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一个人的归葬地,那么这个人是幸福的;一座山是一个人的陵墓,这座陵墓天下闻名,那么这座山是幸运的。嫘祖和青龙山,就是这样既幸福又幸运的仙人圣境;青龙山与嫘祖陵,就是这样一处震古烁今的山陵圣迹。
嫘祖陵在川北绵阳盐亭县青龙山,青龙山所属的镇原来的镇名金鸡镇已经改名嫘祖镇。这座“中华女祖第一陵”,矗立在离嫘祖镇不到四公里的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内,地冠人名,万世流芳;以山为陵,气势雄伟。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黄帝元妃嫘祖,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她“首创种桑养蚕之张,抽丝编织之术、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被历代帝王尊为“先蚕”,民间历祀为“蚕神”、“行神”。
五千年岁月流逝,经历过无数王朝更迭,人们依然坚定地确信这里就是华夏母亲的发源地。青龙山经年不息地流传着千古不灭的故事,用以佐证这里确实是“蚕桑丝绸的发明人”、“中国婚嫁制度的创立者”、“辅弼黄帝,协和百族,统一中国”、“中华人文女祖,华夏母亲文化象征”的嫘祖文化圣地。
成都距离盐亭两百公里,嫘祖故里从进入盐亭就算正式开始。公路两侧的石壁,还有公路两边稍微宽敞的房屋墙面,甚至公路两边的树干上,或涂或挂,铺天盖地都是“华夏母亲故里”、“嫘祖文化之乡”、“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祭华夏之母嫘祖”的标语,蔚为壮观。沿着蜿蜒的山路,经过地名处处彰显出与蚕神、丝茧相关的依禄山、丝源山、嫘祖宫,进入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再顺着曲折的山路上行,转过一个弯,在有些像座椅子的山凹里,突然看见气势恢弘的钟鼓楼,这里就是举办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的主要场所。
依山而起的宏大建筑,高耸的牌坊,半圆形的祭祀墓台,摄人心魄。墓台左右两边各设一个圆形化钱炉,正中为庄严的牌楼。根据旁边镌刻在花岗石面上的文字介绍,重建的嫘祖陵为八卦形,以山为陵,外露三方,内藏五方。陵墓边长为24.95m,意为二十四节、九五至尊,陵直径60m,高190m,当之无愧的中华女祖第一陵。
以嫘祖湖为起点,牌楼平台直通祭拜台的是神道。神道全长400米,宽20米。设下平台、中平台和上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分12组阶梯相通,象征每年12个月。各组阶梯依据农历每月天数设计梯步数,按“地支”顺序排列,并在每组梯步中雕刻十二生肖图案。
神道两侧是56根图腾柱,象征中华56个民族。中平台设计为正方形九宫大祭坛,边长90米,分9块正方形T台,每个平台边长30米,高低错落,寓意九宫八卦。大平台正面设20米高嫘祖像浮雕墙,东南西北设4道石刻门,寓意春夏秋冬。大平台主要用于大型祭祀活动,可容数千人。
在祭拜台上方接近山顶的平地里,有一棺菱形的石柱围成的陵墓,据说这就是安葬嫘祖的原始墓地。嫘祖陵墓远在秦汉以前就已建成,是人们思古怀亲追忆祭祀嫘祖的地方。后来被毁,明清重建。包含在陵墓正中,由名人题写的“嫘祖墓”碑,斑驳古旧。陵前碑亭,宽14m,高9m,采用八卦中的坤卦形结构。陵碑高2.8m,宽1.2m,厚0.3m,“嫘祖陵”三个古篆体大字是由新加坡著名华人书法家丘程光先生亲自到盐亭书写,碑亭前的香炉也是目前全国别具特色的石制龙凤浮雕香炉,长7m,宽1.5m,高2.5m。嫘祖是华夏之母,这里既是她的出生之地,也是她的安葬之地,青龙山因为嫘祖,也就成为一座圣山。能在这座圣山栖息的,无论活人还是死者,都会随着五千年前那位人类始祖的再现而升华嬗变。
从嫘祖陵旁边一条几乎看不出痕迹的小道,继续往山顶爬去,山下的景色愈发秀丽壮观。透过一片茂密的柏树林往上仰望,仿佛看见已经破败的飞檐斗拱冒出来。隐隐约约伸展出来的翘角,并不雄伟,倒是上面雕刻的灵兽,虽然斑斑驳驳,仍然看得出来当初栩栩如生的模样。静立闭眼,一座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妇人一样的建筑,历经磨难,却异常坚韧,仿佛穿越时空,无声叙说她非凡的历史。墙壁下部是满镶的木板,从脱落的淡红色里露出木头被磨得油亮光滑的本来颜色。抬头仔细看墙面的上半部分,夹杂了稻草糊在竹篾片上的泥巴墙,一层薄薄的灰尘覆盖在露出来的竹篾片上面,只不过时间久了,也有可能是山间的风,吹掉一层,再重新覆盖一层,所以竹篾片总是若隐若现。山顶这座殿宇的古旧和稍下位置嫘祖陵的雄伟,看似大相径庭,冥冥之中又有惊人的一致。似乎是特别把这里古老的陈旧留下来给现代的豪华做证明,以便给兴建的崭新一种十足的底气。其实嫘祖陵也要算是在山顶,因为山顶和嫘祖陵直线距离并不远,只是山路蜿蜒盘旋,绕来绕去要走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爬上山顶,或者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寻找一条根本没有踪迹的路的热情与勇气,自然就有很多人失去神游青龙山山顶上那座远古殿宇的机会。
静立在清风骀荡的树林里,继续闭目遐想。蓝天白云之下,从树木间隙露出来的层层叠叠飞檐翘角,想象正殿曾经很是巍峨。脚下的泥土小道尽头,铺了一段石径,绕过去就是山门。山门的粗大木柱上,应该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木柱上有黑底金字对联:“圣称无极居太上以遍三千,尊尚玄穹步清虚登九五。”从门外向里窥探,石板铺就的天井里,有一棵可以称为参天大树的古柏,遮住了殿宇的屋脊。这才恍然,在山下,根本发现不了这山顶之上还会有这样一座建筑。何况远隔数千年,何况人间有风雨。人间圣境,大多源自想象。
天井两边都是厢房,充满沧桑的木门镶嵌在同样斑驳的木板墙上,门的上方同样是泥巴糊的篱笆墙。那门半掩半开,好像一个人坐在太阳下慵懒地晒太阳。耳边传来若有若无的诵经声,一位身穿青灰色长袍的女道,手里握着一柄长把笤帚,从宽大的木门槛迈出来,好似穿越了时光,又像刚在殿堂里点燃了一柱香。
这座远近闻名的殿宇,尼姑和道姑用一锅煮饭,她们各烧各的香,各念各的经。这座殿宇是道观,也是寺庙。尼道共住,各自修行,竟然天生一样的和谐。在青龙山,后世人不但景仰嫘祖“母仪天下”的功德,而且感念她消除各种宗教隔阂,促使信仰自由的善举。或者,上古时代没有宗,也没有教,嫘祖本身就是所有人的信仰。
因为崇敬,所以朝圣。我无数次爬上青龙山,沿着山脊四处游走,遥想那座山顶已经消失的殿宇,详细考察青龙山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青龙山整座山脉呈龙身形状,龙头好像低俯于嫘祖湖内,状若吸水。龙形山脉连接山下嫘祖镇的文庙山和东关县旧址上的天禄观,天禄观是为龙之尾。老地名叫猫儿嘴和青龙嘴的山脚凸出部分,分别为龙身左边两只脚,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青龙山嫘祖墓地理位置十分神奇独特,正好位于青龙山脉的“青龙”左眼位置,恰似画龙点睛。巧合的是,陕西桥山黄帝陵,陵墓位于龙形山脉巨口位置,有龙口含珠之说。嫘祖墓座正北,朝正南,左是青龙山,右是白虎山,前面朱雀嘴,后是玄武岭。远视前方,岸山暗沙交错相连,蚕丝山、水丝山横隔,墓下嫘祖湖水碧岸青,内弯半弧形山坳围拱着嫘祖墓,青山绿水十分壮观。向右弯转俯卧在大地上的青龙山脉,与向左弧形纵深的嫘祖湖在陵区交错,形成天然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形态十分通真,恰似鬼斧神工。
站在对面的云毓山上,眺望青龙山之首,尤如仙女睡卧仰视长天。嫘祖陵门如龙眼洞开,斜上角的殿宇飞檐翘角,恰似龙须在风中飘动。身在仙境,心似神鹤。岁月再远,也消磨不尽历史记忆。远在上古时代,黄帝娶嫘祖为元妃之后,在青龙山山腰湖边修建了行宫,不过那时的行宫肯定简陋。黄帝常年在外征战,嫘祖利用行宫作了教人栽桑养蚕的地方。青龙山水秀山青,漫山遍野种植着桑树,山势平缓向阳通风,极适合养蚕,那时青龙山一带简直热闹得赛过今天的盐亭县城。人们蜂拥而至,学栽桑养蚕,顺带以物易物。黄帝在征战间歇,偶回青龙山休整,所携兵士战马,更是把青龙山周围堵拥得水泄不通。现在周边还有村落地名叫“皇城坝”、“轩辕坡”、“将军岭”、“黄帝井”、“屯兵沟”、“养马山”。后来嫘祖成仙,人遵其嘱,于山顶略下位置筑墓,葬其肉身,镇守已经彻底变成类似于今天蚕桑学校的行宫,顺带为养蚕人看守青龙山的桑林。
嫘祖之所以被后世人称为母亲,她改变了天下众多女性是原因之一。她的蚕桑学校,收留失夫无子,或者这样那样原因寡居、生活无依无靠的女人。随着这样的孤寡妇人增多,建筑进一步扩大,一座类似于后世的尼姑庵也建立起来。庵里的女尼不再出外化缘,很快成为养蚕能手,帮助指导蚕农养蚕技术,空闲时节念佛修行。洞天福地的青龙山,在尼姑庵旁本就有一处道观,里有女道若干。后来不知何因,道观被毁,道姑住进尼姑庵,也学养蚕缫丝。青龙山妇孺老少采桑养蚕,青壮男子易物耕田。古西陵国进入农耕时代,婚丧嫁娶井然有序,为华夏“五礼”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古中国向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日移月异,花开叶落,尼姑庵被拆,山顶位置再建殿宇,尼道仍然同住,同锅不同食。而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资金,青龙山的桑林给予了强大支撑,道尼同念嫘祖的好,把这湖也改叫嫘祖湖。
让嫘祖也不曾想到的是,世事常变,这亦尼亦道的庙宇在遭受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过程中,道尼同住的睦好,在延绵数千年之中,也像湖边的那些建筑一样,被拆再建,再建再毁,再毁再建,地址也由山腰而山巅。时庙宇,时道观,或尼或道,随着毁建而分分合合。佛道共处经年,谁也记不得何时已开始争长论短。
青龙山尼道共处但纷争龃龉,深究其因,仍然还是生存共性带来的问题。只要解决衣食温饱,大略就可以安生下来不再往他处行走。
消失了的殿宇留在记忆里,不断嬗变的思想继续传承。嫘祖故里正在开发,山上山上还遗留着举办重大节日的痕迹,平日里游人慢慢增多。也许是青龙山脚下离嫘祖故里景区大门最近的嫘祖镇,还在几公里之外,所以景区暂时显得有些冷清。但来到嫘祖镇一看,却也是一条并不热闹的街道。
与很多川北小镇一样,嫘祖镇是当地行政中心。围绕医院、学校和政府办公地的建筑构成镇里的繁华地带,然后从这里延伸出去分门别类地开着各种店铺,从卖锅碗瓢盆到花圈棺材,从上学读书到求医问药,人们生老病死的一切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只是可惜,留在这里享受这种满足的人不多了。上古时代,嫘祖在这里教化人们,传授栽桑养蚕,那本可以供人瞻仰的圣迹,早就被眼前模仿城里高楼鳞次栉比的建筑湮没。转遍小镇,除了新铸的水泥路两旁的水泥杆上,有颜色热闹的刀旗广告宣扬这里是嫘祖故里,小镇上的人似乎看不出和嫘祖离得有多近。
曾经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桑树,在嫘祖镇外面的田地里,已经难觅踪迹。镇上高大混凝土建筑群忽然生出一道间隙,间隙里低垂着一间木柱泥墙的青瓦房子,至少有数百年光景。门脸明显低矮,有些透不过气来一样。门前摆放着古旧的八仙桌,那桌栏四周镶嵌着雕花装饰,桌子旁边摆放着可以睡人的宽大长木板凳,板凳上坐着拴围腰的年轻女人。女人手里捧着一碗稀饭,正“噗嗤噗嗤”地喝得山响。一股熟悉的香味传来,我这才看见,厚重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碗浇满椒油辣子的凉粉,凉粉上堆得尖尖的葱花青翠欲滴。嫘祖教化过的乡人后代,虽然少有人继续栽桑养蚕,乡场上的农妇,仍然可以靠另外一种技艺谋生。嫘祖的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已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
世间沧海桑田,人心与时俱进,山的位置不大可能随意移动,山的高度也很难改变,但人的思想却不会一直固化。岁月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嫘祖陵与青龙山早就融合在一起,山成为一个人的陵墓,一个人成为一座山。青龙山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嫘祖让无数人的精神世界静水流深。今日华夏,无论僧道吏民,皆以国富民强、河山锦绣为信仰。瞻仰嫘祖故里这样的山陵圣迹,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不管未来的人生路再多艰难,我们都会有更多不断奋发向上的信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