挖掘他的动人故事。当晚,我写了散文《一位交警何以感动一座城市》,此文入选了代表公安文学最高创作水平的《2015年中国公安文学精选》。

我还关注外地民警的工作、生活等情况。慈溪私营经济发达,从外地招入的民警只要工作表现好,找富家女为妻比较容易,这样,妻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五子登科”了。但由于地方小,人脉关系复杂,给这些民警执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此,我创作了小小说《王老板找女婿》,讲叙了“有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的一位外地青年民警成了王老板的女婿,在禁酒驾行动时,他查获了王老板的一位客户,由于秉公办事,王老板和这客户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此小小说在中国作家网、《北方文学》等发表后,有多家媒体转载,还被评为中国散文网等主办的第五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我仍在路上。我将坚守警营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手中的笔,继续写好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警营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