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远方的游子的头像

远方的游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2
分享

故乡的龙井

故乡的龙井,井水清冽甘甜,润人心肺,我是喝着龙井水长大的,虽然背井离乡多年,依然怀念故乡的龙井。

我的故乡位于豫南大别山区,它的名字叫小畈,村头有山叫龙山,宛如一条巨龙巍然地横卧在村头,守卫着小畈村这一方水土一方人。龙山上春有桃花嫣红,梨花雪白,夏有松杉苍翠,白鹭翻飞,秋有黄梨飘香,野菊花金黄,冬有白雪皑皑,如诗如画。龙头河犹如一条白色的缎带,顺着龙山脚下自西向东缓缓地流经小畈这一片辽阔的大地,河水又深又清,儿时每次赶集,从龙头河畔走过,总被大人们告诫要小心行走,否则掉进河里会被淹死,因此每次总是小心翼翼,不敢靠近河边,清澈纯净的龙头河水滋润出小畈这一片肥沃的田野。

山叫龙山,河叫龙头河,井就自然叫龙井了。我们庄子聚居的黄土岗叫龙井岗,龙井就位于龙井岗的脚下,刚开始是由一泓泉眼挖成的一口土井,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才由队里人集资用红砖砌了井壁和井沿。

龙井是我们庄子的宝贝,是全队人的生命之源。龙井的水如琉璃一样清凌凌的,甘甜可口,富含碱性,用龙井水煮的稀饭绿莹莹,粘乎乎的,非常好喝,惹得临近庄子的人都跑来我们的龙井挑水喝。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厨房里放上一个大水缸,大约一缸可以装上3~4担水,一次挑上满满一缸水专门留着做饭和饮水用,细细地用也可以用一个星期,洗菜和洗衣服是万万舍不得用井水的。

我家住在龙井岗的后面,离龙井大约700余米,平时吃水都是家里的两个哥哥和爷爷去挑。这一段路是黄土路,晴天还好走,最怕下连阴雨,黄泥巴沾了雨水非常黏腻,一走一打滑,穿着鞋就黏在鞋上厚厚的一层,根本无法行走,只有打赤脚,才不会黏脚,但又容易打滑,必须把五个脚趾头扒紧地面,慢慢地一步一挪才能到家。我见过爷爷挑水总是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仿佛担着的不是水,而是什么宝贝一样,生怕水洒了,每次到家总是满满的两桶水,而两个哥哥担水呢,总是急匆匆地走,仿佛屁股后面有土匪撵来一样,总是把水洒的一路都是,到家了只剩半桶水了,我们女娃儿因为年龄还小,就很少去挑水了。

记得我第一次去挑水的时候,大约十二、三岁,正是秋收最忙的时节。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掀开水缸盖正准备舀水煮稀饭,却发现水缸见底了,这可怎么办呢?大人们都到田里抢收稻子去了,没办法,我只好挑起水桶去挑水了。因为水桶一直都是大人在用,吊钩就很长,我只好把吊钩的绳子往扁担头上再挽上两挽,才能担起水桶,那时的水桶都是用桐油漆得黄黄的木桶,也不轻,担着一担空桶晃晃悠悠地到了龙井边,当时还没有感觉到累。

那时的龙井还是土井,龙井边上还长着一棵歪脖子老柳树,龙井的井口嵌着一块青石板,我放下水桶,站在井口的青石板上往井里一看,井水深不见底,直吓得我往后退了两步,生怕掉进去。打水时,我小心翼翼地先用扁担一头的钩子挂着水桶,斜斜地半插入水面,不敢把水桶装得太满,怕提不上来,连桶带人掉进井里可就麻烦了,所以每次只敢打半桶水,提上来后,又拿出带来的长柄水瓢慢慢地把水桶舀满。两桶水装满后,大约有七、八十余斤,压在我的肩上,我感觉到了沉重,我的身子直打晃,走不稳,但是我不敢松手,因为龙井往上这一段是上坡路,路陡不平,再累也不能放下,否则两桶水会洒掉,我只有拼着命,咬着牙,勾着头,两手紧紧地抓着扁担绳,一步一挪一步一挪地走到岗上,找了一块平坦一点的地方,轻轻地放下水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汗水像小溪流一样淌湿了小花褂子。

稍事休息,我又担起了水桶继续往前走,上坡虽然很累,下坡也不轻松,也必须一步一步踩稳脚步慢慢往前走,一旦走得过快,就会把水洒出来,还得把两只水桶担平了,因为一旦出现一头高一头低就会造成滑肩,就会有一头水桶倒地,导致两桶水都洒掉,辛苦白费了。就这样走一阵歇一阵,,大约花了半个小时,才把两桶水挑回家,但是已经从满满的两桶水变成了两大半桶水,倒进水缸里只能遮住缸底。

我把井水挑进屋时,正好爷爷从田里回来,看见了高兴地说:俺家大孙女长能干了,知道挑水了。我听了心里万分的惭愧,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知道珍贵,第一次担水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家里吃水的艰难,父母劳作的辛苦。

初中毕业我就跟随父亲进了城,从此离开了故乡小畈村很少再回去过,对家乡小畈的情况知道的更少了。2019年我被发小拉到小畈壹号家乡微信群,从家乡人口中知道,现在我们庄子的大部分人家都搬到龙头河湾的沙地上居住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打了机井,就很少到龙井去担水吃了,为了安全和卫生,队里人给龙井加了盖子,把龙井封了起来,听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内心是欣慰的。

但是还有令人痛心的事情:不说龙山上年年春节和清明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把昔日美丽的青山烧得像得了斑秃一样难看,单是一个龙头河的改变已经够令人触目惊心了。

碎石厂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立,制造的噪音、扬尘和洗砂污水,破坏了乡村的平和、宁静,污染了乡村纯净的空气与河水,对村民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龙头河上游方集镇上万人的生活污水和大小便直接排泄到龙头河,整个河流成了天然的化粪池。碎石厂、混领土搅拌站、滑板厂等工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也直接排放到龙头河里,把昔日清澈见底的龙头河变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小畈村的农田灌溉水源,也必将威胁污染村民们的地表饮用井水。更值得注意的是,龙头河是在固始县城几十万人口饮用水取水口的上游。

多年来,大肆盗采河里砂石,乱挖乱占河道,为了蝇头小利设置非法砂场,把昔日宽阔的龙头河床变得狭窄、坑坑洼洼,河道惨遭破坏,必将造成河道堵塞,排洪不畅,雨季引起村庄内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呜呼哀哉,我到哪里再去寻找儿时美丽的小畈村?我到哪里再去寻找昔日清凌凌的龙头河?今天,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明天,大自然就怎样对待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子孙!

(已发表于2020年3月13日《河源晚报·乡土》版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