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天是2020年2月19日,已经比预计返城准备开学事宜的时间多待了近三周。我开始去村里劝导岗当志愿者。
我是同宏英哥一块儿去的。我同宏英哥是同行,他在县里一所中学任职,按照要求,作为承担“停课不停学”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可以不用再承担其他的防疫工作。但他在前一天聊天时提到,作为党员,现在网络教学也摸熟了,应该响应号召,看看村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我深以为然,便同他一起“主动请缨”,经与村委会联系,我将同他一起去村里设在村口的劝导岗当志愿者。
2.
阴天,有微风,云层不是很厚。八点已过,我们戴好口罩,从塆里出发,沿着新扩宽的公路一路往村口去,八点半,到达目的地。
我们村进村的路是“人”字形,一撇下来,通向两个自然塆,另一揦拉过去,像笔墨未尽似的在家乡的大地上拖了许久,然后在尽头一分为三,串起村里其他几个塆。
劝导岗的位置很好,就在那进村的一撇一揦的交叉处。说是“岗”并不准确,其实是个棚子,一看就是临时搭建的,把路边的一根电线杆当做支柱从一人多高的地方扎牢了几根竹子,电线杆底部也用竹子木头交叉,扎好,再用尼龙布绕过去,正面摆上两张桌子,挂上指示牌,一个实用的“劝导棚”就完成了。
我们到那里时,已有三人在,村委会的曹主任,驻村干部龚行长(县工行负责人,在村里蹲点扶贫),还有另一名志愿者,也是一位同姓的老师。
几句寒暄后,曹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全村共1216人,截止到今天,无一人感染。在谈到这个“无”的时候,曹主任加重了语气,这个三十多岁却显得有些疲惫的年轻村主任,脸上有爽朗的笑容。因为村子是黄冈市下属的团陂镇驮娘岩村,村里没什么产业,务工人员多,其中武汉返乡226人,黄州返乡37人,返乡人员占了六分之一还多,以武汉市、黄冈市在这次疫情中的严峻情况来看,村里无人感染实属万幸。
在介绍完村里的情况后,他讲了志愿者要做的事,主要就是劝导流动人员。对进村出村的,检测体温,登记事由,按规定上报情况,对照各级规定看能否放行至目的地。
很快,村委会另两名负责人,妇联主任洪木香、财经主任严勇到位。我们戴好袖套,志愿者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3.
九点半,一中年人骑摩托车过来,说头上不舒服,要去街上买药。先赶紧测了体温,正常,仔细一问,说是“头上长了痛的”,实在难受。曹主任解释,药店不开门了,全都关了,街上只有医院对特殊情况进行诊治。然后同药店联系,讲了情况后,得知可以买点外敷药。曹主任同他约好下午陪同他去街上买药,让他先回家了。
九点四十,一对夫妇骑着摩托车带孩子到劝导岗处,说是准备去看病。孩子大概五六岁,精神不好。当妈妈的讲,他们从腊月十六回家一直没有外出,最近两天孩子喉咙疼,有水泡,一天多吃不下什么东西。孩子妈妈问在医院工作的同学,说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测了体温并登记后,曹主任给开了证明,他们带着孩子去街上医院门诊看病。
十点,陈书记从镇上回村里。带来几盒体温计和若干执勤袖套,另有一箱奶粉,帮村里一户人家带的。他顺便在场办公,传达了镇里的精神,要求务必每日进塆量体温,执勤人员戴袖章。
十点过三分,有小货车从村外过来,问了下,共十五罐煤气,都是村里的,遂放行,挪开阻拦的竹子树枝,卸下煤气罐。然后在村里生活群中发通知,告知价格,要求错开来拿。
十点二十许,村委会、驻村干部等人分头到村里,协同各队队长入户量体温。三名志愿者接着值守劝导岗。
十点五十,自称来自周家冲的一个爹爹从田埂上的小路晃到了隔离点附近。这个时候看见没戴口罩还在晃的,都是心里一咯噔,我们两个志愿者赶紧迎了上去,隔着几步讲了要点。爹爹没搭理,不过沿着小路晃悠晃悠地回去了。
十一点一十,志愿者严老师先回家做饭去了。她父亲是曾经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跟我爷爷共事了很多年。她考上大学后外出工作,现在在上海教书,教高中教物理。这次也是准备回家陪父亲几天,结果碰上疫情,无法返城。看到村里的情况,主动提出愿意来当志愿者,分担些任务。
十一点二十,去塆里入户测体温的回来了。一群人接着转战下两个小组。
十一点四十,曹主任和龚行长返至劝导岗,叫我同宏英哥先回去吃饭。我们说家里吃得晚,劝他们先去。曹主任便先回去吃饭,顺便把他们塆里的四罐煤气带了回去,后备箱塞进去三罐,车子后排再放一罐,满满当当。
4.
中午十二时许,严老师吃完饭过来了。我同宏英哥回家吃饭。一点,吃完饭步行出来。到达劝导岗,村里妇联主任洪主任也已经吃过饭守在那里。
四个人便各隔了几米距离聊了几句。妇联洪主任讲今天天气不错,前些天本来是用那种支架棚子,但下雨的时候风太大,直往棚子里钻,掀翻了,然后几个人只能依着电线杆重新搭了一个。我一看“劝导棚”旁边田里,果然还有旧棚子的“残骸”。
下午起风了,守在路口有些凉意。接近两点,隔壁蔡井村的村干部带着两个执勤的来,是因为另一个村子有了新增确诊者,特意来问问村里另一个方向,往新庄的路封了没,了解到大年初一村里就已经封了,满意地走了。
三点,饭后到一队二队去查温度的曹主任和龚行长两人回到劝导岗。
大家在进村测量过程中碰到不少村民问前几天订的菜到了没有。陈书记和曹主任和联系了,说是在配货,尽快送,一行人就等会儿菜来了如何分配商议了一阵子。
四点半已过,菜还没来,村民打电话询问很多。村里问了,配菜还没完成,加上超市负责多个村,配送的车跑不过来。村里没办法,只能多做安抚工作。
晚上五点半过后,天渐渐黑了,曹主任送人买药回来了,我们也准备回家。
一天的志愿工作结束了。
5.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医护人员们从祖国各地“逆行”至疫区,正争分夺秒与“瘟神”作战,抢救病人。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生活物资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在党中央的部署和省市等各级政府的安排下投入在这场战役中。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劝导岗这里未起波澜,村里情况良好。没有雨雪天的狼狈,没有寒风的凛冽,没有遇到不听劝阻的“刺头”。
村委会的几位朴实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奋战在防疫的一线。陈书记,除负总责和上传下达,还成了兼职“采购员”,从镇里帮村民带东西。曹主任,任劳任怨,事无巨细地奔忙。严会计、洪主任,还有驻村的龚行长,也是踏踏实实为人,勤勤恳恳做事。
他们在为村里的上千居民服务,这很容易让我想到我的岳父,他是隔壁县金铺镇团练冲村的会计,也是从年前开始,就奔忙在抗疫一线。而他们村的驻村干部段主任,连母亲去世都没有多少时间顾及。
这是普通的一天,这是普通的一群人。正是无数这样普通的日子里,他们,同千千万万其他基层工作者一道,如同中国这艘航母上的小螺丝钉,用自己的坚守,支持着巨轮远航!
这一天的志愿者让我对村组一线工作人员有了更多了解。我和宏英哥也要回家,继续投入到“停课不停学”的工作中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抗疫”。
后记:
第二天我们接着来值守,劝导棚上面加了个牌子——中共团陂镇驮娘岩村新冠肺炎防控卡口临时党支部。
中午十二点刚过,村里的菜到了。村里又喊了志愿者一同帮忙分菜。几十户的菜,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多分清楚,再按小队喊人来拿,顺便收钱。
刚刚忙完,新的购买单又发到了群里,已经有人开始问何时能送到了。
路边得空,同家里的孩子发视频电话,他说妈妈也去“值班”去了,其实她是去塆里询问各家各户每日体温的变动情况。妻子是市东坡小学的老师,本来也要开学了,却同我一样被困家中,网上教学之余,就去塆里当志愿者。
那天的下午的课,我是在路边给同学们上的,给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也讲了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即将迎来中考了。
之后又值班了若干天,但唯独对路边上课那天的夕阳印象深刻,薄薄的云层还在,云层之上的阳光似点燃了那一片天空。恰如一片火焰,燃烧着,流动着,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