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思芳的头像

赵思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3
分享

山野幽兰自芳华

又到了兰花盛开的时节,小城花店里的兰花正绽放得千娇百媚,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五彩缤纷。可我总觉得她们太惹眼了,缺少天然的韵致。

我常情不自禁想起家乡山野素淡清雅的兰花,想起我的如山野兰花清丽典雅的小学语文老师,我文学的启蒙者,黄志根先生。

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见到黄老师:他口袋里插着钢笔,挺拔的身姿,白皙的脸上时而挂着笑意,时而眉尖蹙蹙。他给人总的印象是儒雅俊朗的。他成了我的老师后,我对他很敬畏,上下学路上也不敢跟他接近。

一天,刚学了朱自清的《春》,他就让我们当天背会,不会背的晚上放学留下来。我之前没有预习过,硬着头皮哇哇背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奇怪,教室里怎么暗下来了?朝窗外望去,太阳已落到山那边去了。我们这个四合院的小学校突然变得寂静、空旷。我听见老鸹嘎嘎地叫着,它们似乎要归巢了;也听见附近村子里的狗在叫,大概迎接它的劳作归来的主人……

我禁不住有几分恐惧,黄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坚定地看着我,好像坚信我一定能背下来。一时间,心定了,我屏气凝神,竟然很快就背了下来。

背着书包走出教室,抬望眼,校园外的一条条羊场小路在黄昏里静默着,回家要穿过万象河上的小石桥,万象河边还有一片竹林,不远的山坳里还有一个个坟冢……黄老师看着我,让我跟他一块回去。到了万象河,黄老师牵着我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跨过了那个石桥,又走过了竹林和坟冢。

此后,我见了黄老师便敢打声招呼了,甚至主动和他谈谈学习上的体会。课堂上,他常让我朗诵课文、回答问题,无论表现得怎样,他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们有写字课上,黄老师要教我们写毛笔字。我家里只有一方旧砚台,上面落满厚厚的灰尘,父亲说那是祖父生前读私塾用过的。第一次拿起毛笔,手不停地颤抖,落在纸上的笔画弯弯曲曲,真是“斗折蛇行”。

他见了我写的字,握着我的手从基本笔画开始书写。慢慢地,我知道怎样运笔了,写出来的字也被他圈上了红圈。今天,作为教师的我,写一手娟秀端庄的黑板字,这些得益于老黄老师当初的耐心指导。

周末,黄老师常来我家门口的池塘边钓鱼。他见到父亲总夸我,说我很聪慧,将来一定能考上学。我们那个村要是我考不上学,很少有孩子能考上学的。黄老师的期许,让父亲看到了希望,也给我莫大的鼓励。

乡村孩子读书少,写作文是我的了老大难。尽管黄老师长期坚持写作(记得他常向县广播站供稿),我也常读他的作品,但懵懂的我无法进入他的世界。为了解除我们写作的困惑,有一年春天,他带我们去大石桥水库观赏风景,让我们描绘眼里的春天。

站在堤坝上,一望远山含黛,烟波浩渺,云蒸霞蔚,别有一番景致。近处水皆缥碧,清澈见底。一只只刚长出新羽毛的野鸭在水里不时扎着猛子,游得飞快,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波纹。水面上还不时掠过一只只飞鸟,一会儿又飞向了山上的大树。

这样旖旎的景象,在我们那个四合院的小学校是看不到的,在我那流着潺湲溪水的万象河畔是见不到的。黄老师看到我们的欣喜,便念起李白的诗句,让我们好好感受美景佳句。想想一路上,黄老师忙前忙后照顾我们,满头大汗,只为能为我们触景生情、下笔成文,可谓用心良苦

离开水库大坝,黄老师让我们分头去山上采花。山上开满了白色的泡桐花,火红的杜鹃花,还有叫不上名字的色彩缤纷的野花。

在一个山坳里,我发现了一大片兰花,在修长的墨绿色的叶片衬托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如一个个娇羞的小姑娘,惹人怜爱;那开得灼灼的兰花,好像迎风浅笑,那么清丽淡雅。觉得这兰花,有点像我们的黄老师,于是采回一束,献给黄老师。他欢喜得不得了,说自己最喜兰花,闲暇时也画几笔兰花,可惜画不出兰花的风骨韵味。

游玩归来,我写了一篇游记《春游大石桥》,黄老师把我的文章作为范文在班里朗诵。我突然间领悟到了文字的魅力和意趣,只有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的人才能写出美丽的篇章。

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的心灵渐渐充盈温润起来。当我能读《水浒传》时,小学就毕业了。

后来,我上了中学、师范,再后来,我应聘来到小城的名校教书。离开了黄老师,也离开了家乡。夜深人静时,常怀想父老乡亲,也想念那次春游,黄老师儒雅俊朗的形象浮现于眼前。我想再回家乡,一定去看望黄老师。

春节回家,我要去看望黄老师时,母亲说他到县城医院看病去了。追问原因,母亲说黄老师因违犯计划生育政策被清退回家,不当老师了,在家里什么重活都干,成了标准的农夫。

又一年秋天,于小镇的街道上见到黄老师,但他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黄老师了。他的精神大不如从前,双鬓染了白霜,先前白皙的皮肤成了干枯发黄双手,又粗又笨如松树皮了。

见到我,黄老师嗫嚅着,仿佛不知说什么好。得知我的近况后,他勉励我,说到了城市名校,好好教书,为家乡争光,还说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为我感到骄傲。我一时羞愧。一时激动,却忘记了询问他的病情。

不久,我竟得知黄老师去世的噩耗。原来,那天见到他时,他已经病得很重了。

清明节,我又会家乡,将在山野采摘的一大束兰花,放在他的坟头。

我想黄老师的一生从没有绚烂过,就像家乡山野的兰花清丽淡雅,于蓬蒿中静静地生,在山野里悄悄地香,就让这兰花与恩师相伴,任淡香悠远吧。

(原载2018年第11期《河南教育》基教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