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远方的游子的头像

远方的游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05
分享

在南下的火车上

这是一列南下的火车,这是一列有中国特色的火车。单是从候车室里拥挤的人群中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这里是一位爸爸独自抱着儿子,那里是一位妈妈独自带着女儿;这里是一位爷爷在带着孙子,那里是一位奶奶在牵着孙女。放眼整个候车室里,最多的旅客就是这些放了暑假的孩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像候鸟一样,为了生存为了梦想,年年离开家乡去南方打拼,他们年年也就像小候鸟一样,在暑假南飞,去追寻那份亲情,那份温暖。

面对这拥挤的候车室,面对这吵吵嚷嚷的人群,我真担心进站时的场面会混乱不堪,我真担心慌乱的旅客会挤倒或压倒这些幼小的孩子。

多年来南来北往,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挤火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号称“百万雌狮下珠江”,火车站的那份拥挤简直让人不堪回首,人人都像疯了一样,只要进站的闸门一打开,个个背着大包小包奋不顾身往前冲。弱小的我第一次南下,就被汹涌的人流冲得摔倒在地上,幸亏一旁的检票员手疾眼快,一把把我拉了起来,才不至于遭人践踏。那次的经历令我至今心有余悸,所以每一次赶火车对我来说都是一件烦恼的事,每一次走进候车室,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心里总是有一种压迫感,难以抑制那份恐慌。

火车开始检票进站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人们格外有序地进入检票口,背着包的单身男女们总是让着那些抱着小孩或者是牵着小孩的人们,没有拥挤,没有推推搡搡,也没有横冲直撞,人们是我从未见过的礼貌,谦让,遵守秩序。进站的队伍虽然密密麻麻,黑压压地拥挤在通道里,但是却像水流一样平缓地,有序地向前行进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自身素质真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K1007次列车第四硬卧车厢内,人们都在紧张地寻找着自己的铺位。我推着行李箱走近第17—18卧铺空间,却被站在狭小的空间里一溜儿地排着的五个孩子挡住了。一个年纪大约六十岁左右的妇女,正在把一个硕大的旅行箱摊在地上,一样一样地往外拿出东西放在17号的下铺上,我看到一时无法进去,只好打开车窗边的凳子先坐下来。

这时候有两个大一点的小女孩大约是十岁左右的样子,也许是站累了,坐在了18号的下铺上,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看到姐姐们坐着,也爬到了床上,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也嚷嚷着要坐,只有那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还乖乖地站在地上。他们的奶奶收拾完东西看见了,赶紧招呼起来:小妮子,那是人家的床,不要乱坐,咱的床在上面。她拍了拍17号中铺给她们看:你两个大一点的妮儿,今晚就睡上面啊。

两个小妮子闻声走过来,脱掉脚上的凉鞋,手攀着扶手,一前一后地往中铺上爬。

喂,喂,喂,这谁家孩子,这么小,爬上爬下的,很不安全啦,当心掉下来。一位中年旅客这时提着旅行包走了进来,一边担心地说着,一边用手去扶着扒在扶梯上的一个小女孩,另一个小女孩已经爬上了中铺,但是空间太狭窄了,这一个显然是挤不上去了。

小妮,你快下来,给这位伯伯让一下路。她的奶奶招呼道。

老嫂子,这都是你家的孩啊?中年男人瞅了瞅满地的小孩问。

嗯,大儿子一男一女,奶奶指了指中铺上的那个女孩和怀里的两岁左右的小男孩说。

小儿子也是一男一女。奶奶指了指扒在扶手上的那个小女孩和地上站着的四,五岁的小男孩说。

这个是小女儿的。是个妮子。奶奶又指了指靠在身边的六,七岁的小女孩说。

哎呀,你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怎么不都买下铺呢?小孩子睡上铺是很不安全的,万一晚上滚下来,摔坏了可怎么办啊?

没有办法啊?卧铺票难买,买不到两个下铺啊,只好买中铺啦!奶奶无可奈何地说。

那这样吧,这18号下铺是我的,我和你们换,我单身一人睡中铺比较方便,你叫你的两个小孩下来睡我这下铺。说着就把旅行包放在18号下铺上,伸出手来,把扒在扶梯上的小女孩和17号上铺上的小女孩一个一个地抱下来,又把自己的旅行包放在了17号中铺上。他的举动感动的孩子奶奶不住地感谢他,连坐在一旁的我心里也受了震动,扪心自问,如果18号下铺是我的床位,我会不会让给这些孩子们睡呢?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明哲保身,多年来南来北往,每每遇到事情都是自扫门前雪,从不管他人瓦上霜。也曾遭遇过萍水相逢的人的无私援助,但是我给予别人的帮助真是少之又少,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的今天,中年人的举动毫无疑问是给这小小的卧铺空间带来了温暖。小小的空间里即刻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打打闹闹,欢声笑语,真是热闹非凡。

火车徐徐开动了。中年人并没有上17号中铺,而是坐在车窗下的凳子上和奶奶拉起了家常,我也没有急着上18号中铺,坐在一边静静地听他们聊天。

老嫂子,你这是带着孩子们去哪里啊?

去广州。俺两个儿子和闺女都在广州打工。

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带5个孩子呢?老两口怎么不一起来呢?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他爷爷要看家,再说了,家里还有农活要干,离不开人!

哦,那你老两口在家带这么多孩子,真是辛苦了!

我的两个孙子孙女是我们带,这个外孙女是她自己爷爷奶奶带。

哦,那他们怎么不自己送孙女南下呢?都要你送。

他们年纪也大了,又嫌路远,又怕花钱,让我就势一起带去。

那你带着这么多孩子到了广州可怎么办?你儿子会来接你吗?

那倒不用怕。儿子和女儿明天会来火车站接的。

那您儿子和女儿今年过年回来过吗?我插嘴问道。

今年过年就大儿子两口子回来过,火车票难买,小儿子和女儿都没回来。

说着,奶奶把一个苹果递给那个一直靠在她身边的六七岁的小女孩说:去,拿给伯伯吃。小女孩乖巧地跑过来,把苹果往中年人手里塞,中年人摆摆手说不要,不要,你们自己吃吧。她就伸出手把苹果放在了靠窗的茶几上。我趁机一把拉住小女孩的手,问道:小朋友,你想不想你爸爸妈妈?

想。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你有几年没有见到他们了?

不知道,总之好久好久了。她说完就挣脱我的手跑回奶奶身边。

她不记得了。她妈妈走的时候她才五岁。前两年她还小,没带她出来过。她爸妈这两年都没回来,想多赚点钱,再生个男孩子,就可以回来安心过日子了,不再出门打工了。奶奶替小女孩回答道。

我点了点头:真不容易啊,大人和孩子都不容易。

我相信这些孩子们没有一个不渴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我也相信他们的父母也没有一个想远离孩子的。小候鸟现象不只是父母心上的隐痛,也是这个社会的隐痛。

夜幕渐渐降临,列车员推着餐车一边走过车厢一边吆喝着,到了吃晚餐时间了。奶奶给孩子们泡了三碗方便面,每个人又分了一块面包,四个大点的孩子抢着吃得很香甜。最小的孩子是一瓶娃哈哈和一块面包,而奶奶自己却打来一杯开水就着面包,边吃边微笑地看着孩子们。

孩子们吃过晚餐,又打闹了一会儿,就困了,两个大点的女孩挤在18号下铺上睡着了。奶奶把两个大一点的小孩放在一头,抱着最小的男孩侧着身子挤在17号下铺上,勉勉强强也睡下了。一夜无话。

列车经过18个小时的奔驰,终于在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到达广州站。车箱里,旅客们都在收拾行李,奶奶也从铺位底下抽出她那个硕大的旅行箱,从箱子里抽出一条红红的长长的粗布带子出来放在床上,然后把孩子们的东西放进去。中年人已经背上旅行包,走到她身边关切地问她:老嫂子,你怎么走?下车的人多,可别把孩子挤丢了。

不怕,我带着小的,两个大妮子一人牵一个,我们慢慢走。

你带着这么大箱子怎么抱小孩,要不要我帮你一下?

不用,不用。奶奶急忙拒绝道,眼里充满了戒备。孩子我可以背着。她说着拿起床上的粗布带子,唤着大妮儿帮忙扶着弟弟,三缠两绕,把孩子背在了背上。

中年男人看这架势也不好再坚持了,只好说:那这样吧,你带着孩子前头走,我跟在你们后面,帮你看着孩子,别被人群挤散了。

好的,谢谢你!于是,奶奶背着孩子,手里拉着那个硕大的旅行箱走在前头,在她身后,是两个女孩子牵着弟弟妹妹,在孩子的后面走着中年人,在中年人的后面走着我。我们这一群特殊的群体,一路浩浩荡荡,跟着下车的人流缓缓地来到出站口。

出站口外接站的人群里,有两女一男一看见我们这队人马出现,就拼命地挥手,嘴里不停地呼喊着,肯定是在叫着他们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出站口,像小鸟儿一样纷纷扑进了大人的怀里.中年人看到这个团圆的场景,脸含微笑地离开了。我看到这个团圆的场面,眼泪不知不觉盈满眼眶,这应该是欣慰的眼泪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