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秋
来之不易的晴天停留了两天的日子,便又收起了它可贵的面容。秋风瑟瑟,和着秋雨,又占据了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看样子寒冷的冬天是真的要来了。
秋天是个愁人的季节。“愁”字的写法,心上一点秋,可谓是深刻地诠释了这个命题。秋天,的确是有无数愁人的理由的。身处四川盆地,遇不到多少秋高气爽的天气,天空很多时候是压抑低沉的。如果登高远望,还可以看到笼罩在雾气之中,迷离朦胧的景色。这样的景色容易触动伤情。秋雨,不同于春雨的清新明净,不同于夏雨的酣畅淋漓,而是下得缠绵悱恻,柔顺多情。雨打叶落,生命凋零,一派颓落之姿。中秋节所赏的秋月,历来是文人墨客爱极的景致,赏月饮酒,吟诗作赋,极具文人风雅,但月亮同时也是愁情的一大来源。月有阴晴圆缺,映射出人的悲欢离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钩出个体生命难以承受的亡国之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问出的则是全人类悲之痛之,却又只能听之任之的时空流转。
中国古人有不少描写秋的诗词,大多与愁相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无论是思念故人的孤独感伤,还是面对分别的离愁别绪;无论是思乡怀远之情,还是潦倒多病之哀,这些诗句都把秋的愁思进一步深化、放大,更为秋这个季节增添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旷古情思。
当然,也有对秋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文人。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显示出与上述诗人诗词完全不同的情感基调,亦是描写秋的千古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则透露出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感,让人仿佛可以闻到雨后空气中的温润。秋水不染尘,沉淀夏日的狂躁,变得安静优雅,潺潺流过林间的石。
古代诗歌对秋的描写细致动人,现代散文作品中的秋亦引人神往。不得不提的便是郁达夫的名作——《故都的秋》。郁达夫笔下北国的秋,清净悲凉,姿态饱满,像白干一样浓厚。我还记得第一次读这篇文章,就被文章中的景物,如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种馨美、祥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深深打动。还有那别样的人文美。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念错的歧韵,更是身处南方所感受不到的。季节是时间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融进人的血脉。总有一个季节的记忆是人割舍不下的情怀。正如秋之于郁达夫,他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北国的秋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想必北国的秋所带给他的体会,是一生之中绝无仅有的。
其实我一向认为,虽然秋的气氛相比春夏萧索冷清不少,但却能带给人强烈的安心之感。可能这与我的童年经历有关。对秋的记忆,色彩是冷的,可感受却是温暖的。我记得故乡马路两旁有特别高的树,下端不生枝叶,绿叶集中在树的顶部。到了秋季,树叶变黄,可不是北方树叶凋零时的那种黄,而是黄中透着绿。或者说根本就是绿叶,不过有些绿叶被秋的温度消褪掉了。那时的秋天好像还不那么冷,天色很阴沉,却不给人以压抑之感。也许是幼时的心太过明亮,能够消解一切自然的、人事的黯淡。湿润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树叶就一片片飘落下来,然后顺着一条因坡度形成的小水流流到我家门前。
每个人都有对秋的记忆,无论是愁思萦怀还是积极向上,无论是北国之秋还是南方之秋,不可否认的是,秋始终是人们挚爱的季节。秋雨秋风,秋水秋月,这些韵味清雅的自然风物总是轻易地触动多情的人的心弦,并且在一代又一代文人无尽的创造力下化作一个个固定的文化符号,传承着流传千年的精神格调与文化价值。
秋,这个愁人的季节,这个多情的季节,这个辽远壮阔的季节,实为一年中不可多得的Golden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