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谷米的头像

谷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16
分享

探寻——隋唐时浙东怎么去长安

探 寻

——隋唐时怎么去长安

近年来,总傻乎乎地想:在隋唐时,宁波与政治中心长安怎么往来?说简单也简单,就往西北走吗,不是车马就是船;说复杂也复杂,携儿带女的怎么办?行李众多的怎么办?哪一条线路最方便、最安全?

悬 念

据记载,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鄞地小溪迁到现宁波市区的“三江口”,先立栅为界,后筑成城墙。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宁波市区的鼓楼(海曙楼)。公元821年,也就是唐朝长庆元年,至今有1200余年了。由此可见,在当时,宁波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历史文献中这样描绘明州的繁荣:“虽非都会,乃海道辐辏之地。故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丽,商舶往来,货物丰衍。”那当时如何与长安往来?

唐时,中日交流较为密切。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正式派遣的遣唐使有12次。遣唐使团有官员和随从,有医师、画师、乐师等,还有若干留学生。初期人数少时,使团往往也有100多人。遣唐使团也曾在宁波登陆,数百人以上的队伍,他们如何去长安?

渭 河

2019年07月,《阿拉宁波》杂志组织了“走全国,看宁波”西北行采风。笔者童达、范伟国同行,经安徽六安,过陕西秦岭,看天水麦积山石窟,观张掖丹霞地貌,品鸣沙山月牙泉,拜敦煌石窟佛像,领嘉峪关大漠雄风。然后折弯南下,游黄河壶口瀑布后,顺道去了山西的鹳雀楼。

[唐]王之涣为这里留下了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是登顶楼极目远眺,万里黄河自北而来,在此向南不远,转了近乎九十度的大弯,向东奔流。渭河自关中由西向东,就在黄河的大转弯处,与其相拥一起。所谓天造地设,大概这就是了。

在鹳雀楼中的展板中,则看到这样的介绍:渭河是第二黄河。如果说,黄河是母亲河,那么渭河就是第二条母亲河。它灌溉了八百里秦川,供养起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

在笔者南方人的眼里,对渭河的认识,始于也仅限于“泾渭分明”这成语。这泾河与渭河在西安的城南,任性而自遇,清浊而并流,界线异常清楚。汛期,泾水相对浊,而渭水相对清;非汛期,泾水相对清,而渭水相对浊。

笔者所不知的是,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潼关而入黄河。而渭河入黄,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贯通了东亚大陆从东到西的最中间也是最重要的一段交通,使江南与西北的水路几乎可以直达!

水 路

受现代交通观念的影响,一般人常常认为宁波与西安,这东南海角一隅与当时的政治中心被数座崇山大岭和长江、黄河、淮水所阻隔,没有直接的铁路与公路相衔接,路途遥远且艰险。

要知晓,古代运输以水路为主,官员升迁、放任,携妻带儿的,就会首选船运。特别是大批漕粮和军械的输运,更非水路不可。

隋唐时,明州(宁波)有两晋期间开凿的浙东运河与会稽郡(绍兴)、余杭郡(杭州)相连接;沿江南运河北上,从余杭郡可到江都郡(扬州)。

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凿刊沟,这成为大运河南端的重要一环。到了江都郡(扬州)就可沿依托邗沟(又名“山阳渎”),继续北上到山阳郡(今淮安,又称淮阴)附近。

到了山阳郡怎么走?如何向西?这就让现代人迷糊了。在今天的地图上,找不到正确的答案。选择进淮河,似乎通不了现在的黄河,因而也不能西去;而要进改道后的黄河,从地图上看,运河要在山东的济宁以北才有可能。这又要往回向西走多少路?

西行

请教过《宁波地方志》的主编,请教过宁波地方史的专家,请教过宁波港口史的学者,请教过“宁波水文化”的朋友,请教过宁波旅游宣传的人士,问:宁波在隋唐时如何与长安交往,到江都(扬州)或山阳(淮安)后如何继续西行?大多说,对这段历史的这方面没有深入研究,也不清楚史书上对此有没有明确记载。

宁波大学李广志教授给笔者的答复比较明确:“关于日本遣唐使到长安的路程,简单说,就是水陆联运方式到长安。大部分路程利用水路,乘船到长安。首先,从杭州到洛阳已有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可抵达;从洛阳到长安也可水运、也可陆路。其次,从宁波到杭州,陆续、分段式可用水运。所谓“浙东运河”,在宋代已完全连同,唐代也应该分段式畅通。”

实际行走的水路,特别是淮安到商丘这一段,比李教授说的要复杂些。

长篇小说作家张坚军先生,是大运河文化的积极推行者与践行者。笔者对大运河的兴趣,也来自他的启蒙。前几年,张坚军兄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组织了20余位专家文人考察了京杭大运河,远至山东济宁一带。可惜笔者有事不能参加,错过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尔后疫情来袭,就没了出行的可能,想考察隋唐大运河的事一搁就是三年。去年11月初,疫情缓和些时,找了几位朋友又想筹划出行,但很快就熄火了。唯一的益处是,拿到一本作家天涯送的《中华遗产》杂志,是中国大运河的专辑。书中的一张图,打开了我的脑洞!

通济

昔日的山阳(淮安),是淮河与运河的汇集之地,也是旧黄河流经的地方,三水环绕,亦福亦祸。既是交通要道,也是财富汇聚之地,更是水患常发之处,这且不去说它。

西行的一个关键点就在这儿,水路行船要从山阳郡(淮安)附近,掉头向西南,经洪泽浦(今洪泽湖),入通济渠(以称汴水、汴河)。而在今天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通济渠的痕迹。

回首大运河的始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战国时,魏惠王两次开凿鸿沟,构建了中原地区的运河水网,是日后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雏形。西汉末年,鸿沟式微。隋朝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征民夫百万,在以往河道的基础上开凿通济渠,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全长650公里成为沟通黄河和江淮的重要通道。通济渠由荥阳以北板渚至开封的一段是利用古鸿沟、汴水河道整修而成,又称汴渠,唐宋时称汴河。

通济渠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720年。而同时,陆上丝路起点的长安与海上丝路起点的宁波,通过渭河、黄河、运河,形成了内陆路线上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也推进了中华文明向海外的传播。

宁波到西安的水面行经线路在书面上弄明白了,还得到实地看看。我请童达老师一起再走中原,3月10日上午首赴商丘。

商丘

商丘市,河南省辖地级市,豫鲁苏皖接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据史载,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当地人号称这里是“商祖、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我对商丘比较深的第一印象是,上海学者曹锦清先生写的《黄河边上的中国》,这本书可以说是长篇社会调查报告,讲述当时的“三农问题”。其中有句话记住了:中原是打开中国文化的钥匙,而商丘是打开是原的钥匙。于是首选此地,开始考察隋唐大运河。

由于黄河泛滥和使用减少等各种原因,隋唐大运河早在数百年前就湮没了。在商丘经发掘有两处遗址,一是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一是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古城离得近,笔者一行先那里现场踏勘。在田野上,远处看不出遗址的标志,七转八拐才找到地方。

其实,经过长期的考古后,人们了解到,通济渠商丘南关段是大运河通济渠重要的城市河段之一,明确该段河道宽约120米;南北堤岸夯士筑建,陡直坚固;岸面宽阔,距地表4.2—5.2米。清理出的唐宋时期河岸,保存完整,遗迹、遗物丰富,出土了大量的砖、瓦、陶器、瓷器等遗物。该段运河沿用历史较长,作为通济渠沿线重要的河道与水工遗存,展现了隋唐宋时期通济渠驳岸的岸线形态、建筑方法、建材选择、加固方式、加高过程,以及河道规模尺度、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疏浚变迁、线路走向等真实情況,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反映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超技术水平和管理运行水平。

得到的画册更是弥足珍贵,再次印证了笔者的书面推理:从淮安经洪泽浦入通济渠,经宿州到商丘,再西行是正道。图上的标注得十分详尽,对淮安这一段的路线一目了然。

开封

说汴水,东南一带的人不甚了了。说汴州,知道的人多,因了这句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而汴州就是开封。

说汴水,不得不说“州桥”。汴水,流经开封中心;州桥就在开封中心横跨在汴水之上,始建于唐代建中二年(781)。明代李濂在《汴京遗迹志》里提到的“汴京八景”,其中一半都分布在这里。这就是“州桥明月”“相国霜钟”“隋堤烟柳”“汴河秋声”。每到夜幕降临,人们纷纷来到州桥两岸,一边欣赏碧波月色,还能在夜市上品尝到近百种美食,充分感受大宋不夜城的人间烟火,直到三更不停;四更时,罩上寒霜的相国寺铜钟便会以浑厚的帝国之音唤醒这座百万大都会新一天的生活;隋炀帝开河筑堤遍植的千里杨柳树,在清晨的薄雾里就是一幅动态山水画,让白居易也不禁盛赞“绿影一千三百里…柳色如烟絮如雪”;深秋里,风吹起的浪涛与汴河上穿梭如织的漕船摇橹声就一起奏响了“汴水秋声”,秋日更盛春朝。因此州桥与相国寺片区也是开封风景名胜集中之地。

1642年大水灌城之后的20余年间,开封城是一片黄沙白草,人迹罕至,地面泥沙淤积达2-3米,可以想见通济渠难觅踪迹。史料记载,自康熙元年(1662)开封城才开始重建。从明末到清代到如今,州桥己在地下沉睡了370多年!现在能看到的“州桥”,只能是考古现场了。据最新消息,这里被评为202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了。

潼关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

笔者来潼关,看的是渭水入黄河处。万里黄河气吞如虎,在这里华丽转身,浩然东去;而渭水悄然而入,拉近了西北与东南的距离。看着这洋洋洒洒的浩荡之水,喟叹大自然的伟力,也窃喜自己心结的完美破解。

看着“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石碑,又想起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思想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当局者迷,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维度,跳出自我,跳出当前,那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了。运合万方,河通天下,2500年历史,3200公里长度,站在这个角度看,站在这里看,笔者开始理解大运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