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恣意纵情的一笑,使他神驰意荡、魂夺魄消。”
初读《荆棘鸟》时,还是年少,因此相信了一见钟情,是的,万能的上帝也阻止不了的一见钟情。
那是神父拉尔夫和梅吉一世的情缘。
在基兰博一个陌生的小镇,火车站嘈杂的人潮中,正是日薄西山,考琳.麦卡洛这样描述——
她是他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最甜美的姑娘,那双仰望他的银灰色的眼睛像熔融的宝石,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而梅吉,站在一家人的身后,像瞧上帝似地傻呆呆地瞧着他,长法衣使他像幻影中的人,不是走过来而是飘然而来......
多年前粗略地看过电影,记得影片开头,字幕是这样打的:从他看见她的那刻起,他就知道,他会永远爱上她。
那时候梅吉应该是12岁,拉尔夫28岁。
多年后的今天,偶然地把这部片子再搜出来重看,片花里不断闪过理查德.张伯伦忧伤的眼神,心最柔软处竟是无法抑制的疼痛。我不得不重新解读拉尔夫,不再草率地指责他的自私。曾经,我多么简单地认为:他可以不当牧师,可以销毁玛丽最后留下的那份无人知晓的遗嘱,可以娶自己心爱的姑娘,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梅吉也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娶我,你爱我。”
但是,他没有做出我们期望的选择。
是立过的誓约神圣不可违背?还是权利的诱惑让他远离真实的内心?“我更爱上帝”怎么听来都显得苍白和虚弱。那么,不背叛上帝就背叛自己的心灵,这就是拉尔夫的悲情根源。
我们该如何去诠释这至高无上的爱?!相守?占有?或者灵魂的拥有?
影片中让我很感动的一幕是,44岁的拉尔夫和26岁的梅吉终于在海岛上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因此有了私生子戴恩,有了爱的寄托。每想到这段,我都会长长舒一口气,他们终于在一起过!
是的,在一起过!说真的,这是我看《荆棘鸟》唯一的一点欣慰。
其实,在玛丽盛大的生日宴之后,拉尔夫凭借出卖“爱情”的1300万英镑开始飞黄腾达,也因此离开了梅吉,然后一直到71岁离开人世,近四十年的漫长时光中,这段不朽恋情的男女主人翁仅有过五次相会,德罗海大火失去帕迪和斯图,也就是这一次,被情感煎熬的无助的梅吉大胆表露了自己的情感,那朵火焰中幸存的玫瑰从此夹在拉尔夫的弥撒书中成了他一生的痛。影片中不断有这朵失去血色的玫瑰的特写,而红衣大主教也曾试探过:为什么在你觉得在没人注意你的时候,你的眼里会流露出那么深的忧伤?!第二次是梅吉生朱丝婷难产最孤立无援时,拉尔夫奇迹般赶到了身边。第三次就是他们在海岛度假,第四次是戴恩14岁的时候,最后一次是处理戴恩丧事,拉尔夫得知亲生儿的真像,最后倒在了梅吉的怀里,永远地解脱了。
把荆棘刺进心脏,唱出了最动人的天籁之歌。
永远禁止的...荆棘鸟啊,永远无法得到的爱情,拉尔夫一生中从没有停止过内心的忏悔,临终前终于对梅吉道出了最真实的内心——
“我最大的错误是我从没做出爱的选择,一半给了你,一半给了上帝。但是,真正给的是我自己的抱负。”
被抱负驱使,被期望折磨,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想要的永远都得不到,永远不能做我想做的人。”
所以他不断痛苦地发问:“为什么如此牵引我的心灵?为什么要占据连上帝也不能占据的地方?!”
相比较起来,我真的更欣赏梅吉,她的内心更加强大,她的爱也更加真实、大胆和纯粹。舞会中火辣辣盯着拉尔夫的眼神,离开卢克时的绝然,回到山庄时的安祥.....虽然她的爱逃不过母亲菲的隐忍的模式,但至少她是清楚的,她清楚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敢于选择,这种纯粹让她内心盈实,是拉尔夫永远达不到的境界。
书里这样写到:“她具有容纳一切的天赋,不管失去什么,或将要遭逢什么,她都能勇敢地承受下来。”其实,是爱让她内心如此强大,让她如此从容和淡定。
电影有旁白:她失去了很多,却从没失去过爱。而拉尔夫临终也对梅吉由衷地总结:你一生一直在跟上帝斗争,然而你总是比我离他对我们的期望更近。
很赞同弗兰克在狱中对梅吉说的一句话:“爱比恨更可怕,恨干净、简单,有停止的时候。而爱,永无法停止。”这其实也是菲和梅吉两代人的殉情式的爱情的写照,还好,第三代的爱情有了不同于她们的亮色,朱丝婷终于走出了爱的监禁,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这也应该是这本书、这部电影结局给我们的些许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