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梵净山》的头像

《梵净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7/29
分享

身居草堂心忧天下

作者/皮国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是颠沛流离一路漂泊,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成都第二年的秋天。心忧天下、心系黎民的情怀在长期的极度压抑之中终于找到喷薄而出的途径时,我想他蹙着的眉头一定随即舒展,心里热血充盈; 而当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悲悯天下的宏愿得到了完整的表达,我想他的筋骨里一定迸发出一声清脆的巨响,沉郁的心里倏地豁然开朗,满腔的热血激越浩荡,奔腾不息。

从此,这悲悯天下的宏愿,成了人间最美好的愿景,镌刻在人们的心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与历史上我们所惯见的寻常景象是多么的截然不同。许多人一生的追求无不与自己的功名利禄紧紧相随,在意自己富贵荣华光宗耀祖的多,关注世间疾苦黎民苍生的少; ―旦仕途不顺,要么归隐山林、寄情山水; 要么躲进小房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 要么自怨自艾,一蹶不振。杜甫为人们竖起了标杆,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

于是,杜甫被称为诗圣,“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将他与诗仙李白并列,称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杜甫是中国历史上五位伟大人物(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之一,“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淹者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成为一个人尤其是为政者的最高精神境界。

杜甫到达成都的时间是公元七百五十九年腊月,一个寒冷的时节。无房可住,一家人只得栖身在寺庙里。

第二年春,才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

八月的一天,狂风怒号,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起四处飞散,暴雨倾盆而至,屋内漏雨不止,一家人在冰冷的床上彻夜难眠。四十七岁正值壮年,而困苦的生活却使杜甫胡须染霜、鬓发斑白,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对此情此景,杜甫思绪万千。

他想起,关中大旱,自己“三年饥走荒山道”,辞去华州的职务司功参军,拖着一家人远走秦州(甘肃天水),筑居不成,温饱难测。听说二百里之外的同谷(甘肃成县)的土地肥沃、盛产薯芋,还有拔不完的鲜竹笋、采不尽的野蜂蜜……又迁到同谷。到了同谷,饥寒交迫,又长途跋涉到了这里一一成都。想起了在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困苦、屈辱、辛酸。写什么?写生活的穷困与无赖。“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他想起,自已穷困,可天下百姓呢?诗人忧郁的眼晴看着自己破败湿冷的茅屋,仿佛看到了天下万千破败的茅屋。写什么?就写自己的心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胸襟博大,忧国忧民,昭示后人。

他想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曾是自己的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风雨依然,杜甫昂着头走出茅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就这样诞生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他经受寒冷,便容纳了整个时代的寒冷; 他遭遇苦难,便看到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难。苦难磨砺出了一个人的崇高,让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私心杂念而羞愧,让每一个渴望高尚的人为之肃然起敬。

别林斯基曾说:“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能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能依赖自己的幸福;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草堂成了历史的见证,它告诉人们,杜甫是悲惨的失败者,更是的伟大成功者!在草堂,他的诗歌艺术随着思想情操的升华实现了高度的升华。草堂与杜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们提到杜甫就会想起草堂,提到草堂就会想起杜甫。

我到成都多次,每次都会去草堂拜谒。世间茅屋无数,在我心里,只有这座茅屋是我心中的圣境。杜甫在这里仰观天宇、俯察大地,发苦难之叹,抒苦心之愿。在草堂,我仿佛一抬头,就看见了千余年前,一个两颊消瘦、褶皱丛生、双目如炬凝视远方的老人在迎风呼号。那嘶哑的声音穿越浩瀚的时空,穿透怒号的秋风呼啸而来,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我想,杜甫生于官宦世家,一生却与苦难相伴,他没有走出国家民族的苦难,却走出了个人的影子,走出了自我世界,走进了厚重的历史。

杜甫年少,母亲病故,后由姑母抚养。姑母贤德善良,不但对幼小的杜甫生活上关怀备至,而且对他的读书学习更是悉心指导严格要求,要求小杜甫武学先祖杜预,文如祖父杜审言。杜预是他十三世祖,汉代名将,博学多才,曾注《孙子》十三篇,有“杜武库”之誉。平定天下后,因讲武备战、兴建学校、督修水利被称为“杜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宰相,著名诗人,唐代近体诗奠基人之一,诗文书法俱佳,自誉“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甫小小年纪便崭露头角,“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四五岁“出游翰墨场”,与诗坛大家往来频繁,并且“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其见识已远远超过同龄之人。

一天,杜甫仰起稚嫩的脸,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问姑母:“我长大了做什么?”

这是许多小孩时常提出的话题,似乎在探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姑母看着他清澈如水的眼睛,欣喜不已。她一直在等待杜甫这样的提问,今天等到了,心里不由一颤,随即一字一顿地对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是孟子的话。姑母引述这段话,是告诉他,人立于世,当应效先人之贤,炼已之能;告诉他生于显赫的家族,不能躺在先贤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 告诉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生的艰辛坎坷、忧愁灾患,更能磨砺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智。这样才能担当重任,实现自己的理想。

杜甫牢牢记住了姑母的话,又一头钻进书房苦读。书房虽小,但书里的世界广阔无边,沿着几千年的历史之道,他拜见一个又一个英雄圣贤,聆听他们的教诲,向他们虚心求教,同他们倾心交谈,让他更明白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三国诸葛亮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深地铭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人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杜甫怀着济世安民,匡扶社稷的志向,走出书斋,踏入社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上安州史裴长史书》),为今后一展宏图实现理想抱负磨砺自己。饱览秀丽的山川景色,凭吊众多的古迹名胜;结识李白、高适,三人情投意合,“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登高览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天降大任,舍我其谁?

一个有雄图大志不畏艰险的人,自然渴望有一个好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理想。

漫游结束后,杜甫来到京城长安求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去世了,他的经济支柱倒了,从衣食无忧突然掉进了生活无着落的境地,只能去买政府为救济穷人而贱价卖的“日籴太仓五升米”。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征召在野文学名士。志在必得的杜甫怀着满腔的政治热情赶去应试,可李林甫一篇“野无遗贤”的奏折,让所有应试者的愿望全部落空!

李林甫何许人也?时任右丞相,以错别字闹笑话扬名于盛唐官场。他视文人为敌,一方面竭力诬陷迫害当朝文人,李邕被他派爪牙杀死在北海任上,做过左相的李适之则被他逼死在宣春……另一方面又竭力阻止民间的文人进入仕途。这是历史通病,嗜权的不学无术之徒,最惧怕的是有才有能的贤人,因为贤人一旦进入权力中心,便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利益。什么选贤荐能,什么国家利益,什么人民福祉,李林甫都不在乎; 嫉贤妒能会招天下指责,他不惧怕; 就是历史唾弃,他也全然不顾。他在乎的是眼前自己的利益。然而李林甫所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是一群既得利益者,一股顽固势力,一个高高在上的小团体!其实许多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国家,贤能被排斥,优秀被忽视,灾难还会远吗?

无奈之中,杜甫不得不曲意迎合投诗献赋。诗投往欣赏自己诗作的尚书左丞韦济,《奉赠韦左丞丈十二韵》倾倒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却没有打动这位当权者为自己谋得一差半职。逐直接向唐玄宗献赋,唐玄宗看后,欣喜不己,传令杜甫参加由丞相李林甫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顺利过关,仕途似乎在望了。然而又化为了泡影,他仅获得“参列选序(参加候缺选官)”的资格。

此时已四十四岁的杜甫,怀才无官,仕进无门,养家无禄,喝粥无米,生活极度困苦,过着“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的生活。成千上万的穷困之人在哭饥号寒,而长安的富人们,则忙着欣赏雨中秋色,乘坐画船在曲江、渭水争奇斗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生活困苦,求仕受挫,让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杜甫,对社会有了更深刻认识,磨炼出了一双透视生活的眼睛。那年长安连降六十多天雨水,灾情严重,米价暴涨。宰相杨国忠欺骗唐玄宗说,雨水虽多,但不害庄稼,并追查上报灾情的地方官吏,于是无人敢言灾。杜甫愤而写下《秋雨叹》。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忧郁的目光穿过绵绵秋雨,投向田野,看到了广袤的天地,看到了广大的“农夫田妇”的困苦生活。

多年后,杜甫终于被授河西尉。不用说,河西尉是一肥缺,许多人都求之不得。这任命对于穷困潦倒的杜甫无异于雪中送炭,对于求仕无门的杜甫更是喜鹊临门,对于济世安民的杜甫自然是仕途跋涉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好消息,苦苦等了多年,苦苦熬了多年,苦苦盼了多年,终于来了,应该欣喜若狂,好好庆贺一番,“今日放歌须纵酒”,然而他却没有一丝欣喜。他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沉思,他想起了高适,想起了高适曾说的,县尉是“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在长官面前,县尉是趴在地上的孙子,可转眼摇身一变又成了豺狼虎豹挥鞭猛抽老百姓。杜甫断然拒绝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宁肯要饭,也不向黎庶挥鞭。

这是杜甫的高傲与慈悲,这是杜甫悲悯天下的情怀。做官谋政,为的应该就是天下黎民苍生。

至德二载(757年),杜甫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是专给皇帝的政事提意见的谏官,为从八品上。能够突然成为皇帝的近臣,是因为肃宗皇帝感念于他这个万人景仰的诗人冒死苦苦地追寻自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前往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叛军俘虏关押。在关押中,杜甫得知肃宗从彭原(今甘肃宁县)转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于是冒死逃脱,一路追寻,终于见到肃宗。肃宗见穿着露着两肘破衣的杜甫,诏令:“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议郎行在左拾遗。”在许多人看来,亲近皇上,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是飞黄腾达的捷径。然而没想到,杜甫第一个得罪的竟然就是肃宗皇帝。头年十月,宰相房琯率兵与叛军作战失利,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毁谤房琯,说他对肃宗不忠。房琯被罢免宰相职务,贬为太子少师。杜甫知道房琯少年即享盛名,晚年为醇儒,每谈及国事,义形于色,深感攻击房琯的人,行径极为卑劣。认为自己是谏官,应该向皇上直言。于是秉谏官之责,上疏肃宗,说房“深念主忧,义形于色”,对国家忠诚果敢,要求肃宗“弃细录大”,不要以“细罪”“免大臣”。措词激烈。肃宗恼怒,诏令三司审讯杜甫。宰相张镐等人上奏营救,才使其无罪免于刑罚。事到此地步本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到此为止,但杜甫不像某些聪明人那样,善于察言观色,投机取巧。他不懂政治,他不明白这件事的实质是肃宗要清除唐玄宗曾经倚重的旧臣,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他只知道,秉公直言是谏官的本职,是对皇上、对朝廷最大的忠诚。在《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中为自己辩护,对房琯的为人仍旧称道,重申自己上疏的目的是“望陛下弃细录大”。杜甫是赤胆忠心之人,肃宗却非圣明贤能之主。肃宗大怒,寡人还要尔辈指点?!贬其为离长安180余里的华州司功参军。上任不足半年,就被逐出京城,应该说是他“出师未捷”的重大挫折。朝廷之上少了一个敢于谏言之人。历朝历代,有几个君王真正有胸怀来接纳忧国忧民的直言?有几个君王能容忍下属小官的指责?即便如此,在有些人看来,被谪贬了,也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杜甫,他有机会么?杜甫也知道,只要自己与那些“蝼蚁辈”同流合污,就会飞黄腾达。可他又岂能与此辈为伍?“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京城之外战乱连连,满目疮痍,百姓的悲惨遭遇更是深深地刺痛了诗人那颗沉郁的心。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一字一滴血,一句两行泪。

可是在此遭逢乱世,民不聊生之际,肃宗皇帝却昏庸无道,杜甫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于是愤而辞官而去。“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杜甫携家人走上了漂泊之路,随难民经秦州、同谷向成都逃难。一个年近半百无职无权的穷困之人,一个没有仕途前程的人,自然也就成了无用之人,旧识不见,亲朋远离。灾难接踵而来,贫病交困、拾栗充饥、儿女饿嚎……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如影随行的苦难,是杜甫挥之不去的魔影。苦难成了他诗歌的主题,苦难使他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人格的高尚和低贱。人在顺境中顺势而易,在逆境中慎独最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杜甫身处逆境却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杜甫从自己的苦难中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安危,无论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三吏》、《三别》和其他迸发出人性光辉的篇章。

我想,杜甫遭贬弃官后,在孤苦困顿之中,始终没有迷失自己,是因为他心中的那团火焰在熊熊燃烧不曾熄灭。他渴望从政为官,不仅仅是为了君王,也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他的心里还有天下苍生黎民。是的,当一个人遭遇挫折不幸时,只有不逃避不颓废不改初心,才能走出自我,才会勃发出永恒的生命力,立于天地之间。

这是中国文人承前启后的一种传承。前有春秋国破沉江、以身殉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路漫漫而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后有北宋忧国忧民、屡遭贬谪的文学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代丹心报国、含冤而死的诗人于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清朝以身许国、胜敌遭贬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种绵延不绝的传承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正是这种悲壮才使它崇高,才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永远不灭的希望和力量。

无疑,杜甫是孤独的,孤独于那颗忧民伤怀的心,孤独于一时不为人知的诗性情怀。孤独对他来说是一种坚守。他坚守的是初心,是良知,是责任。

一意孤行,有时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崇高。

到成都,武侯祠也是我必去的地方。

诸葛亮是杜甫最崇敬的先贤,他一生称颂诸葛亮的诗多达二十余首。他刚到成都就去拜谒武侯祠。那时的武侯祠木草凄凄,古柏森森,一片苍凉,不像今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在这里杜甫孤苦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于是在一旁不远处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十年。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称:“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喻自己为鱼,而诸葛亮则是水,是自己须夷不可或缺的。君主贤明,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报。君臣之间相知相惜,合舟共济,为后世君臣关系树立了楷模典范,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在武侯祠,面对诸葛亮塑像,杜甫感慨万千。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狼烟遍地,在此国家危难之际,迫切需要像武侯这样的贤相主持国政,力挽狂澜。自己虽有“致君尧舜”的理想,却不遇明君,报国无门。悲愤之中的杜甫挥笔写下了千古悲叹《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想,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是对昏庸当道,报国无门的哀叹,也是他身处底层依然忧国忧民保持高尚情操的写照。

这首诗被镌刻在武侯祠里,人们只要去武侯祠,就会站在诗碑前情不自禁地诵读; 只要想起武侯祠,心中就会诵出《蜀相》中的诗句。武侯祠也成了人们怀念杜甫的场所。

困顿潦倒的杜甫不会想到,自己百年之后竟和一代贤相诸葛亮一样,被人在同一座城市立祠供人景仰。人们凭吊诸葛先生,感念他的除了超人智慧和他身上的传奇色彩外,更多的是感念他的忠诚与贤明,可他那种忠诚贤明,对于崇尚真理与民主的现代社会,有多少积极意义?而体现在杜甫身上的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

最早复建草堂的,是晚唐诗人五代后蜀宰相韦庄。

杜甫去世一百多年后,六十五岁的诗人韦庄任职于成都。此时,唐王朝已经崩溃,国家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面对国破民难、满目疮痍的残局,再看看眼前先贤居住过的故地一片野草丛生的凋敝景象,韦庄默立良久。他想,诗人一生太累了,太苦了,应该有个地方让他的灵魂得到安息,让他回归草堂吧。他按照传闻和记载复原了杜甫的草堂故居,还在那儿居住了一段时间,甚至充当看门老夫,陪伴先贤,聆听诗圣的教诲。韦庄在此重结茅屋,让更多的人有了凭吊之处。

吕大防来了,他尊崇杜甫,杜甫的灵魂感染了他。他把杜甫旧宅扩建为祠宇,并将诗圣画像高供其中。吕任成都知州期间常到此祭拜。他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颇有政绩、后遭贬谪而死的北宋宰相。

王安石来了,他是又一位北宋宰相,著名改革家又是著名文学家。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因保守派竭力反对而失败被罢相。他在这里面对诗圣画像,长跪不起,涕泪泗流。

南宋抗金名臣张焘来了,他对草堂进行了修缮,还把杜诗全部共计一千四百二十五首刻于碑石上。他是李纲任亲征行营使时的幕僚,李纲贬职时,因受牵连被罢官。后任代理吏部尚书。因反对求和,忤逆秦桧,被贬为成都知府兼本路安抚使。在四川任职四年,惩处贪赃官吏,减轻赋税,赈济灾民,修建学校,政绩卓著。绍兴三十一年秋,金兵大举南侵,进抵长江北岸,在朝野震惊、人心大乱之际,张焘坐镇建康,击败金军。后升授参知政事(副宰相)。

南宋做过高官的爱国诗人陆游来了,陆游一生著作丰富,存诗九千多首,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在仕途上屡遭排斥打击。陆游到抚州任职,一年山洪暴发,百姓饥困潦倒。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然后奏请拨粮。被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后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再遭弹劾罢官。出于对诗圣的至诚崇拜,他以草堂为馆驿,当晚在那里住了下来,一夜之间,他竟数次与诗圣会面。

……

他们大都曾是权重位显的人,是否因为有感于宦海深深、暗礁重重、沉浮难料?是否因为感于登上高官显位也难把自己肝胆忠心和政治宏图化为现实,从而如此推崇这位可敬的诗圣?这些问题或许都没有必要去加以推测。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是良知未灭的读书人,所以能感应到诗圣的心灵。一代又一代人用崇敬的目光仰望着这位诗圣。他们在诗圣面前默立,流泪,进行穿透时空的对话。

不朽的精神超越了时空。杜甫成了一个独特的象征,这个象征促使无数仁人志士,去苦苦思索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是在中学,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秋风秋雨的日子,课堂上,身材清瘦、声音沙哑的老师饱含深情朗诵,眼里泪花闪烁。诵毕,他停顿一会沉重地说,有的人显贵时看不见受苦的人,受苦时自顾哭泣诉说自己的苦难,也看不见身边更困苦的人。呜呼!面对千年前的杜甫,他们不感到羞愧吗?老师的声音如刀一样刻在我的灵魂深处,让我思考,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总是与国家命运生死相依,与人民休戚与共。诗人臧克家说:“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无论何时何地,只有具有了社稷胸怀、百姓情结,这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顺遂时,不沉醉于安富尊荣;贫贱时,不沉沦于一己辛酸。这才担当得起“伟大”二字。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杜甫只活了五十九岁,他一生几乎经受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他是苦难的象征,广大的慈悲、永远的坚韧,日月般闪耀的才华,使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向导。

草堂,一座精神的圣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