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贪财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家乡--滨海市,当年的滨海市还是个滨海小村,而今已是现代化的都市。他曾经是村里的骄傲,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经过十多年奋斗,坐上了局长的宝座。但他贪赃枉法,被判刑十年。刑满释放后,“老毕”这称呼取代了“毕局长”。他为了躲避熟人的异样目光,同时也为了叶落归根,就选择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物价也低的地方。
老毕时常回忆起过去在海涂抓螃蟹,在地里晒稻草的情景。而今环境变了、年老了,用不着干这些活了,不过,逛市场买菜成了他的一项主要任务。
中秋节临近,他在位时正是忙于收礼、赴宴的时候,现在反腐力度增大,连在职的官员也不敢进入高档酒店吃饭了,他很难有机会大吃大喝了。不过经过长时间的心理调整,他的心态也趋于平静,没有感到过多失落了。
老毕突然想到要吃螃蟹了,这也不是难事,当了十多年领导,积蓄还是有的,买几只螃蟹不算奢侈。早上,老毕高高兴兴地到了市场,他径直走到了螃蟹摊,摊主阿娇热情接待。仅管她40多岁了,但能说会道,姿色不减当年,人称她为“美女蛇”,如引起她不高兴,她就会象蛇一样缠住对方。
老毕拣了四只螃蟹,过秤时,要求阿娇解除缚螃蟹的稻草。这等于是向她的袋里摸钱,她怎么会同意。老毕难改多年养成的习惯,略带领导口气说:稻草和螃蟹是价格完全不同的东西,稻草怎能当螃蟹的价格出售!阿娇也不示弱:哪家卖螃蟹不是这样的,你认为螃蟹贵就买菜去吧。自恃有钱的老毕回应道:这不是贵不贵的问题,做生意是要讲道理的,稻草是不能当成螃蟹卖的。阿娇步步紧迫:你大概平时白吃惯了吧,这本来就是这样的规矩。老毕被她说得越来越气:这不是坑害消费者吗?阿娇还是头次碰到如此较真的老头,凭她的直觉这可能是位领导。于是伸缩着“毒舌”向老毕发起了攻击:有的当官者也与稻草和螃蟹一样的。老毕听这一说,十分敏感,他毕竟是位当过局长的人。他正要反驳,还来不及张口,就被阿娇“毒”倒:官位就象螃蟹,个别人就象稻草,这类人一旦坐了官位,地位提高了,神气十足,甚至以权谋私、无恶不作,这种人一旦失去官位,就象稻草一样,值几分钱,谁去理他,除非他在位时一心为公,还有人会惦记他……
老毕差点气晕,已无回口之力。
群众见他们争吵,纷纷围了过来,竟没有人帮助老毕说话,反而指责他连这一点行情也不懂,以后不要到市场来了。
老毕想,如果自己还在局长的岗位,用得着自己买螃蟹吗,她敢如此嚣张吗。如果自己还在局长的岗位,我说错的,下属也没人反对,而今,我说得有道理的话,却没人支持。
老毕拖着沉重的步伐,在群众的嘲笑声中离开了市场。他到家后瘫到床上,口中不断地重复着“稻草……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