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延永安的头像

乌延永安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2/29
分享

《母亲的秃峦妥》:乡情与亲情的浓烈交织

曹俊山先生的散文《母亲的秃峦妥》,发表于中国作家网2022年7月21日。这篇散文是一首对母亲和故乡的赞美诗,通过回忆母亲口中,以及作者亲历的秃峦妥小村,描绘出一幅充满人情味和自然美的乡村画卷。

一、文章的情感主线

这篇文章的情感主线,如同一条隐形的红线,贯穿始终,串联起每一个细节和场景。这条情感主线,可以概括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

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文章以晋北的群山为背景,从描述与母亲一同前往秃峦妥的旅程开始,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条小路的熟悉和热爱。作者通过描绘山村的自然风光,如小街、野花、老树、杏树等,展现了山村的静谧、美丽和生机。这些风景不仅让作者感到温馨和舒适,也让他对山村产生了深深的热爱。在作者的笔下,这个小村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母亲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母亲在文章中不仅是引领者,更是情感的纽带。作者通过描述母亲的言行举止,如“母亲唤着我的小名,引着我,背着我,拉着我,在一条小路上洒下许多温暖”,展现了母亲深沉而细腻的爱。而母亲对故乡的牵挂和回忆,也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使得这份情感得以传承和延续。在描述与母亲一同前往秃峦妥时,作者写道:“每一次跟着母亲去外祖父家里,我们都要走过那些山岭,山坡,山沟,山路,一步一步向着一个叫秃峦妥的小村前进。”那条道路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它不仅是通往故乡的路,更是连接着母亲和作者心灵的纽带。每一次的跋涉,都是对母亲记忆的一次重温,都如同一次心灵的朝圣,也是对故乡情感的一次加深。

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文章中充满了对童年时光的温馨回忆,如爬树摘杏、田野里采摘青豌豆等场景,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具体的细节,展现了自己对母亲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例如,在描述山村的老树时,作者写道:“村口的那棵老树,远远就进入你的视线。当你走近了,老树和我,彼此之间都很熟悉。”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这些回忆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那段时光中陪伴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

对母亲家乡、山村、亲人这条情感主线不仅贯穿了全文,更成为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描绘故乡的静美、母亲的慈爱,还是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作者都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和令人感动的世界。

二、叙事和语言风格

这篇散文以晋北的群山为引子,再逐渐深入到母亲和故乡的故事中,最后又以对母亲的怀念和思考作为结尾。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真挚优美的语言,成功构建了一个充满怀旧氛围和深厚情感的文学空间。

融合回忆与现实的叙述手法。作者通过交替叙述过去与现在的场景,将回忆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杏树上,我随意放牧着童年的天性,远处已蹿将出几句骂声,自己从树上翻滚而下,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今天我随意涂改一首古诗,用以回味那份收藏于心中的快乐,‘余风细细,叶叶馨香醉;红杏独尝人自醉,一枕山花小睡。’”这种叙述方式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体验那段旅程。

情感饱满的抒情叙述。文章中的抒情叙述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使得整篇文章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墙角的那棵‍杏树老了,这个踩痛记忆的小院老了,那些姥爷姥娘走了,还有我心挂两头的母亲也走了。今天,只有笑吟吟的野花站了满院,那一盏一盏野花就像沉入记忆深处,亲人们那一张一张永远不变的笑脸。”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细腻生动地描述性叙述。文章中的描述性叙述也非常出色,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对故乡的自然景色以及场景进行了生动描绘。在描写秃峦妥小村时,作者写道:“一条小街曲曲弯弯没有规则,最旺盛的是小街两边的野花野草,把小街掩得更窄,更瘦。山石一块一块垒积,把一条小街一层一层抬高。”“海娜花,牵牛花,韭菜花,野花一棵紧挨着一棵,开出满院美丽和温馨。”小街曲曲弯弯,野花野草旺盛,山石层层叠叠,这些细节勾勒出小村的独特风貌,使得读者能够仿佛置身于秃峦妥小村的真实情境中,亲身感受那些美好的瞬间。

生动而优美的语言。作者采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山村的风光、人情和生活呈现得栩栩如生。文章中充满了诗意的描绘,如“亲人们的笑脸、野花的绽放、红杏的香味”等元素都像是在诗中一般美好。“我喜欢这条小街的表情”“尽管过去许多年了,我还会记起被山风、长路收藏的许多笑语”,这些饱蘸情愫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山乡的喜爱和怀念。“落满阳光的田野,豌豆荚已经把肚子撑得鼓胀,我们一群孩童躲在草丛间,只等田地里那些大人们离开,我们奔涌而进,去采摘那些青豌豆解馋,一粒一粒青豌豆清香甘甜,让人回味,让人陶醉。”这种描述,语言生动,充满画面感。

三、母亲形象塑造

在这篇散文中,母亲不仅是一个勤劳善良、乐善好施的传统农村妇女,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和深厚家乡情感的人。她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寓意,母亲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山村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象征。

母亲是传统价值的象征。在散文中,母亲的形象与山村的风光、人情和生活紧密相连,她代表了山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母亲是山村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她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着山村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在描述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时,“母亲总是告诉我,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种强调良心和道德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了山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展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期望和寄托。

母亲具有乐善好施的善良品德。母亲是一个善良、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尽力帮助邻居。“母亲总是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分给别人,她自己则饿着肚子。”“母亲最爱接济穷人。我记忆中,有几年,家里的粮食短缺,不够填饱肚子,母亲只能带着我们到地里剜野菜。就是这么困难的日子,母亲依然会尽一些微薄之力去接济那些更加困难的街坊邻居。”母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经常把儿女们孝敬她的东西分给邻居,以此回报他们的帮助。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关心着儿女们的成长,也关心着故乡的人和事。

母亲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每一次走进小街,闻到小街两边花草的清香,我好像闻到了母亲的味‍道,温馨,让人回味无穷‍。”“想起往事,不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唠叨,想起母亲的叮咛。”在散文中,作者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度的时光和母亲的言行举止,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母亲是作者的精神支柱和情感依托,她的存在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那个叫做秃峦妥的小村,曾经有母亲太多的牵挂,也让作者捕捉到许多幸福的瞬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消失了,那些想念的亲人不在了,甚至连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这些记忆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化为了墙角的一朵朵野花,永远绽放在作者的心间。

写于2023年11月

2024年2月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