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延永安的头像

乌延永安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2/27
分享

《太阳照常升起》:生命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刘太义先生的散文《太阳照常升起》,2024年1月13日在中国作家网刊发,并被选为“重点推荐”和“每周精选”作品。这是一篇以“太阳”为隐喻,深入探讨时光流转、自我遗忘与重寻的散文。作者营造了一个既日常又充满哲思的世界,展示了其在捕捉生活瞬间和心灵感悟方面的独特魅力。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意味着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全新的开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唯有当下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为之动容。

一、阳光穿透时光之尘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篇充满哲学韵味和深刻人生体悟的散文,世界万物都在出生、成长、终结、轮回,包括“凝固的风”,以及“死去的时光”。

这篇散文的主题围绕着“发现”和“被遗忘”的对比展开,作品通过作者偶然翻开一本积满尘埃的旧书,发现一句隐藏其中的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为契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关于时间、记忆、遗忘和心灵觉醒的复杂世界。这句话虽然隐藏在密密麻麻的字码中间,但却在作者翻开的那一刹那跃入眼帘,成为作者与这本书、这句话之间的独特缘分。这种偶然性使得作者开始思考这本书、这句话以及与之相关的过去和未来的命运。这种回忆与思考的过程,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梳理,更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寻。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意识到,即便是曾经深爱的书籍和珍视的记忆,也会被时间所侵蚀、遗忘,而唯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事物,才会在时间的流逝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太阳、蝉、大地等自然元素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不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和内涵,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时间、青春等议题的思考和感悟。太阳作为生命的源泉和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永恒的更新和变化;蝉在文章中被赋予了青春和活力的象征意义,蝉的歌声是对太阳呼出的光线的一种回应;大地在文章中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源泉,太阳将生命和活力赐予大地,大地则孕育出万物。这些元素相互交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个充满思想和美感的艺术空间。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对一切事物的无情侵蚀。一方面,旧书的封面已经落满了厚厚的尘埃,皮肤被岁月熬成褶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另一方面,那句话却像潜伏在暗处的余则成一样,不显山不露水,等待着与作者的重逢。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对记忆和遗忘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时间会让记忆逐渐模糊、消失;另一方面,时间也会让某些记忆变得更加深刻、难以忘怀。

在语言表达上,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作品中既有细腻入微的描写,如“那些小小的尸体,因我一个随意的动作,又重新活过来,混进了今天刚刚产生的年轻的灰尘里”,又有深刻隽永的思考。如“太阳用呼吸在每一寸大地上留下脚印,蝉用歌声在每一片树叶上留下脚印,人们用微笑和眼泪在每一段生活里留下脚印......”“太阳的呼吸以光的形式抛向大地,然后大地以声音的回响来应和他”。这些语言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想象,使得整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太阳每天都会落下,但它每天也会照常升起,阳光穿越时光之尘,照进梦想与现实,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机会。

二、带着特质的故乡和光怪陆离的童年

刘太义先生的故乡,不同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也有别于陈忠实的白鹿原,它是地处鲁西南的一个小山村。人生如寄,择善地而居。刘太义家乡是被小东山、西山、南小山怀抱中的村子,被他赋予了诗情画意。海德格尔说:“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太阳照常升起》这篇文章,就是带着浓浓的诗意,描写家乡的人和事。由此,刘太义正在成为自然书写者和乡村人文书写者。

(一)独特的故乡

作者的故乡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历史的痕迹,呈现出了多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故乡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怀念和珍视的地方。

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故乡。像屏作为村子的标志,历经岁月沧桑,与时光称兄道弟,古老的建筑见证了故乡的岁月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故乡的历史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村史中。村民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过去的故事、习俗和文化传统传承下来,使得故乡的历史得以延续。同时,故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也非常独特,小山、村庄、田野、炊烟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展现出顽强生命力的故乡。尽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故乡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韵味。无论是被推倒的石头雕花的门楣、烟火熏黑的灶屋,还是风雨催旧的窗格,都在时间的洗礼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生命力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上。故乡的人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劳智慧,不断创造着新的生活,让故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充满了温情和亲情的故乡。这里的人们重视家庭和亲情,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和谐。他们通过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土情感。这种情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依恋自己的故乡,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和回报。

具有永恒魅力的故乡。这种魅力既来自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来自故乡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故乡的人们生活简朴而充实,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比如赶羊群、挤老鼠、过家家等,这些活动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趣味性。而且,故乡的人们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他们认为太阳是大地、大海或者小山的儿子,这种认知方式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故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使得故乡成了一个充满吸引力和魅力的地方。

(二)光怪陆离的童年

充满奇幻的童年。拜为鸡大哥和鸡二哥的两只英俊的大公鸡,给“我”治好了病。“挤老鼠”的游戏,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童趣。和二丫结为“夫妻”,是成人世界的投射。上学以后,开始与罗天扬有了爱恨情仇。学生们之间的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情节生动,错综复杂,一点也不亚于小说带来的震撼。这些奇特的故事,这个刘太义的故乡,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中马孔多的原型,马尔克斯的出生地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的阿拉卡塔卡。

纯真无邪的童年。文章中,孩子们在村头巷尾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洒落在每个角落。例如,当村里的孩子们看到被推倒的石头雕花的门楣时,他们并没有感到沉重或悲伤,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游戏的机会,围绕它跳来跳去,仿佛那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这种纯真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充满想象的童年。孩子们在玩耍时,常常会把一些普通的物品想象成奇妙的东西。比如,他们看到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就会想象它是一只奔跑的小动物,或者是一座隐藏在森林里的神秘宝藏。这种想象力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游戏体验,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探索精神的童年。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每一个角落,寻找未知的惊喜。比如,当村里的孩子们发现被烟火熏黑的灶屋时,他们并没有被其外观所吓倒,而是勇敢地走了进去,想要一探究竟。这种探索精神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未知,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叙事与哲理的高超融合

在刘太义的文章中,乡村的琐事,无不充满着乡间智慧和人生哲理。这种写法,也是刘太义文章的特色之一。不管是那一头干活卖力却结局悲惨的牛,还是每天从小东山长了出来在西山走到生命尽头的太阳。隐喻的都是众生,是人类挣扎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生存法则。

(一)叙事手法

跳跃式的叙事结构。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而是采用了跳跃式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一种跳跃性,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填补叙事中的空白。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也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在使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同时,作者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这种视角使得作者能够更客观地描述事物和场景,同时也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人物和事件。例如,文章中对太阳的描绘和渔民、村民对太阳的认知,都是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呈现的。这种视角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太阳的形象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人们对太阳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引用和转述方式。这种叙事视角的切换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文章中引用了传平爷爷的话来描绘太阳的形象和意义,这种转述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太阳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人生哲理

作者成功地将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客观世界与主观感受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生命不息的哲学韵味。

珍视眼前,活在当下。文章中的一句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平凡而日常的事物,而过于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然而,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次的日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每一个瞬间。

感恩与敬畏自然。文章中的描述展现了太阳对大地万物的恩赐,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都依赖于太阳的光和热。这启示我们要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命的循环与传承。文章通过描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传承。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的延续。这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传承智慧,让生命不断延续。

(三)叙事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通过叙事展现人生哲理。在描述人物的生死离别时,作者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也表达了世间万物的顽强生命力。这种叙事方式使得人生哲理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人生哲理深化叙事内涵。在描述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四季更替等元素时,作者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通过传达出了一种对命运多变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使得叙事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四、现实与虚幻的自如切换

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虚实结合手法,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生命的起伏与情感的跌宕。通过具体的描绘和抽象的思考,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艺术空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别样的审美感受。

在实写方面。现实中,“我”是一个被时代追赶的人,白天在单位和家这两个点来回奔忙着。晚上,躺在床上一脸的疲惫,腹部一起一伏,时而咬得牙齿咯吱之响,时而无缘无故地大喊一声,时而又沉沉的,喉咙里发出呼呼之声。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覆盖在书封面上的沉睡尘埃被拍打后苏醒的情景。这些尘埃不仅被赋予了生命,还被赋予了情感和动作,如“慢慢睁开眼睛,背对着背,脸贴着脸,手牵着手”。这种对细节的生动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些尘埃在阳光中跳跃、飞舞。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旧书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怀旧和感慨的情绪,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在虚写方面。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总是能做成理想中那些高不可攀的事,能赢得暗恋的某个姑娘的芳心,快意恩仇,如风一般潇洒,还能得到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同时,作者通过抽象的思考和象征手法,将书籍和尘埃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而尘埃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当这些尘埃落在书上时,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坟墓,寓意着生命的终结和智慧的埋没。然而,当这些尘埃被拍打、苏醒时,又仿佛是一种生命的重生和智慧的复苏。

虚实结合。将现实与想象、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种虚实的结合,使得作品在表达上更加含蓄、深刻。例如,作者在描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太阳的呼吸与动植物的呼吸相结合,将太阳的离去与动植物的告别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和生命的珍贵。特别是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虚虚实实,作者笔下的两个我,其实是一个我。一个是凡世俗尘的人,另一个是心灵深处的元神。他们是分离的,又是合体的。

五、那些追逐太阳、与时舒卷的人们

如果说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在讲述村庄的故事、大自然的历史,那么,下半部分则侧重于讲述人与人的恩怨和命运变迁。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命运轨迹。

主人公“我”是一个怀旧且重情义的人。他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充满感情,尤其是与二丫的“婚姻”和与罗天扬的恩怨。“我恨罗天扬,不是一般的恨。我曾当着李蓝森的面把罗天扬的八辈祖宗问候了个遍。那言辞之激烈,骂技之娴熟,在我七岁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愤怒和仇恨。但是,在“我”在成年后,却能够理解和接受罗天扬的改变,这表明他具有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品质。

二丫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女孩形象,她天真无邪,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然而,她的命运却十分悲惨。她嫁给了一个酗酒成性、好吃懒做的男人,遭受了家庭暴力,生活困苦。尽管她曾试图反抗,但因为种种原因,她无法摆脱这个噩梦。这个形象揭示了乡村妇女在贫困和社会不公面前的无奈和困境。

罗天扬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小时候欺负主人公,给主人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他人,包括他的同学和乡村的孤寡老人。他的转变表明,人是可以改变和成长的,而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篇人物散文通过对罗天扬和韩苗的描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奈。

赵三强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他是主人公的同学,对二丫的遭遇感到愤怒和不平。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二丫,包括向妇联报告和提议同学们帮助二丫。他的形象,展示了友情和同情心的力量。

本文的人物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经历和价值观,但他们都在努力面对生活的挑战,寻找自己的道路。这些形象也反映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包括贫困、家庭暴力、社会不公等。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明和黑暗,也可以看到希望和挑战。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篇充满情感张力和哲理深度的优秀散文作品。它通过对时间、记忆与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同时,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也让这篇作品成为一篇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今天,忙忙碌碌的人们很难再静下心来,去在意一本书或一句话的命运。这种遗忘不仅是对过去的忽视,更是对未来的漠视。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或许应该像作者一样,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过去和内心,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所在。

写于2024年1月

2024年2月再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