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凡夫的头像

凡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08
分享

游颐和园

现在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要预约,而且通常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感觉这不像游玩,像是看病。一周以后,谁又能知道手头是否有事儿,天气怎样,心情如何,然而预约制度统统不管这些,到了那天,你就得去往某个景点。你会提前几天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过几天要去某地方了,然后在那天如约而至。你没有一种被安排被命令的感觉么?游玩的本质是自由,是兴来则往,而不是被安排被限制。我游颐和园、圆明园,常常是临时起意,兴来则往,又常在傍晚入园,每次都能尽兴。

颐和园晚上7点前都是可以进去的。我有一回从西苑医院出来,看天色尚早,就决定去附近的颐和园走走。骑一辆单车,拐入颐和园东路。一到这里,车马喧嚣顿时转入宁静,一条洁白的公路隐入苍翠蓊郁的树木之中,除了偶尔有几辆车驶过外,只见树木,不见其他。这条路一侧是颐和园,另一侧是海淀公园,处于两大公园之间,自然十分清幽。

公路的尽头就是新建宫门。

颐和园有6个门,本地人多走新建宫门,但颐和园没有时候不是旅游旺季,此时的新建宫门,游人正像潮水一般往外涌。哈哈,我又当了一回逆行者。这点儿游园正好,白天游园,被人流推着走,什么也看不见。

刷了公园年卡,轻轻松松过了新建宫门。到得园中,十七孔桥和南湖岛就在面前,但我不作停留,沿东堤直奔绣漪桥。这桥形状像半个满月,极高极陡。我提起精神扶着桥栏一步一个台阶,中间又歇了几口气,这才上到桥的顶部。站在桥上,凉风入怀,真是心旷神怡。近处昆明湖清波荡漾,远处精美的亭台楼阁点缀于碧水绿树之间,再远处淡黑起伏的万寿山、玉泉山、西山在天边围拢着。真是一幅天然画图!

下了绣漪桥,桥下有小亭一座。小亭顶部没有布瓦, 而是以石片代之,坡面平直,十分古朴可爱。小亭北面即是昆明湖。我怀疑设计者应该是模仿了倪瓒的画。倪瓒喜欢在水边画一个简单朴素的小亭子,后人争相模仿,模仿的人多了,就被人笑话:“偶向溪边设亭子,世人又道似云林”。

南行几十步,有湖心亭一座。小亭无路可达,如果能像张岱那样 “拏一小舟”,该是何等的有趣。再走几十步,就到了大名鼎鼎的西堤。西堤之美,无可方比。堤岸蜿蜒曲折,两侧树木浓密,俯仰生姿的古树或倚楼而立,或临水自照,柔美多姿,摇人心神。暮色四合,忽见一高楼迎面而立——是柳桥,于是振衣而上。到亭上,看见一女子斜倚于桥栏之上,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哈哈,这才是最好的游园状态——我就赖着不走了。暮色更浓了,我赶紧往回走,幽径两侧的树木如网一般在头顶上密密交错,远处,苍茫迷蒙,不见人烟,令人感觉好似置身千年以前。

夜色如漆,听到前面有说笑声,但却看不见人影,我紧走了几十步,居然赶上了。

像这种游园体验极少,更多的则是又苦又累。家居北京,时常有亲戚来北京游玩,我自然要陪他们游览京城各大名胜古迹。毫无疑问,颐和园是他们的必选项。他们旅游,就像是赶任务。由金碧辉煌、巍峨高耸北宫门进入,过苏州街,过四大部洲,过智慧海,过佛香阁,再下到乐寿堂、玉澜堂,最后赶往廓如亭、十七孔桥,由新建宫门出去。除了拍照,不作须臾停留,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到了下一个景点,立此存照,又赶往下下一个景点……下午又赶赴下一个名胜古迹。

若是能够同那些能领略风景之美的人同游,或是同那些熟悉诗词歌赋、园林建筑、传统书画、历史掌故等方面的人同游,那又绝然不同。有时候节假日,我就邀我家那位学者同游颐和园。他虽贵为学者,但并非博学淹通之士,他对颐和园毫不了解,对园中景点一概不知。我怎么会放过给专家学者当老师的机会呢?我一路诲人不倦,一一为他详细介绍。转到东堤,看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远方的亭台楼阁,更觉得景色开阔。他兴致很高,吟道:“白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有这等好诗?我竟然不知道。他又吟道:“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我哈哈大笑,笑他写的什么打油诗。我笑够了,他告诉我是袁宏道写的。

穿过玉澜堂、乐寿堂来到长廊,这里人山人海,我们又累又困。他极不耐烦,要我赶紧找出口回去。我带领他在人群中左右穿梭。他又嫌我不会带路,在人山人海中忽然不见了踪影。呼他不应,打电话不接,我只好一个人沿着长廊一边走,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到了清晏舫仍不见他人影,我只得沿着万寿山上去,然后又往下走,但一路都不见他,一个人悻悻从北宫门出去。出了门,又在马路边我放电动车的地方再等等看。半小时后他打来电话,说他在北如意门,问离北宫门还有多远。这下你如意了,远着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