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响货郎来》是王胜波先生“叫卖声声犹在耳畔”系列散文中的第五篇,通过精心的叙述和刻画,使得货郎这一传统职业和其中的个体形象跃然纸上,将我们带回到一个古老而熟悉的场景中——货郎走村串巷,伴随着清脆的拨浪鼓声和悠扬的吆喝,给乡村生活带来了别样的色彩和活力。
一、货郎所承载的乡村文化符号
就像《拨浪鼓响货郎来》中的老解一样,货郎们挑着担子,走村串巷,伴随着清脆的货郎鼓声,曾经是乡村文化中独特的角色和符号。
货郎的存在丰富了乡村的物质生活。他们带来的商品,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都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的物资供应,满足了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的到来,让乡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和便利。
货郎是乡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货郎的到来往往能给乡村带来一些外界的新鲜事物和消息,让乡村居民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大他们的视野。他们的出现,让乡村生活不再封闭,而是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货郎的职业本身也体现了乡村文化的特点。他们勤劳、朴实,不畏艰辛,走村串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生活所需。他们的存在,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和坚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物形象刻画
这篇散文主要描绘了一个走乡串村的货郎——老解,他的生活、生意和他的货郎鼓声,都成为作者心底深刻鲜活的印记。整篇文章通过老解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老解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外貌特征。老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西乡人,头发已经花白,脸上有了些许皱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老解辛勤劳动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岁月给他留下的痕迹。
职业特点。文章首先通过描绘老解的职业身份来构建其人物形象。老解的货郎家当包括一条五尺长短的木扁担,一头系着个大竹筐,一头是个带若干小抽屉的木箱,还有一柄货郎鼓儿。老解的货郎鼓声清脆悦耳,吸引了村里人的注意。老解在物价上并不是坚守得一成不变,有时架不住有人软磨硬缠,他还是做出让步。老解挑来的杂货品种真不少,都是些杂七乱八的小物件,却是农村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一溜儿摆在篷布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真像一所小型杂货店儿。老解作为货郎,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不仅精心挑选了丰富的商品以满足乡村人们的需求,而且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小本买卖,谢绝回价”的原则。这种对职业的专注和执着,使得他的货郎生意在乡村中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信赖。
性格特点。作者通过老解的言行举止,如不急不躁、不爱说话、缺少买卖人特有的热情态度等,刻画出其纯朴的性格特点。同时,老解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了诚恳的态度。他坚守原则,但又不乏变通;他尊重买家的选择,但也会坚决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当有人试图砍价时,他会用诚恳的语言解释自己的价格底线,让人们理解他的难处。这种坚韧而又不失灵活的性格,使得他在乡村生活中得到了人们的理解。
老解的形象既有传统货郎的朴实和勤劳,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他虽然话不多,但做起买卖来公平公正,从不坑蒙拐骗,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
除了对主人公老解的形象塑造以外,散文中对于其他人的描绘也十分生动。老太太和中年妇女在挑选针线时的细致入微,大姑娘小媳妇在购买喜爱物品时的羞涩和兴奋,上点年纪的男人在购买烟具时的挑剔,都展示了乡村人真实、纯朴的一面。这种对人物的细腻描绘,使得散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叙述与描写
在《拨浪鼓响货郎来》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口语化的表达、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货郎的生活与拨浪鼓的魅力。
生动形象地描绘。作者通过对人物、场景、物品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货郎老解的形象和村庄的生活气息。例如,对老解肩挑担子的描写,“他肩头的扁担忽闪忽闪,发出‘吱嘎、吱嘎’有节奏的声响”,以及对四姑剪下大辫子的描写,“她临近结婚时剪下了心爱的大辫子。”这些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口语化地表达。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许多口语化的表达,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例如,“庄稼要紧,买卖要狠”,“庄稼人要严格抓紧庄稼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诸环节,做到不误农时;买卖人做生意不能过于仁慈,义不养财,对买家不能慷慨大方,要牢牢守住价格底线”。这些口语化的表达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细腻地描写。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对老解的描写,“他不太爱说话,缺少买卖人特有的热情态度,看上去有些冷漠”,以及对四姑的描写,“四姑拿着大辫子问老解能换出什么东西?老解端详下,说能换一束绣花丝线、一个小圆镜、雪花糕和润面油各一瓶。四姑说你快拉倒吧,我这又粗又长又黑又亮的一双大辫子,才换这么点东西,我不换了”。这些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四、消失的货郎,远去的拨浪鼓声
货郎,这一曾经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游走的小商贩,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作为乡村的文化记忆,货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他的消失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商业形态的没落,更代表着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文化记忆的流失。
货郎代表着乡村社会的自给自足和相互依存。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货郎扮演着连接乡村和城市、满足村民日常需求的重要角色。他们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将各种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带到村民面前,同时也收购一些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实现了城乡之间的物质交流。货郎的存在,使得乡村社会在保持一定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够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乡村社会的一种独特景观。
货郎是乡村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货郎的吆喝声、货担的样式、商品的种类等,都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乡村居民来说,货郎的到来意味着新鲜和好奇,他们可以从货郎那里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了解新的信息和知识。同时,货郎也成了乡村孩子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他们期待着货郎的到来,期待着能够拥有一些新的玩具和零食。这些记忆不仅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成了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乡村社会的变迁,货郎这一职业逐渐消失。一方面,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乡村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接触到外部世界的信息和商品,货郎的物质交流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乡村居民开始离开土地和家园,前往城市谋生,乡村社会的结构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货郎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货郎的消失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文化记忆的流失。一方面,随着货郎的消失,乡村社会的自给自足和相互依存关系发生了改变,乡村居民对于外部世界的依赖程度增加,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货郎作为乡村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他们的消失也导致了乡村文化记忆的流失和遗忘。许多乡村居民对于货郎的记忆逐渐模糊,他们失去了与过去的联系和认同。
《拨浪鼓响货郎来》通过沉甸甸的文字,表达了对货郎和拨浪鼓的深厚情感。今天,无论是老解那挑着担子的背影,还是那清脆的货郎鼓声,都成为乡村记忆的一部分。这种记忆是对老解的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乡村生活的留恋,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