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英与我,一直是以朋友身份出现的母子。正是因着母亲那个年代曾就读过高中,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正是因着我是一名党员,记忆中发生在她与党之间的林林总总,她总是喜欢与我笑谈。每每提及那些曾带给她指导和指引的师傅们,刘玉英女士总是喜欢把最自豪最骄傲的眼光投向我,我想,这大约是我的身份与她的师傅们一样所致吧。
刘玉英女士的第一任师傅是1976年上山下乡时所结识。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那时的她听到了毛主席的号召,便在每家仅有的一个名额上与她的哥哥发生了以“一辈子”为单位的唯一的一次争抢。自然,妹妹在哥哥心中是最重要的。于是,刘玉英女士开启了她的第一次转变,进入到了当时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道畜牧场,开启了她的养猪生活。
大有作为的天地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来,相关技术确实不懂;二来,生活条件确实不如城市。这些都给刘玉英女士的再教育泼了冷水。好在第一任师傅,当时负责养猪队的队长,王队出现了。
“你好,刘玉英。”
这一句问候,便开启了刘女士真正的农村生活。王队长不但从生活上仔细帮助她,从技术上也耐心教学,从猪圈的场地选择、建造的结构,到饲料的选择和配备,再到圈舍的清理和疾病预防,每一项都事无巨细的交代和帮助,很快,她倒成了养猪小队的能手,在农村的集体生活也开始有了别样的滋味……
“那时的猪屎再臭,也臭不过你的脾气。英子,你可真是倔,愣是把搞不明白的事儿学了个透亮!”这是王队长对刘玉英女士在结束了两年的下乡生活后,送别时留给她的话。哎,我竟窃窃地见到了刘女士在说这句话时眼睛里的光,那光里分明是王队长留在刘女士心中的乐于助人的品质,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再次回到城市,已然是1979年了。刘玉英女士被分配到了牡丹江市第一食品厂工作。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任务,工厂为每一位新入厂的工人都安排了一位师傅来带教,而刘女士的师傅则是本家,也姓刘。
“你好,刘玉英。”
这一句问候,便开启了刘女士真正的工厂学徒生活。按照统一的安排,刘师傅负责带教糕点的基本制作等技术。据刘女士所言,刘师傅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这看似佛系的带徒语言却与他的行为截然相反,刘师傅极其认真地教授着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环节,又十分严格地考核着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细节,而刘女士又拿出了当年下乡的“臭脾气”,学了个“透亮”。嘿,我又见到了刘女士说这段时眼睛里的光,那光里分明是刘师傅留在刘女士心中的勤谨匠人的品质,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糕点的基本制作学完后,刘女士便进入到了糕点裱花的学习,同时工厂开始安排新人的工作并排班了。负责带教刘女士糕点裱花的师傅姓李。
“你好,刘玉英。”
这一句问候,便开启了刘女士边工作边学徒的工厂生活。那时食品厂的糕点是整个牡丹江最出名的,工人也自然是最忙碌的。工作的排班基本都是三班倒,刘玉英女士因为白天要进行裱花学习,所以,她的班基本都是四点班,每天都是半夜下班,踏月而归。李师傅看在眼里,觉得刘女士一个小姑娘半夜回家不安全,便协调了自己的排班,于是白天李师傅教它们小组裱花,晚上送她回家。刘女士果真是“臭脾气”第一人,很快裱花技术便是小组第一了,而工厂也恢复了李师傅和刘女士的白班班制。嗬,刘女士聊这段时眼睛里的光我又看见了,那光里分明是李师傅留在刘女士心中的常善予人的品质,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刘玉英女士也紧追时代,向厂子提出了停薪留职,便下海锻炼去了。电器生意是她当时的首选,而柜台也选在了有政策支持的牡丹江东一商场。
那是1992年的一天下午。一位刚刚从医院出来的老年夫妻来到了刘女士的柜台,指着柜台里面的延吉牌电炒勺说,“姑娘,我和老伴儿刚从医院看完病出来,身上的钱不够,你看,能不能这个电炒勺先卖给我,回头我再把剩下的钱专门给你送过来?”“可以呀,没事儿的,大叔,您先拿回去吧!”刘玉英女士倒是不含糊,直接把三十二块钱的电炒勺愣是二十块卖给了大叔。其他柜台的售货员都还在惊讶着,刘女士却只是笑而不语。
过了半个月,突然一声问候使刘女士抬起了头。
“你好,刘玉英。”
只见一位老人手里提着一个铁饭盒,说道:“鸡肉,就是那个电炒勺炒的。趁热吃,姑娘。”这份感谢哪里需要热泪盈眶啊,刘女士吃得正香。嗬,提及这段,我脱口而出,“常善予人!”,刘女士笑眼中又有了光,回应我“李师傅”……
热闹的早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卖包子的小铺热气腾腾,世纪龙拉面馆里刘玉英女士的身影就着牛肉汤的香味忙碌着。这是刘女士的第二次下海,不为别的,只为了马上上大学的儿子能有一段啥都不缺的四年时光。
这时间竟然就晃到了2002年。
“你好,刘玉英。”
一声熟悉而又陌生的招呼打断了刘女士招待的节奏,“你是?”
“我姓李,姐,你就喊我小李吧。我从农村上来,想在咱们城里做点小生意,我这人生地不熟的,我听市场里的人都说你人好,你能不能帮帮我,找个地方,让我支个摊儿呀。”
那个时候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建立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是一声招呼而已,一个卖饼的小摊儿就在刘女士的店门口支起来了,我也就开始喊李姨为饼姨。我一直以为饼姨最终也只是饼姨,后来刘女士跟我闲聊时说,饼姨觉得卖饼的生意不够做,于是就喊她老公老王开始学起拉面来了。我在猜,刘女士一定是从和面开始,到醒面、搓面、二次醒面、再到拉面、挑面,每一步骤都紧教紧跟紧带。从老王开始学习,到三个月之后我才看到老王站到了面案子边,开始施展大鹏展翅的架势。没想到几个月后,饼姨夫妻俩就开了一个拉面馆,去过的出租车司机都会来刘女士的店问一句,为啥味道几乎一样呢?刘女士却笑而不语。
几个月后,饼姨带着老王一起接刘女士去了他们的店里,还专门做了一碗牛肉拉面。这份感谢哪里需要热泪盈眶啊,刘女士吃得正香。嘿,提及这段,我脱口而出,“勤谨匠人!”,刘女士笑眼中又有了光,回应我“刘师傅”……
要说刘女士在牡丹江南江市场的出名程度可以用“著名”来形容。邻居店面着火,她甩下自己的店帮忙去灭火;卖肉的突然晕厥,她带上钱把人送医院;店里的服务员钱丢了,她假装捡到,用自己的钱“物归原主”;乞丐脚烂了,她带着去诊所处理,还把亲儿子的鞋送给了他……哎,每每提及这些,我都会脱口而出,“乐于助人!”,刘女士笑眼中便又有了光,回应我“王队长”……
2009年刘女士退休一年后,随着我的继父去了兰州。平淡的生活却似白驹过隙,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的造访,让我们母子的除夕连续两年天各一方。但每次视频通话我都会看到镜头里面穿着防护服的她,在测量进入小区人员体温的间隙慢走过来跟我聊着她的所见所闻。
“刘女士,你还真是闲不住的‘臭脾气’呀,竟然跑去当志愿者了。”
“你老妈我可是重要人物呢!”
唷,还是那么自豪那么骄傲的口气,一如我见过的曾经,或许也一如我未知的年少,眼中依然有光,光里有王队长,有刘师傅,有李师傅……
我忍不住对着镜头,嬉皮笑脸的说了句:
“你好,刘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