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迢迢,一程又一程,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肌理,也丈量着人生的厚度。每一次抵达,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而这洗礼,除了壮阔的山河,更体现在舌尖上细微而深刻的体验——美食。
并非所有滋味都能以言语精确复刻。
那高原之上,寒风凛冽中啜饮的酥油茶,体味藏民千年生活积淀的浓缩,那是雪山融水与草原牧歌的交响,是粗犷外表下细致绵长的温情。
而江南水乡,则以另一种细腻的姿态,温柔地抚慰着味蕾。那雨巷深处,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是鲜美的汤汁,是温婉的诗意。它是烟雨朦胧中的一抹亮色,是古桥流水边静默的等待,是生活本身的诗化呈现。
在塞外风沙中,烤全羊的香味弥漫,金黄酥脆的羊皮下,是鲜嫩多汁的羊肉,是炭火的炙热,是大漠的豪迈。它在口中留下的,是广阔天地间的自由与奔放。
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滋味,而这些滋味,又反过来丰富着我们对这片土地,对人生的理解。最终,旅途的意义,不只在于看过了多少风景,更在于品尝了多少人生滋味,在舌尖上,感受着这山水一程的深远与厚重。
一、平坝卷粉
雨,自贵阳机场便已淅淅沥沥地下起来,裹挟着淡淡的山野气息。匆匆用过午餐,便冒雨驱车前往安顺。88公里,本该是轻松的行程,却被这绵密的雨丝拉长,延展成两个小时的濡湿旅程。
车窗外,天地苍茫,烟雨朦胧,远山近树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似水墨画中晕染开的浓淡相宜。待抵达安顺之时,身心已浸润在这份静谧的氛围之中。
我临时的住处依山而建,推窗望去,满目皆是葱茏的绿意,山色空蒙,浑然天成美如画卷。安顺这座城市不大,却自有一种令人心神安宁的魅力。少了都市的喧嚣,少了人潮的拥挤,有的只是雨后空气的清新,以及那份浸透在骨子里的安逸与祥和,自在悠然。
大约是长途跋涉的缘故,晚饭后不久倦意如潮水般涌来。朦胧间,轻轻叩门的声音令我一惊,坐起身来。门外之人,是一位熟识的面孔——贵阳的龙先生。他笑容可掬,语气热忱:“刚知道你从北方来了,特地从贵阳赶来,咱们去小酌几杯。”这突如其来的热情,令人难以拒绝。
此时,雨过天晴,夜空中有了点点星光。我们穿过大路,来到一条幽深的小巷。巷口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却喧嚣热闹,似一处世外桃源,藏匿着人间烟火气的极致。想不到,这么晚了,狭小的店面有很多食客。
不多时,酒菜便已上桌。卤菜两碟,其一为鸡头鸡脖,其二为鸡胗,色泽油亮,香气扑鼻。入口鲜美,醇厚而不腻,这份恰到好处的调味,可见店家技艺之精湛。
这小店的招牌美食,却是“卷粉”。雪白的宽米粉,柔软Q弹,裹挟着粒粒饱满的花生,肥瘦相间的猪肉片,以及那必不可少的辣椒。几种滋味在口中交融,层次丰富,回味悠长,令人胃口大开,唇齿留香,确是够味儿。
平坝卷粉,一种凝固了乡愁的滋味。它是平坝这片土地的呼吸,是世代传承的技艺,更是老平坝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卷粉,平坝卷粉坚持着古老的手工技法。优质大米,经过五个小时以上的浸泡,使其充分吸纳水分,为日后柔软的口感奠定基础。然后,它被送入石碾,或者现代化的磨盘,碾成细腻的米浆。过滤,去除杂质,留下的是纯粹的精华。
接下来的蒸制过程,更像是一场精妙的艺术创作。方形或圆形的模具,底部薄薄地涂抹一层菜籽油,如同画家打底一般,为接下来的色彩铺垫。几勺米浆缓缓倒入,轻盈地旋转,让米浆均匀地铺展开,薄如蝉翼,几乎透明。笼屉中,氤氲的水汽升腾,赋予米浆生命,数十秒的时光,将它从液体转化为晶莹剔透的薄片。待其冷却,一双巧手便开始轻柔地将它卷起,如同在编织一幅细腻的画卷。剪刀轻盈地划过,将卷好的粉皮裁成合适的长度,“剪粉”“卷粉”,这朴实无华的名字,却道出了这道小吃的精髓。
我们就餐的这家店,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平坝卷粉这道美食的传承者。每一张卷粉,都承载着店主的心血与技艺,薄如纸,乳白透亮,柔韧而富有弹性。
而真正赋予它灵魂的,是那独特的佐料。油辣椒的辛辣,油炸土豆粒的酥脆,花生米的香浓,葱花的清香,蒜水的辛辣,酱油的咸鲜,醋的酸爽,味精的提鲜……这些看似简单的配料,却在巧妙的搭配下,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美味。它们与柔滑的卷粉完美融合,在舌尖跳跃,勾起味蕾深处最原始的快乐。
此番已是当晚的第二餐饭,没有平日里应酬的拘谨,举杯投箸间,皆是随意与惬意。酒过三巡,看着邻桌和谐就餐的场景,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置身于有温度的市井,这喧嚣与热闹,这烟火与温情,都浸润着生活的滋味,令人心生温暖,久久不能忘怀。这小小的巷弄,这不起眼的小店,却意外地成为我夜色旅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历。酒香浓烈,饭菜可口,龙先生的深情厚谊,胜过千言万语。
二、波波糖
贵州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蕴藏着无数的珍奇与秘密。
初抵镇宁,行程匆忙,未及细研当地风物,却因一位当地人的引荐,邂逅了这令人心驰神往的“波波糖”。当地友人娓娓道来其渊源,始自明朝苗族王府,彼时称作“饽饽糖”,是王室贵族享用的精致点心。至清前,方渐渐流入民间,却并未掀起波澜,直至晚清,才真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咸丰年间,镇宁知县欲征集当地特产,提振民生。刘兴汉祖辈积累的制糖经验,此时如同埋藏在地底的珍宝,被彻底挖掘出来。他选用六马地区盛产的芝麻、糯米、麦子,凭借着对食材的深刻理解和对技艺的精湛掌握,历经发、榨、熬、扯、酥等十几道繁复工序,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创造出一种“酥脆香甜、美味可口、色泽鲜黄、别具一格”的佳品——饽饽糖。其色泽如同初升的朝阳,其口感如同初恋的甜蜜,其香气如同山间野花的芬芳,这便是波波糖最初的模样。
这独特的口感,源于其制作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糖液在师傅们娴熟的手法下,如同波浪般翻滚涌动,故而得名“波波糖”,亦有“落口酥”“波波酥”之称。其制作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操作,更是一种对时间的掌控,对火候的把握,对食材的尊重,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官府对其赞誉有加,评为上品,文人墨客亦为之倾倒,留下“镇宁城,钟鼓楼,即宏且高,高临全宇称魁首;刘氏号,波波糖,又脆又香,香酥沁人誉各州”的佳句,字里行间,尽是溢美之辞,更将波波糖的地位推向了顶峰,使其成为镇宁的文化符号。
波波糖的魅力,更在于其天然的原料与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糯米、芝麻、麦芽、花生、葵仁,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在匠人们手中,幻化为舌尖上的艺术。波波糖一入口,酥脆的口感瞬间在口腔中炸裂开来,芝麻的香气,糯米的黏糯,麦芽的清甜,花生与葵仁的醇厚,酥脆香甜,甜而不腻,回味悠长。
这小小的糖果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更体现着镇宁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它如同一条细细的丝线,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令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
这,便是波波糖带给我的,超越味蕾的感动。
三、镇宁狗肉
镇宁狗肉,其名声之盛,早已超越黔地,传遍四海。闻者无不垂涎,心驰神往,欲一尝其滋味。而论其技艺之精湛,则首推六马镇。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之中,狗肉馆林立,然多以“六马”为号,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文记六马狗肉城,乃其中规模较巨者,其门额上“贵州省旅游定点接待单位”之牌匾,更彰显其声誉之隆。
我有幸亲临其境,得尝其味,承当地乡亲之好意,得以细细品味这闻名遐迩的“六马原汤狗肉”。甫一上桌,便觉香气扑鼻,汤色浓酽,色泽诱人,其鲜美之气,直冲脑际,令人顿生食欲。此菜之精妙,盖非寻常狗肉所能比拟,难怪能荣膺“贵州省名菜”之殊荣,实至名归。
细究其制作之法,则有三绝:其一,选料之精。狗肉皆取自当地土狗,此狗非城中犬只可比,肉质紧实,肌理细腻,肥瘦相间,兼具韧性与鲜嫩,乃烹制佳肴之上品。其二,水质之妙。烹制此菜之水,取自六马镇,此水碱性偏高,故能使狗肉在炖煮过程中,骨肉分离,酥烂入味,其口感之软糯,非他处之水所能及。其三,佐料之奇。贵州之民,嗜辣如命,然六马狗肉之辣,却非寻常辣椒所能比拟。其所用辣椒,皆取自多年生的辣椒树,历经风雨阳光,汲取天地精华,故其辛辣之味,更具层次,与狗肉之鲜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谓点睛之笔。
此“六马原汤狗肉”,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幅浓缩的贵州风情画卷。它体现了当地人民对食材的精挑细选,对烹饪技艺的精益求精,以及对独特风味的执着追求。一口汤,一口肉,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的致敬。这浓酽的汤,这鲜美的肉,更像是一段古老的故事,在舌尖上缓缓诉说,回味悠长,令人难以忘怀。
这“六马原汤狗肉”,其味不在于辣,而在于一种厚重,一种醇香,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它,是镇宁,是贵州,也是中国味道的一个缩影。
四、遵义茶汤
中午时分,遵义城外,凤凰山脚下。车轮碾过路面,发出低沉的声响,渐次消逝在午后慵懒的空气中。我们一行人,在山风轻拂下,抵达了预定的饭店。那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青瓦黛墙,飞檐翘角,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古朴而庄重。木质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院落里,几株苍翠的古木,枝繁叶茂,投下斑驳的树影,更添几分清幽宁静。
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木香和茶香扑鼻而来。大厅内,古式桌椅摆放有序,客人三三两两,轻声交谈,气氛恬静而安详。饭店服务人员衣着素雅,举止娴静,为我们引至靠窗的一张桌子。窗外,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菜肴陆续上桌,色香味俱全,既有酒楼的精致繁复,又带着一股质朴的乡土气息。然而,最先吸引我注意的,不是那些佳肴,而是那碗茶汤。色泽微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味,与记忆中某种久远的滋味似曾相识。
“这茶汤,颇有几分油茶的影子,”一位同行者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只是这颜色,比我记忆中的油茶要浅淡许多。”
取一汤匙茶汤,细细品味。入口的那一刻,一股温暖的感受瞬间蔓延开来,随即,一种意料之外的咸味在舌尖绽放。这咸味并不浓烈,而是淡淡的,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糯米的甜糯。这与记忆中甜腻的油茶截然不同,却又别有一番韵味。
“这茶汤,是用炒熟的糯米做的?”我问店家。
店家微微欠身,轻声答道:“是的,先生。这道茶汤,是遵义当地特有的做法,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传承下来的。”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糯米先经油炒,再加入秘制的香料,最后用山泉水慢火熬制而成。这咸味,并非刻意添加,而是糯米在炒制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很多本地人,啜饮一碗热腾腾的茶汤,是对故土深情的回应,是对记忆深处滋味的追寻。那热气氤氲中,升腾的不仅是香气,更是乡愁的浓烈。
茶汤,看似寻常之物,其营养之丰沛却令人惊叹。其质地温润如流,入口轻柔,与酥脆的馓子交相辉映,再佐以几粒饱满的黄豆,声响脆烈,口感层次分明。此物易于吸收,亦易于消化,其味之美妙,难以言表,令人回味无穷。
自北宋始,洗茶之风便盛行于神州大地。人们相信,此举不仅能涤除茶叶中的杂质尘垢,更能将茶叶深蕴的芬芳与滋味尽情释放。洗茶后的余水,与茶叶一同慢熬,待水色转为碧绿,方捞去茶叶,而后下入米面,以文火慢炖,直至米面与茶水交融,成就一碗醇厚温润的茶汤。
此茶汤之米面,非寻常之物,乃经精心炒制而成。上好稻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而后置于锅中,不落一滴油,以铲子翻炒不停,直至米粒变成诱人的褐色。此过程并非简单的烹调,而是对米粒内在物质的巧妙转化。淀粉在高温下被破坏、分解,化身为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它能悄无声息地吸附黏附于胃肠壁上的油脂,却又温和不伤胃,可谓巧夺天工。炒制后的米粒,散发出一种清淡而甘香的气息,沁人心脾。
一碗上乘的茶汤,其馓子的品质亦不容忽视。这馓子,便是与米糊相配的脆爽之物,其制作亦需精益求精。以糯米、籼米按一定比例调和成米面,再将米面置于热水中揉捏,反复操作,直至米面充分融合,方可切块压扁,投入沸水中煮熟。而后,将煮熟的面块与米面混合,加入适量菜籽油,细细揉捏,再以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薯条状,方成型。最后,将这小小的馓子投入滚烫的菜籽油中,需不断翻转,方能成就金黄酥脆的口感。此间油温的掌控,尤为关键,稍有不慎,便会影响馓子的色泽与口感,可谓是技艺的精髓所在。
这碗茶汤,如同遵义这片土地的性格,朴实无华,却内蕴深厚,耐人寻味。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桌上,映照着这碗茶汤,也映照着我们此刻的心情。我们谈笑风生,品尝着这独特的茶汤,感受着遵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留下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那份萦绕心头的,悠远而绵长的味道。
窗外,山峦依旧,云雾依旧,唯有这茶汤的余香,久久不散。
五、乌江豆腐鱼
夕阳西下,将乌江染成一片金红。江龙饭店坐落于乌江渡口之畔,与奔腾不息的江水为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江风的轻拂,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古老码头特有的气息。
来到老桥头,步入江龙饭店,迎面而来的便是饭菜香气,令人垂涎。店堂很大,上面吊着的江龙饭店标识,以及地下的桌子,都是金色,但是毫不夸张,而是古朴典雅,带有当地民族特色。
我落座,点了店里的招牌菜——乌江豆腐鱼。店家笑眯眯地走过来,问道:“您是要江团鱼,还是养殖的鲇鱼?”
我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乌江,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江团鱼吧,”我说,“野生的一斤多少钱?”
店家眼神中闪过一丝自豪:“野生江团,现在可是紧俏货,一斤要一百二十元。”
“好,就野生江团。”
等待中,香气扑鼻的乌江豆腐鱼端了上来。雪白的豆腐,色泽金黄的江团鱼,汤汁浓稠,泛着油光,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我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块鱼肉,入口即化,鲜嫩无比,江团鱼特有的清香在口中久久回荡。
诗云:“鲢鱼豆腐红油光,葱绿蒜白姜丝黄。肥嫩辣烫鲜香满,争食美味忘举觞。”短短四句,便勾勒出这道菜的色香味形,更将食客的沉醉描摹得淋漓尽致。这绝非简单的赞美,而是对乌江豆腐鱼独特魅力的精准捕捉。那红亮诱人的油光,是辣椒的热情奔放;那葱绿蒜白姜丝黄的点缀,是调味师对色彩的精妙掌控;而“肥嫩辣烫鲜香满”七个字,则直击味蕾,令人垂涎欲滴。
乌江豆腐鱼的灵魂,无疑在于那来自乌江的鲜鱼。它们游弋于清澈的江水中,汲取着自然的精华,肉质紧实鲜美,与寻常鱼类迥然不同。这并非单纯的地理因素,而是乌江水质、水文环境乃至流域生态的综合体现。每一块鱼肉,都承载着乌江的独特印记,是这片土地丰饶物产的生动写照。
而与鲜鱼相得益彰的,则是乌江豆腐。这豆腐拥有着独特细嫩的口感,久煮不老,如同雪白柔软的云朵,在舌尖轻轻融化。这得益于乌江水质的纯净,以及当地世代相传的豆腐制作技艺。
烹制乌江豆腐鱼,更是一场对火候和技法的考验。厨师们将各种调料精准搭配,调制出鲜香浓郁的汤汁。冷水冲入,文火慢炖,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蕴含着对食材最深切的尊重。鱼肉在慢火中徐徐释放蛋白质和氨基酸,与汤汁完美融合,鲜味渐次浓郁,直至达到味觉的极致。 这不是简单的烹饪,而是对食材、对时间、对技艺的精心雕琢。
我一边细细品味着这道佳肴,一边透过窗户,凝视着滔滔江水。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退,夜幕缓缓降临,江面上升起薄雾,朦胧而神秘。
江龙饭店里,食客们低声交谈,偶尔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声。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对于这道菜,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情。
离开江龙饭店的时候,夜色已深,乌江的流水声,仍然在我耳边回响,久久不能平静。江团鱼,它成为一段记忆,一段与乌江,与这片土地的对话。这,便是乌江豆腐鱼的魅力所在。
六、刺梨
返程的航班在中午,于是我有了几乎一个上午的自由时间。贵阳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街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街上行人不多,稀稀落落地散布在中山路宽阔的马路上。卖报纸的摊位孤零零地立着,报纸在微风中轻轻掀起一角。擦皮鞋的师傅则安静地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刷子,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座城市的静默与喧嚣。
中山路很长,长到足以让我忘记时间的流逝。路旁的建筑,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痕迹,一些老旧的门牌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气息,夹杂着些许不知名的花香,以及远处隐隐约约飘来的食物的香味,复杂而真实。这是一种只有在漫步于中国老城区的街道上才能体味到的独特气息,一种属于历史、属于生活的味道。
直到我看到它,一种从未见过的水果。它静静地躺在竹篓里,浑身长满了细密的尖刺,像一只只蜷缩着的小刺猬,又像是一颗颗坚硬的黄色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它形状奇特,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却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美。我驻足观看,一种好奇心油然而生。
卖水果的老妇人,安静地坐在摊位后,皮肤黝黑,眼神和善。我走上前去问道:“这是什么水果?”
老妇人抬起头,用贵州口音的普通话回答:“刺梨。”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水果。
五月,高原上百花齐放,刺梨花呈粉色,中间的花蕊为黄色。花落之后,青涩的果实,如同一颗颗带刺的青翠小球,悬挂在枝头,饱受着高原的风雨洗礼。九月,成熟的季节到了。刺梨,褪去了青涩,换上了金黄的盛装。
采摘刺梨,是当地人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山风轻拂,阳光洒在山坡上,一群妇女,挽着篮子,穿梭在茂密的刺梨丛中。她们的动作,娴熟而轻盈。由于刺梨表皮布满小刺,采摘时要戴上手套,穿上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长柄剪刀或薄刃刀等工具进行采摘,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果实表面的小刺,以减少被刺伤的风险。
摘水果的老人一边采摘,一边哼唱着古老的童谣:“一个罐罐,装些饭饭,不吃饭饭,要吃罐罐。”
“刺梨?”我重复着这个名字,觉得它和这奇特的水果很相配。卖水果的老妇人她指了指一旁盘子里已经切开的刺梨,说:“可以先尝尝。”那些果肉晶莹剔透,与刺梨外面的野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果肉呈金黄色,饱满多汁。我小心地送入口中,一股强烈的酸味瞬间充满了口腔,如同电流般刺激着味蕾。这并非寻常水果的酸甜,而是一种更原始、更纯粹、更具冲击力的酸,带着几分野性的张狂,却又在酸涩之后留下一丝回甘,令人回味无穷。这酸,不是矫揉造作的酸,而是来自土地,来自阳光,来自这片山川的野性之酸。
我细细咀嚼,感受着这种独特的滋味在口中蔓延。这不仅仅是水果的滋味,更是贵州这片土地给予我的独特体验。它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粗犷与温柔。
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二斤,将它带回了遥远的北方。
在贵州短暂的几天旅程中,我的心灵和味蕾经历了一场丰富的浩荡盛宴。这片多彩的土地,以它独特的风情和醇厚的风味,向我揭示了一个与北方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高耸的山峦间,我徜徉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中,阳光洒落在丰盈的稻穗上,仿佛为一切镀上了金边。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带着青草的气息。
而在味觉的旅程中,贵州的饮食丰富多彩,多滋多味。无论是热气腾腾的茶汤、豆腐鱼、狗肉,还是那细腻的卷粉,以及甜甜的波波糖、酸酸的刺梨,每一种食物都饱含着生活的原味。尤其是那极具地方特色的辣椒,更是在我心中点燃了火焰,使我陶醉于这无尽的辛辣与香醇之中。那种热烈澎湃的味道,直抵心扉,让人欲罢不能。
时光在贵州的风土人情中悄然而逝。每一处景致、每一种味道都深深扎根于我的记忆,成为我生命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这个与北方截然不同的地方,给予了我心灵的滋养与感悟,让我不禁时常怀念起那份真实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