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延永安的头像

乌延永安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7/30
分享

相知相守的两棵山榆树

对孙国华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中国作家网发表的《阴河散章》,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着“一河的往事”。此后,又陆续读了他的几十篇散文,《两棵山榆树》便是其中之一。

孙国华,在中国作家网使用的网名是“红山飞雪”,这网名应该是源自他的家乡内蒙古赤峰市。孙国华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星星·散文诗》《四川文学》《文艺报》等,入选多种文集。曾获首届《中国校园文学》一等奖,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吴伯萧散文创作奖。

一、爷爷和孟先生:形象鲜明的人物塑造

《两棵山榆树》是一篇通过对两位村民——爷爷和孟先生的细腻描绘,展现乡土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散文。通过对人物的形象描绘和性格塑造,作者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文化背景以及人性深处的情感纠葛。

(一)形象描绘

作者对爷爷的外貌描写非常生动,开篇即描绘出他“身材不高,粗脖子,大脑袋,能嚷嚷”。这种形象化的描绘不仅让人对爷爷的外貌有了直观印象,也暗示了他性格的外向和强势。爷爷的“粗脖子”和“大脑袋”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的感觉。在行为特征方面,爷爷是一个“能嚷嚷”的人,作者提到他“说话时对着人嚷嚷,没事的时候,对着牛羊鸡鸭也大声嚷嚷”。这种行为表现出他强烈的个性和主导欲望,也显现出他在村子中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与爷爷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孟先生被描绘为一个“温和”的人,具有“彬彬有礼”的品质。他是村里的老师,受人尊敬,且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孟先生的行为表现出他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常常对学生“耐心教我写字,念书”,并以“诗书传家”为理念,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二)性格塑造

爷爷的性格是好管闲事。爷爷不仅在家里嚷嚷,在村子里也积极参与各种事务,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能人”。例如,他会参与调解村里的矛盾,处理红白喜事。这种性格使他在村中获得了一定的威望,但也表现出他对权威的渴望和自我中心的态度。同时,爷爷常常用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在与孟先生的对峙中,表现出一种傲慢和不屈服的态度。他在与孟先生的争论中,不断引用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和对知识的无知。

孟先生的性格体现了温和与耐心,他的温和和耐心使他在教育孩子们时得心应手。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展现了他作为老师的责任感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忱。孟先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写一手好字”,这说明他不仅自身知识丰富,也将这种文化传承给了下一代。他成为村里孩子们的榜样,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和对文化的自信。

(三)人物关系与情感纠葛

整个故事中,爷爷和孟先生的关系充满了对立和斗争,彼此之间的争吵成为村子的一种常态。作者写道,爷爷和孟先生“就是两头老山羊,在一个群里放着,说顶架就顶架”。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反映出农村生活的单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尽管两位角色在性格上存在明显的对立,但在生命的尽头,他们之间却又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爷爷在临终时对孟先生说道:“那两棵山榆树,我会好好照料,放心,放心。”这不仅是对过去争吵的一种和解,也暗示了他们彼此间的情感依赖。两棵榆树不仅是他们生命的象征,更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通过对《两棵山榆树》中爷爷与孟先生的形象描绘与性格塑造,作者成功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复杂性与人际关系的微妙。爷爷的粗犷与孟先生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而在争执与对立中,作者却又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展现了人性中对友情、亲情的深刻渴望与依赖。这种对人物塑造的深刻理解,使得整篇散文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也让读者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智慧。

二、《两棵山榆树》里的人性、亲情和乡土文化

《两棵山榆树》是一篇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散文作品,通过对一个小山村及其居民生活的细腻描摹,探讨了人性、亲情、乡土文化等丰富的主题内涵。

(一)人性的复杂性

这篇散文通过对主人公爷爷和孟先生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爷爷是一个粗犷、好管闲事的老头,喜欢大声嚷嚷,与孟先生这个彬彬有礼、秉持“诗书传家”理念的知识分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者写道,爷爷“满世界嚷嚷,家里扔给了奶奶,外面扔给了四爷爷和伯父”,这种自我中心和缺乏责任心的行为,暴露了他性格中的缺陷和弊端。而孟先生则在教书育人中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成为村里孩子们的榜样。

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作者又描绘了他们之间“像两根老树根缠绕在一起”的深厚情谊,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宽容的一面。这种复杂的人性刻画,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二)亲情的温暖与缺失

这篇散文还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描述,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缺失。作者细致描绘了爷爷与奶奶之间冷淡的关系,奶奶“从不多说话,每天不停干活”,两人“无话可说”。这种生活在一起却缺乏情感交流的状态,折射出了传统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差异和情感表达的困难。

同时,作者也描述了爷爷对子女的漠视,他“不把儿子的婚事放在心上”,导致了伯父“成了奶奶的心事”。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得家庭关系陷入了僵局,给人以沧桑和无奈的感受。

然而,在爷爷临终时,作者又描绘了他和奶奶之间那种深沉的情感纽带,他们像“两根老树根”一样紧紧依偎在一起。这种亲情的最后体现,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和弥足珍贵。

(三)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这篇散文还蕴含了对乡土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思考。作者通过描述这个小山村的历史沿革、居民生活状态,勾勒出了一个典型的乡村社会图景。

在这个村庄里,居民大多是从山东迁徙而来,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知识分子稀缺,文化传统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特点。爷爷和孟先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前者“自古习武从军”,后者“诗书传家”,两种文化传统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与交融。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小村庄也在发生着变化。父亲离家出走、孟先生的儿女走出大山等,都预示着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冲击和重塑。而最后,爷爷和孟先生双双离世,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通过这些细节,作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乡村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变迁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发了人们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四)生命的永续与自然哲思。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尤其是对两棵山榆树的书写,展现了对生命永续的哲学思考。

作者写道:“山榆树的枝条飘落的是种子,飘落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长出新的山榆树来。”这种自然生长的循环,象征着生命的永续与自然更替,体现了一种生命哲学。

在文章结尾,作者又描述了两棵山榆树挺拔苍劲的形态,与爷爷和孟先生生命的终结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自然景观与人生际遇的对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

三、质朴自然、形象生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和叙述

《两棵山榆树》是一篇具有鲜明乡土气息的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物之间深厚的情感。

(一)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整篇散文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例如,作者开篇直截了当地描述村庄的地理环境:“我们村子在曼甸上,高山上面的平地,属于高寒地区。”这种直白的表达,既让读者迅速了解了村子的基本情况,又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文章使用了大量简洁明了的句子,使叙述流畅且易于理解。例如,“村子不算大,几十户人家。一条主街,从西到东拉开很长。”这种简练的句式让读者能够迅速把握村子的结构和规模,增强了场景的可视性。

(二)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

作者在描绘人物和场景时,善于运用比喻,使文字更具表现力。例如,形容爷爷的争吵时,作者写道:“爷爷和孟先生就是两头老山羊,在一个群里放着,说顶架就顶架。”这一比喻形象地突出了两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也增添了幽默感。

整篇散文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环境。例如,当描述孟先生的女儿时,作者写道:“橘红色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有一种朦胧的美。”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能够感受到温暖的光线和女孩的专注,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温馨的瞬间。

(三)对话与口语化的运用

整个故事中,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关系。例如,爷爷与孟先生的争论中,爷爷常常用大声嚷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诸如“我老孙家自古习武从军,跟我斗,气死你。”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带来了生活的气息。

整个散文的叙述中,常常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了故事的亲切感。例如,描述爷爷的生活状态时,作者写道:“除了四处管闲事,就是满世界嚷嚷,家里扔给了奶奶,外面扔给了四爷爷和伯父。”这种生活化的语言使得人物的日常生活显得真实而生动。

(四)情感深邃的抒情语言

情感的细腻表达。在描绘爷爷与奶奶之间的情感时,作者运用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亲情。例如,当奶奶握住爷爷的手时,作者写道:“两只手像是两根老树根缠绕在一起,分不开谁是哪一棵树上的根,一样嶙峋粗糙,一样坚劲有力。”这一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也隐喻了生命的依存和连结。

对生命的哲思。整篇散文在某些段落中透出对生命的思考,特别是在描述山榆树的生长时,作者写道:“山榆树的枝条飘落的是种子,飘落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长出新的山榆树来。”这一典型的哲理性语言,体现了生与死、延续与传承的深刻思考,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两棵山榆树》的语言特点在于其质朴自然、形象生动、生活化的表达和情感深邃的抒情语言。通过平实的叙述、细致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作者成功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情景和人物之间复杂而深厚的情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作品在朴实中透出深刻,在细腻中融汇哲思,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四、井井有条、层层递进的篇章结构

《两棵山榆树》的结构安排可以说是井井有条,层层递进,体现了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

(一)整体分段结构清晰。

这篇散文全文共8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如第一个段落主要介绍了村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状况;第二至第五个段落集中刻画了爷爷和孟先生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第六至第八个段落则着重描述了二人的结局及对故乡的追忆。这种清晰的层层推进,使得全文结构井井有条,逻辑性强。

(二)层层推进的叙述方式。

在具体的叙述中,作者也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手法。如在第二段中,先介绍了爷爷的“大嗓门”,然后通过具体的对话情节,进一步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再到第三段中,又通过对爷爷家庭情况的描述,深化了这一性格形象。这种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故事情节的推进力。

(三)巧妙的时间跳跃。

整篇散文并非完全按时间线索进行叙述,而是穿插运用了回忆、预示等手法,实现了时间的跳跃。如在第七段中,作者回忆起父亲因与爷爷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的往事,通过这一插叙突出了爷爷性格的缺陷。而在第八段中,作者又预示了爷爷和孟先生最终双双去世的结局,为全文营造了一种悲剧性的氛围。这种时间跳跃的手法,打破了单一的时间线,增强了作品的张力和思想深度。

渲染式的结构设计。整篇散文的结构安排可以说是渐进式的。从最初对村庄环境的描述,到对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再到最后对他们生命终点的追忆,整个叙述过程如同一幅渐次深化的画卷,让读者逐步进入到这个小村庄的人文世界中。尤其是在第八段结尾,作者通过对山榆树的生长及其象征意义的阐述,将整个散文推向了高潮,营造出了一种悲壮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四)点线面结构的运用。

在整体结构安排上,作者还运用了点线面的手法。如第一段只是简单地交代了村庄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状况,就像一个点;而后续的几个段落则集中描述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一条线索;到了最后几个段落,作者则通过对爷爷和孟先生的结局以及对故乡的追忆,拓展到了整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面。这种点线面的结构安排,使得全文既有清晰的线索,又具有宏观的视野,给人以丰富的阅读体验。

这种文章结构设计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浸润式的阅读体验,让人在细节中感受到了整体的张力和韵味。

2024年7月29日-30日写于燕云书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