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韦敏桢的头像

韦敏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01
分享

薯叶的味道

薯叶的味道

                 韦敏桢

父亲在世的时候,说幼儿的我吃食很节省,一片煮熟的薯叶在嘴里嚼了又嚼总舍不得吞下,先后下两口饭,如节俭的人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是幼儿的我哪里知道节俭的道理?薯叶的味道应该是不知愁滋味原汁原味的甘甜!

少年的时候,我到旧屋地摘奶奶种的薯叶。当时我们家五兄弟姐妹加上父母双亲,一家七口人。奶奶颇有体会(因为奶奶也是5个儿女也有为蔬菜难供足一家七口人吃为难的时候)地说,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着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所种出的蔬菜难以供足这么大家庭的人吃是正常的。那时薯叶的味道是我能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和奶奶体谅父母双亲含辛茹苦的丝丝缕缕的甘甜。

婚后第二年,我到丈夫偏僻的乡镇过暑假。漫长的暑假多么想吃一顿家乡的菜!可是当地人种的是红薯叶,叶片形状是紫色桃心分叉,煮熟了吃进嘴里菜叶有韧性耐嚼;我娘家种的是白薯叶,叶片形状比较接近圆形,煮熟了放进嘴里一嚼就烂,松松的,软软的,津津有味。当时薯叶的味道,是我“独在异乡为异客”倍加思乡的味道!

我生下女儿56天后带着女儿,离开孩子的爸,到隔山隔水远离一百多公里的另一个镇上初中教书。由于当时我的月工资仅160元,每天只买2元瘦猪肉5角钱薯叶分三餐吃。那时吃薯叶的时候是两地分居和贫困交加,茫然无助的苦涩味道。

女儿8个月的时候,由于娘家兄、弟的儿子、女儿跟我的女儿年龄不相上下,母亲分身无术实在不能再远离家去异地帮我照顾女儿,百般无奈中我只好狠心给女儿断奶,让母亲带女儿回娘家照顾。周末我急匆匆回到娘家的时候,寻遍屋前屋后却不见母亲和女儿的影子,好不容易寻到当仙婆的九叔娘家,才知道母亲因为女儿彻夜哭闹背着女儿到九娘家,请九娘咒语驱邪!我永远记得女儿当时看见我那祈朌已久的殷切眼神。当时吃薯叶的时候,那味道是肝肠寸断的痛苦!

后来女儿经不起断奶后营养不良体质弱和思念母亲之苦还是生病了,住进了县医院。女儿生病住院,我不得不去照顾她一两天,回到学校后受到校长严厉的批评。当时孩子的爸已调到我娘家的镇政府工作。周末回家的时候,我到隔壁韦家杰书记的办公室请求帮忙,提到女儿泪流涟涟。我永远记得当镇长走进书记的办公室,不知缘由,看到我泪流涟涟的情景,我深感的尴尬。其实回想起来,有什么可尴尬的,任何一个有爱心的母亲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在书记的帮助下,当年的下个学期我如愿以偿地调回了娘家的镇上村中小学教书。当时孩子的爸虽然在镇政府上班,但是由于他此前长年在穷乡僻壤的乡镇工作,不但无积蓄,还欠着跟我结婚花钱买床1千多元的外债。他月工资才360,夫妻俩月工资总收入供一家四口的衣食住行入不敷出,捉襟见肘,连早餐钱还几次三番问左邻右舍借。每天的菜谱是2元钱骨头2元钱瘦肉,一把薯叶。当时吃薯叶的时候,贫困的苦涩中渗进了一家团聚微微甜的味道。

多年后我的一家不但在娘家的镇上团聚,并且在镇上建了房子。孩子的奶奶未建好房子之前就来跟我们一起住了。孩子的奶奶是个勤劳的人,搬到新居后,很快就在新居前的空地种了薯叶。炎热的夏天,有一天我摘了孩子奶奶种的几根薯叶。孩子的奶奶过后问我:“你摘我的薯叶?我要用来喂鸡,用来盖地面。”  听了孩子奶奶的话,我无语,感到当时吃过的薯叶是未经孩子奶奶的同意,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追悔莫及的滋味!

去年以前的夏天,我回娘家的时候,常常摘两个堂弟媳的薯叶。她们俩的薯叶一个种在屋前,一个种在屋墙根左边的空地。这两个地方都是从早上到中午能接受日照,下午高墙逐渐遮挡住斜阳,菜地是阴凉的,这样种出来的薯叶特别嫩绿柔软,十分美味。两个弟媳都很大方,见到我总主动用方言跟我说:“摘薯叶喂!”四叔娘也跟两个儿媳一样善良大方,总是笑眯眯地轻言细语对我说:“你回来见到什么合适就要哦。” 这样的薯叶吃起来是乐于分享,无限甘甜的味道!

今年,前段时间我在屋后院子外的两小畦空地种了充足的白薯菜,还买了榨出花生油的花生渣滓(俗称麻枯),决心种出嫩绿柔软可口的薯叶,今后吃薯叶的时候,将是自给自足,坦然、富有,甜如蜜的味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