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起云金的头像

起云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01
分享

小桥流水人家

起云金

我的家乡龙街在青山绿水间有龙街河、鼠街河、石者河三条小河;有独木桥、永胜桥、仓屯桥 、美泗村桥、张堡村桥、石关桥、小板桥等近十多座小桥,每一座桥两端都有美丽的村落,真可谓是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这些桥中,百年以上的古桥就有五座,而最有名的是我家门前的独木桥。独木桥横跨龙街河上,呈南北向,桥始建于明朝初年,早期为木桥,后为石桥,整座桥由石块、青砖支砌,单孔平伸桥,通长十米,宽四米,拱高四米,是连接龙街坝子近百个村子的主要桥梁通道,同时是通外县元谋的公路桥梁。

当年徐霞客从我家乡走过时,把它写进《游记》里。《滇游日记五》这样描写我家门前独木桥和桥边那棵今天已不存在的梅花:“又行南峡一里余,则有石案一对,东西跨流上,是为独木桥。桥侧有梅一株,枝丛而干甚古,瓣细而花甚密,绿蒂朱蕾,冰魂粉眼,恍见吾乡故人,不若滇省所见,皆带叶红花,尽失其‘雪满山中,月明林下’之意也”,我要感谢我家门前小桥边的那株梅花,在徐霞客从她身边走过时,美丽神艳地盛开,代表我们家乡人,也代表龙街的山水欢迎徐霞客的到来,并热情感人地向徐霞客献上了一枝梅花,邀他在桥头小憩。我赶这次相约太晚,近四百年后,当我带着诗意的龙街米酒走到桥侧寻找梅花时,徐霞客已走的很远了。那梅花都历史地随徐霞客而去,桥还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悠悠流淌的龙街河,从大山而来,在一座座小桥下穿梭而过。数千年来,就这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静静地流淌着,吸日月精华,纳春华秋实,随时光一起前行,许许多多的童年梦、少年梦就是在这里起航。

小河永远生机盎然。乡村里的日子、就是靠这小桥流水滋润着,夏天站在龙街大尖山远跳独木桥,远景则阡陌交错,青山环合,近则小桥流水,碧水涟涟,芳草菌菌,两畔桉树参天,偶有孩童在打鱼捞蟹,村夫在河边放牛,好像一幅江南水濹画。

桥头成了村里孩童、男女老少的聚集地。有的村民的一生,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独木桥下的流水一样过得平平淡淡,大家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训,没有过什么动入心的故事。然而新时代的年轻人却不安于这小桥流水的现状,总是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冲破这个平静的乡村,像这桥下河水一样流到山外去、流人江河,汇人大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传统终于被年轻的一代人无情地打破了。一批批年轻人走过小桥,回望着小河,走出村庄,到外面追求现代生活,偶尔还有老人用“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来教训不听话的年轻人。如今、那小桥下的小河依然缓缓地流淌着,依旧左一弯右一拐地穿过村头寨尾、依旧含情脉脉、一往情深地关注着龙街河两旁的小村小寨。静静的小桥,清清的河水,游动的鱼,不停地丰富着座在桥上等着青年人打工回来的村里老人孩童们的生活。

小桥的一头连接着古朴村庄,一头连接着外面的精彩世界。“草青人远,一流冷润”这句徐志摩的诗,仿佛就是我家乡小桥流水的一个远去的乡愁和充满希望的诗意描写。我生活在城市里偶尔还梦到在村前小桥下,小河里捉鱼的情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