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延永安的头像

乌延永安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3/22
分享

《沿着黄河看见海》:大河涌动着澎湃的春潮

写黄河入海口的文章很多,想出彩不容易。读了舒绣雯创作的散文《沿着黄河看见海》,心中顿时奔涌着一条大河,这就是那条从高原到平原、从西部到东部的母亲河。这篇散文,写出了大河浩荡的勇气和追求,写出了奔赴浩瀚大海的决心和力量。

一、一张层次分明的风景画

整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清晰明了,从黄河三角洲的春光入手,逐步深入到黄河开凌、湿地生态、黄河入海等主题,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画卷。同时,作者通过生动地描绘和深入地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文章开篇便以“三月春光渐浓”为引子,为全文奠定了明快的基调。通过春风拂面、绿意渐浓的描绘,作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作者以黄河为主线,通过对其春汛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生命力。冰封的河面在暖流的冲刷下逐渐破裂,形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既有撕裂的帷幕般的震撼,又有盘旋的飞龙般的灵动。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黄河的壮美,也寓意着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在描绘黄河的同时,作者还巧妙地穿插了对鱼类的描写。通过“春风送暖冰雪融,最鲜莫若开凌梭”的引语,作者引出了对黄河梭鱼的生动描绘。梭鱼在春天结束休眠,成群结队地游进黄河口淡水中觅食,其肉质鲜美,成为渔民们捕获的珍馐。这一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展现了黄河三角洲丰富的水产资源。

除了黄河和鱼类,作者还着重描绘了湿地深处的鸟类世界。绿头野鸭、蓑羽鹤、长脚鹬、白琵鹭等各种鸟类在湿地中翩翩起舞、觅食嬉戏,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生态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鸟类的美丽与灵动,也体现了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以黄河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作为收束,将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黄河与大海的交汇,不仅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也寓意着春天的到来给世间万物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让自然之美走进心灵

多角度描写。作者通过对黄河、河堤、湿地等景物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黄河三角洲的春日景色。例如,对黄河水的描写,包括水势、冰凌、鱼影等,让读者感受到黄河的雄浑与生机;对河堤的描写,展示了其蜿蜒曲折和植被的生长,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对湿地的描写,描绘了各种鸟类的活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细腻生动。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例如,“芦苇、红柳开始探出新芽,一簇簇细软的荻花在缓流的河汊间拂动翠影”中,“探”“拂动”等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植物的生命力;“几只绿头野鸭正翩翩起舞于塘面,掠浪戏水”中,“翩翩起舞”“掠浪戏水”等词语则使绿头野鸭的活泼姿态跃然纸上。

善用修辞。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冰封的河面逐渐在暖流的冲刷下开始破裂,层层冰凌在水面上拼凑出一幅幅迷人画卷,有的如同撕裂的帷幕,有的如同盘旋的飞龙。”这样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冰凌的形态,还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和动感。“河道潺潺的流水声似乎在吟唱着春的赞歌”,通过拟人,赋予流水以人的“吟唱”动作,使其更具活力。

三、巧妙融合了自然描绘、人文情感与哲理思考

这篇散文《沿着黄河看见海》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描绘、人文情感与哲理思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黄河三角洲春景画卷。文线性叙事与场景描写。

《沿着黄河看见海》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按照时间或空间的顺序,逐步展开故事情节。这种叙事风格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感受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同时,文章中丰富的场景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黄河水在这里奔腾而过,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等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黄河的雄浑与壮美。

在叙事手法上,作者采用了诗意化的语言。如“春风送暖冰雪融,最鲜莫若开凌梭”,通过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赋予了春风以温暖的力量,使得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象跃然纸上。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和生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冰封的河面逐渐在暖流的冲刷下开始破裂,层层冰凌在水面上拼凑出一幅幅迷人画卷”,这种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黄河三角洲的春天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

在情感表达上,作者通过对黄河以及三角洲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文章中,作者不仅描绘了黄河春汛的壮观景象,还关注了渔民的生活和鸟类的生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其中。“滔滔黄河水川正在河道上奔涌向东,它的春汛已经穿过祁连山脉,跨越大半个中国北方。冰封的河面逐渐在暖流的冲刷下开始破裂,层层冰凌在水面上拼凑出一幅幅迷人画卷,有的如同撕裂的帷幕,有的如同盘旋的飞龙。”这段倾注作者情感的文字,节奏明快,气势恢宏,富有力量感,展示了黄河的雄浑壮阔和大自然的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在哲理思考上,文章通过描述黄河与大海的交汇,隐喻了生命的循环和更迭。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而大海的浩瀚无垠则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可能。作者通过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未来的信心。此外,文章还通过描述严冬与春华的交替,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四、把民族精神注入大河浩荡

自然美的赞颂。通过对黄河及其沿岸自然风光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景象的热爱和赞美。这体现在对黄河各个时段景色变化的细致描写,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的刻画上。

春天象征新生。黄河的春季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重新开始和大自然的复苏。作者通过对春潮、融冰、迁徙的鱼群、新发的嫩芽等现象的描述,强调了春天带来的变化和新生。

生态和谐的追求。文章中对黄河口湿地的详细描写突出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鸟儿自由飞翔的描绘,传达了对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的壮美不仅仅在于自然景观本身,还象征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文章通过对黄河的描绘,传递了民族精神的力量,激励读者在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

生命力的颂扬。整篇文章洋溢着对生命力的赞美,无论是描述黄河的汹涌澎湃还是春天的生机勃发,作者都在表达对于生命不屈不挠、顽强生存的敬佩和歌颂。

民族未来的展望。文章结尾处引用《少年中国说》中的句子,将黄河的景象与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未来光明前景的信心和期待。

写于2024年3月19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