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梵净山》的头像

《梵净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11/01
分享

岁月的诗意与浮华

岁月的诗意与浮华

罗艾宇

2020年8月,只身前往西藏的路途中,当火车开进德令哈,看着黑夜中闪躲的灯光,德令哈站牌上泛黄的尘土,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不知为何,诗未念完,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同身受,共性情感的精神共鸣,在某个瞬间诗人的体验成了读者的经验,激发了一个陌生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荒芜与忧伤。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想你。”因为海子这首诗,德令哈,这个柴达木盆地的小城笼罩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诗意。为了纪念海子,德令哈的人们建了一个海子诗歌纪念馆,每年秋季,在巴音河畔举办海子诗歌节。

返程的路上,特意在德令哈停下来,去看了海子纪念馆,只是错过了海子诗歌节。世间万物皆有裂痕,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只能成为遗憾。希望下次再去时,能感受到那场火热的情怀盛宴。

或许天性之中是一个不自觉的唯美的浪漫主义者吧。翩翩少年时,尤为热爱诗词,从风雅颂到唐诗宋词元曲爱不释手,那是纯粹天性使然的爱好,最大的作用在于积淀了一些古代文学的鉴赏基础,增强了对文字和情绪的感知力。

记得年少时光,除了沉迷于侠肝义胆浩然正气的武侠世界,除了解决温饱,就是守着牛羊手捧一本诗词站在田间地头,独自朗诵自得其乐。那时书刊很少,小学便把高中的文言文译本当故事会读了个遍。那时的岁月虽很艰辛,却倒也没有人间荆棘,只有成长的温柔以待。

现在想来,因为对文学的喜爱,自小就有些理想主义,不喜虚浮的热闹,不热衷哗众取宠,崇尚独立思考,率真直爽,喜好安静的个人空间,与人与事保持适度距离,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偏于一隅无益无害。

古典诗词的浸润,让少年时代的想象力直线飙升。时常沉浸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爱的遐想,沉默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壮苍凉,沉寂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独与感伤,也会畅想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与希望里。

后来很多年,人生开始变得有点小坚硬,不太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幻化浪漫,感性的认知开始趋于理性的思考。高中和大学时期,比较倾向于文艺理论和哲学方面的一些探讨,喜欢看一些有深刻洞见的文学批评。

诗歌方面欣赏雪莱、拜伦等风格的作品,阅读方向上受泰戈尔和纪伯伦的影响较大,开始意识到真正拥有宏大生命力的作品,应把个体生命体验上升到哲思的终极追问,具有历史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无论美好无畏疼痛,方为上乘。

那时也很喜欢海子、骆一禾、食指、北岛、顾城、王家新、西川等人。虽然在九十年代前,整个当代诗歌都充满撕裂和痛感,但总体是理性的,也是有品质和节制的,即使是顾城,也还保存着逆向成长的纯真。

而今四十不惑,关于文字,关于诗,从不自觉的热爱到有选择的审视,贯穿半生旅程,已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在现当代众多优秀的诗人中最推崇谁,我还是始终偏爱于海子,欣赏他的叙述经验中关于宏大追问和哲思精神意象的主题。

因为喜欢海子的诗,所谓“伟大的诗歌”模型,2009年参与组织了纪念海子的第一次黔东诗会,后来陆续开展了多次,认识了大批本地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虽然铜仁地域创作并未形成某种现象,但也为本地青年的诗意传承感到欣喜。

关于当下诗歌,各种所谓“流派”此起彼伏,什么口水诗、垃圾派、边缘诗、窗诗派、素颜诗、简文派、新婉约诗、流萤派、无意识、后现代等五花八门,个个出门高谈阔论都想充当一代宗师,把诗歌当成武功练,当成江湖郎中口袋里的奇门遁甲,这是可笑的,是颓废和消极的自娱自乐,也可叫做低维度的形式叛逆。

真正有层次品位和生命力的诗作,创作者的内心一定是真诚和孤独的,目光是深邃的,思想是独到的,表达是内敛的,情感是克制的,语言是凝练的,否则只能是一些连基本文字关都存在问题就开始妄论门道派别的胡扯,谈不上精神象征和意象深刻。

海子的诗便有着强烈的精神象征,这是当下很多诗歌缺失的脊柱。他辽阔的山岗大海,理想的远方与孤独,无不是意象饱满的世界,真诚而炽烈,理性而高远。既有对生存疼痛深刻而真实的描绘,又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与纵向的诗歌脉络,他始终怀着悲天悯人的火热心肠和博大的赤子情怀,用诗化的语言关注个体的生存境况及其未来命运,更在他的诗歌中思考着宇宙起源与人类生命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百读不厌的原因。

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是海子的情怀和良知。他把这种对存在的追问和终极价值的探寻的诗歌理想寄托在对一种宏大诗歌的创造上,试图通过诗歌的光辉来照亮心灵世界,抵达内心的光明,获得自我救赎和新生。

相对于他的其他诗作,他的抒情诗比较好懂一些,没有那么晦涩。从象征黄土地文化的《亚洲铜》开始到麦地、麦子、房屋、白杨树,到草原、祁连山、树林,再到西藏、喜玛拉雅,情感率真,语言奇谲而优美,它们承载着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眷恋的悲剧情怀所产生的迷惑与痛苦。

这是海子最迷人的地方,他把自己幻象成某种用承受心灵苦难获得超脱的英雄,也正是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剧特质衍生的“英雄主义”最终成全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走向荒无人烟的冰冷与决绝。

海子的乡土情结也是很高级的,具体又抽象。他在《麦地与诗人》中写道,“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面对乡村的土地,诗人感受到一种有若鞭子抽打般的拷问,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海子的诗歌世界是被生命化的诗歌世界,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它们承载了海子的情感和诗歌理想。关于家乡和土地,每读一次,都能感受到海子心中的大善大爱大美,这些沉静的诗歌意象给人强烈的带着苦难性质的思想冲击。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曾如此拷问过诗人所担负的文化使命。他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思考生存的本质,思考生存的意义。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敏锐,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于存在的形而上感知去承担终极关怀,把对终极目的沉思与眷顾注入到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洞见生存的意义和尺度。

但当所有精神层面的实现面临自我危机时,诗人又是极度虚弱的,他们不愿意去附和妥协形而下的简单事实,反而会走上一种所谓精神崇高的自决之路。“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亦是如此,证明和烛照生存的空虚,他兑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只有在痛苦已经无法使人面对时,死亡才能被赋予精神安宁的希望。这似乎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但它是某种必然的道路,我们无意冒犯和评价,或许,这仅仅是一种自我选择。

和海子拥有同样天赋的诗人梧桐树,2008年29岁的他,在深圳打工租住的寓所选择了离开。象风一样,象云一样,静静地告别了世界,留下种种猜测和带着刻骨疼痛的诗句,令人难过。

吾桐树是一个内心充满爱和热情的年轻人,他的诗歌大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出身农村的他,从小就经受过生存苦痛的磨砺,对现实的艰辛始终以一种疼痛的姿态温和地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

他在《我的第一笔稿费》里写到,“那是1995年,稻谷初黄的秋天/虽然只有八块钱/但让我和母亲高兴了好久/她说,没想到你写几个字/就能抵上我帮别人挑沙子/一天的工钱/那时,父亲死去不久,笑容第一次爬上母亲的黄脸/她站在田野里,重新给生活算上了账”。

第一次读到这些字句时内心震颤,感受到一个孩子心灵上的绝望和挣扎,此时的作者本人已经独立出了真实的生活,母亲的命运成了现实的命运,他只不过是一个第三者。也就是这首诗,让我对这个同龄的有人称之为诗人的人产生了认同。

吾桐树和很多诗人一样,有着卑怯、敏感和极强的自尊,来自于成长的孤独和长期的弱势心理,这是足可致命的本因。他在最后的作品中写到,“再无孤独的影子/之后,天空像新鲜的蓝床单/而大地,继续像垃圾场/存在坚持存在的腐烂/梦在无形地蒸发,一切在缓慢地/消失,于相近或遥远的未来”。

如果说海子是止于某种承担精神救赎的诗意信念,那吾桐树也许就是止于敏感而脆弱的自尊,面对生活的落差,缺乏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自身命运挫折的理解与包容。

海子的时代远去了,写诗的尊严好像也远去了。现在是人人写诗,遍地诗人,但又没有人看得上自称诗人的人。这是一个诗歌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诗歌贫穷的时代,正如波德莱尔在他的《恶之花》里面说“诗歌已沦落为卖花女篮子中的鲜花”,道出了诗歌的没落。

诗歌的没落,首先是审丑的兴盛,审美的没落,其次是写作者对现实主义的回避与妥协,虚伪和功利,最后才是思想和认知深度的浅陋。当大家都回到了黛玉葬花的矫揉造作,靠玩文字技巧炫耀和卖弄,诗歌必然会走向肤浅。审丑、娱乐、金钱、物欲、消费等概念淹没了理性的思考,功利和商业写作成为时尚趋势。

当一个人把所有本能的丑陋的欲望掏出来兜售时,围观者兴奋狂欢,这已经超越了对作品本身的反应,这是一种扭曲的社会性愉悦,必将把正常健康的创作伦理和道德推向反面的极致。

作为一个好的诗人,应如海子一般,在无人理解的孤独年月里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写作激情和犹如火山般表面冷静而内心澎湃燃烧的生命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在创作实践中心怀大爱,爱这世上一切所能爱的人与物,意念纯粹,意志高昂,内心干净,情感充沛,意象宏大而深刻,诗意的出口才将走向正途。

这样的“意念”和“爱”,正是当下诗性话语所缺失的真诚,也正是诗意语境无力与匮乏的真正原因。

王家新说“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内心写作,却不能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是多数人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该清醒地爱着这个世界,更要热爱自己忠于自己,摒弃傲慢与偏见,做一个让自己喜欢于他人无害的纯粹的人,情怀不灭,向阳而生,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精神诗篇。岁月的诗意与浮华

罗艾宇

2020年8月,只身前往西藏的路途中,当火车开进德令哈,看着黑夜中闪躲的灯光,德令哈站牌上泛黄的尘土,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不知为何,诗未念完,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同身受,共性情感的精神共鸣,在某个瞬间诗人的体验成了读者的经验,激发了一个陌生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荒芜与忧伤。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想你。”因为海子这首诗,德令哈,这个柴达木盆地的小城笼罩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诗意。为了纪念海子,德令哈的人们建了一个海子诗歌纪念馆,每年秋季,在巴音河畔举办海子诗歌节。

返程的路上,特意在德令哈停下来,去看了海子纪念馆,只是错过了海子诗歌节。世间万物皆有裂痕,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只能成为遗憾。希望下次再去时,能感受到那场火热的情怀盛宴。

或许天性之中是一个不自觉的唯美的浪漫主义者吧。翩翩少年时,尤为热爱诗词,从风雅颂到唐诗宋词元曲爱不释手,那是纯粹天性使然的爱好,最大的作用在于积淀了一些古代文学的鉴赏基础,增强了对文字和情绪的感知力。

记得年少时光,除了沉迷于侠肝义胆浩然正气的武侠世界,除了解决温饱,就是守着牛羊手捧一本诗词站在田间地头,独自朗诵自得其乐。那时书刊很少,小学便把高中的文言文译本当故事会读了个遍。那时的岁月虽很艰辛,却倒也没有人间荆棘,只有成长的温柔以待。

现在想来,因为对文学的喜爱,自小就有些理想主义,不喜虚浮的热闹,不热衷哗众取宠,崇尚独立思考,率真直爽,喜好安静的个人空间,与人与事保持适度距离,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偏于一隅无益无害。

古典诗词的浸润,让少年时代的想象力直线飙升。时常沉浸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爱的遐想,沉默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壮苍凉,沉寂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独与感伤,也会畅想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与希望里。

后来很多年,人生开始变得有点小坚硬,不太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幻化浪漫,感性的认知开始趋于理性的思考。高中和大学时期,比较倾向于文艺理论和哲学方面的一些探讨,喜欢看一些有深刻洞见的文学批评。

诗歌方面欣赏雪莱、拜伦等风格的作品,阅读方向上受泰戈尔和纪伯伦的影响较大,开始意识到真正拥有宏大生命力的作品,应把个体生命体验上升到哲思的终极追问,具有历史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无论美好无畏疼痛,方为上乘。

那时也很喜欢海子、骆一禾、食指、北岛、顾城、王家新、西川等人。虽然在九十年代前,整个当代诗歌都充满撕裂和痛感,但总体是理性的,也是有品质和节制的,即使是顾城,也还保存着逆向成长的纯真。

而今四十不惑,关于文字,关于诗,从不自觉的热爱到有选择的审视,贯穿半生旅程,已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在现当代众多优秀的诗人中最推崇谁,我还是始终偏爱于海子,欣赏他的叙述经验中关于宏大追问和哲思精神意象的主题。

因为喜欢海子的诗,所谓“伟大的诗歌”模型,2009年参与组织了纪念海子的第一次黔东诗会,后来陆续开展了多次,认识了大批本地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虽然铜仁地域创作并未形成某种现象,但也为本地青年的诗意传承感到欣喜。

关于当下诗歌,各种所谓“流派”此起彼伏,什么口水诗、垃圾派、边缘诗、窗诗派、素颜诗、简文派、新婉约诗、流萤派、无意识、后现代等五花八门,个个出门高谈阔论都想充当一代宗师,把诗歌当成武功练,当成江湖郎中口袋里的奇门遁甲,这是可笑的,是颓废和消极的自娱自乐,也可叫做低维度的形式叛逆。

真正有层次品位和生命力的诗作,创作者的内心一定是真诚和孤独的,目光是深邃的,思想是独到的,表达是内敛的,情感是克制的,语言是凝练的,否则只能是一些连基本文字关都存在问题就开始妄论门道派别的胡扯,谈不上精神象征和意象深刻。

海子的诗便有着强烈的精神象征,这是当下很多诗歌缺失的脊柱。他辽阔的山岗大海,理想的远方与孤独,无不是意象饱满的世界,真诚而炽烈,理性而高远。既有对生存疼痛深刻而真实的描绘,又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与纵向的诗歌脉络,他始终怀着悲天悯人的火热心肠和博大的赤子情怀,用诗化的语言关注个体的生存境况及其未来命运,更在他的诗歌中思考着宇宙起源与人类生命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百读不厌的原因。

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是海子的情怀和良知。他把这种对存在的追问和终极价值的探寻的诗歌理想寄托在对一种宏大诗歌的创造上,试图通过诗歌的光辉来照亮心灵世界,抵达内心的光明,获得自我救赎和新生。

相对于他的其他诗作,他的抒情诗比较好懂一些,没有那么晦涩。从象征黄土地文化的《亚洲铜》开始到麦地、麦子、房屋、白杨树,到草原、祁连山、树林,再到西藏、喜玛拉雅,情感率真,语言奇谲而优美,它们承载着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眷恋的悲剧情怀所产生的迷惑与痛苦。

这是海子最迷人的地方,他把自己幻象成某种用承受心灵苦难获得超脱的英雄,也正是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剧特质衍生的“英雄主义”最终成全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走向荒无人烟的冰冷与决绝。

海子的乡土情结也是很高级的,具体又抽象。他在《麦地与诗人》中写道,“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面对乡村的土地,诗人感受到一种有若鞭子抽打般的拷问,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海子的诗歌世界是被生命化的诗歌世界,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它们承载了海子的情感和诗歌理想。关于家乡和土地,每读一次,都能感受到海子心中的大善大爱大美,这些沉静的诗歌意象给人强烈的带着苦难性质的思想冲击。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曾如此拷问过诗人所担负的文化使命。他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思考生存的本质,思考生存的意义。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敏锐,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于存在的形而上感知去承担终极关怀,把对终极目的沉思与眷顾注入到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洞见生存的意义和尺度。

但当所有精神层面的实现面临自我危机时,诗人又是极度虚弱的,他们不愿意去附和妥协形而下的简单事实,反而会走上一种所谓精神崇高的自决之路。“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亦是如此,证明和烛照生存的空虚,他兑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只有在痛苦已经无法使人面对时,死亡才能被赋予精神安宁的希望。这似乎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但它是某种必然的道路,我们无意冒犯和评价,或许,这仅仅是一种自我选择。

和海子拥有同样天赋的诗人梧桐树,2008年29岁的他,在深圳打工租住的寓所选择了离开。象风一样,象云一样,静静地告别了世界,留下种种猜测和带着刻骨疼痛的诗句,令人难过。

吾桐树是一个内心充满爱和热情的年轻人,他的诗歌大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出身农村的他,从小就经受过生存苦痛的磨砺,对现实的艰辛始终以一种疼痛的姿态温和地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

他在《我的第一笔稿费》里写到,“那是1995年,稻谷初黄的秋天/虽然只有八块钱/但让我和母亲高兴了好久/她说,没想到你写几个字/就能抵上我帮别人挑沙子/一天的工钱/那时,父亲死去不久,笑容第一次爬上母亲的黄脸/她站在田野里,重新给生活算上了账”。

第一次读到这些字句时内心震颤,感受到一个孩子心灵上的绝望和挣扎,此时的作者本人已经独立出了真实的生活,母亲的命运成了现实的命运,他只不过是一个第三者。也就是这首诗,让我对这个同龄的有人称之为诗人的人产生了认同。

吾桐树和很多诗人一样,有着卑怯、敏感和极强的自尊,来自于成长的孤独和长期的弱势心理,这是足可致命的本因。他在最后的作品中写到,“再无孤独的影子/之后,天空像新鲜的蓝床单/而大地,继续像垃圾场/存在坚持存在的腐烂/梦在无形地蒸发,一切在缓慢地/消失,于相近或遥远的未来”。

如果说海子是止于某种承担精神救赎的诗意信念,那吾桐树也许就是止于敏感而脆弱的自尊,面对生活的落差,缺乏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自身命运挫折的理解与包容。

海子的时代远去了,写诗的尊严好像也远去了。现在是人人写诗,遍地诗人,但又没有人看得上自称诗人的人。这是一个诗歌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诗歌贫穷的时代,正如波德莱尔在他的《恶之花》里面说“诗歌已沦落为卖花女篮子中的鲜花”,道出了诗歌的没落。

诗歌的没落,首先是审丑的兴盛,审美的没落,其次是写作者对现实主义的回避与妥协,虚伪和功利,最后才是思想和认知深度的浅陋。当大家都回到了黛玉葬花的矫揉造作,靠玩文字技巧炫耀和卖弄,诗歌必然会走向肤浅。审丑、娱乐、金钱、物欲、消费等概念淹没了理性的思考,功利和商业写作成为时尚趋势。

当一个人把所有本能的丑陋的欲望掏出来兜售时,围观者兴奋狂欢,这已经超越了对作品本身的反应,这是一种扭曲的社会性愉悦,必将把正常健康的创作伦理和道德推向反面的极致。

作为一个好的诗人,应如海子一般,在无人理解的孤独年月里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写作激情和犹如火山般表面冷静而内心澎湃燃烧的生命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在创作实践中心怀大爱,爱这世上一切所能爱的人与物,意念纯粹,意志高昂,内心干净,情感充沛,意象宏大而深刻,诗意的出口才将走向正途。

这样的“意念”和“爱”,正是当下诗性话语所缺失的真诚,也正是诗意语境无力与匮乏的真正原因。

王家新说“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内心写作,却不能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是多数人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该清醒地爱着这个世界,更要热爱自己忠于自己,摒弃傲慢与偏见,做一个让自己喜欢于他人无害的纯粹的人,情怀不灭,向阳而生,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精神诗篇。岁月的诗意与浮华

罗艾宇

2020年8月,只身前往西藏的路途中,当火车开进德令哈,看着黑夜中闪躲的灯光,德令哈站牌上泛黄的尘土,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不知为何,诗未念完,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同身受,共性情感的精神共鸣,在某个瞬间诗人的体验成了读者的经验,激发了一个陌生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荒芜与忧伤。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想你。”因为海子这首诗,德令哈,这个柴达木盆地的小城笼罩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诗意。为了纪念海子,德令哈的人们建了一个海子诗歌纪念馆,每年秋季,在巴音河畔举办海子诗歌节。

返程的路上,特意在德令哈停下来,去看了海子纪念馆,只是错过了海子诗歌节。世间万物皆有裂痕,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只能成为遗憾。希望下次再去时,能感受到那场火热的情怀盛宴。

或许天性之中是一个不自觉的唯美的浪漫主义者吧。翩翩少年时,尤为热爱诗词,从风雅颂到唐诗宋词元曲爱不释手,那是纯粹天性使然的爱好,最大的作用在于积淀了一些古代文学的鉴赏基础,增强了对文字和情绪的感知力。

记得年少时光,除了沉迷于侠肝义胆浩然正气的武侠世界,除了解决温饱,就是守着牛羊手捧一本诗词站在田间地头,独自朗诵自得其乐。那时书刊很少,小学便把高中的文言文译本当故事会读了个遍。那时的岁月虽很艰辛,却倒也没有人间荆棘,只有成长的温柔以待。

现在想来,因为对文学的喜爱,自小就有些理想主义,不喜虚浮的热闹,不热衷哗众取宠,崇尚独立思考,率真直爽,喜好安静的个人空间,与人与事保持适度距离,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偏于一隅无益无害。

古典诗词的浸润,让少年时代的想象力直线飙升。时常沉浸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爱的遐想,沉默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壮苍凉,沉寂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独与感伤,也会畅想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与希望里。

后来很多年,人生开始变得有点小坚硬,不太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幻化浪漫,感性的认知开始趋于理性的思考。高中和大学时期,比较倾向于文艺理论和哲学方面的一些探讨,喜欢看一些有深刻洞见的文学批评。

诗歌方面欣赏雪莱、拜伦等风格的作品,阅读方向上受泰戈尔和纪伯伦的影响较大,开始意识到真正拥有宏大生命力的作品,应把个体生命体验上升到哲思的终极追问,具有历史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无论美好无畏疼痛,方为上乘。

那时也很喜欢海子、骆一禾、食指、北岛、顾城、王家新、西川等人。虽然在九十年代前,整个当代诗歌都充满撕裂和痛感,但总体是理性的,也是有品质和节制的,即使是顾城,也还保存着逆向成长的纯真。

而今四十不惑,关于文字,关于诗,从不自觉的热爱到有选择的审视,贯穿半生旅程,已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在现当代众多优秀的诗人中最推崇谁,我还是始终偏爱于海子,欣赏他的叙述经验中关于宏大追问和哲思精神意象的主题。

因为喜欢海子的诗,所谓“伟大的诗歌”模型,2009年参与组织了纪念海子的第一次黔东诗会,后来陆续开展了多次,认识了大批本地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虽然铜仁地域创作并未形成某种现象,但也为本地青年的诗意传承感到欣喜。

关于当下诗歌,各种所谓“流派”此起彼伏,什么口水诗、垃圾派、边缘诗、窗诗派、素颜诗、简文派、新婉约诗、流萤派、无意识、后现代等五花八门,个个出门高谈阔论都想充当一代宗师,把诗歌当成武功练,当成江湖郎中口袋里的奇门遁甲,这是可笑的,是颓废和消极的自娱自乐,也可叫做低维度的形式叛逆。

真正有层次品位和生命力的诗作,创作者的内心一定是真诚和孤独的,目光是深邃的,思想是独到的,表达是内敛的,情感是克制的,语言是凝练的,否则只能是一些连基本文字关都存在问题就开始妄论门道派别的胡扯,谈不上精神象征和意象深刻。

海子的诗便有着强烈的精神象征,这是当下很多诗歌缺失的脊柱。他辽阔的山岗大海,理想的远方与孤独,无不是意象饱满的世界,真诚而炽烈,理性而高远。既有对生存疼痛深刻而真实的描绘,又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与纵向的诗歌脉络,他始终怀着悲天悯人的火热心肠和博大的赤子情怀,用诗化的语言关注个体的生存境况及其未来命运,更在他的诗歌中思考着宇宙起源与人类生命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百读不厌的原因。

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是海子的情怀和良知。他把这种对存在的追问和终极价值的探寻的诗歌理想寄托在对一种宏大诗歌的创造上,试图通过诗歌的光辉来照亮心灵世界,抵达内心的光明,获得自我救赎和新生。

相对于他的其他诗作,他的抒情诗比较好懂一些,没有那么晦涩。从象征黄土地文化的《亚洲铜》开始到麦地、麦子、房屋、白杨树,到草原、祁连山、树林,再到西藏、喜玛拉雅,情感率真,语言奇谲而优美,它们承载着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眷恋的悲剧情怀所产生的迷惑与痛苦。

这是海子最迷人的地方,他把自己幻象成某种用承受心灵苦难获得超脱的英雄,也正是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剧特质衍生的“英雄主义”最终成全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走向荒无人烟的冰冷与决绝。

海子的乡土情结也是很高级的,具体又抽象。他在《麦地与诗人》中写道,“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面对乡村的土地,诗人感受到一种有若鞭子抽打般的拷问,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海子的诗歌世界是被生命化的诗歌世界,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它们承载了海子的情感和诗歌理想。关于家乡和土地,每读一次,都能感受到海子心中的大善大爱大美,这些沉静的诗歌意象给人强烈的带着苦难性质的思想冲击。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曾如此拷问过诗人所担负的文化使命。他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思考生存的本质,思考生存的意义。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敏锐,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于存在的形而上感知去承担终极关怀,把对终极目的沉思与眷顾注入到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洞见生存的意义和尺度。

但当所有精神层面的实现面临自我危机时,诗人又是极度虚弱的,他们不愿意去附和妥协形而下的简单事实,反而会走上一种所谓精神崇高的自决之路。“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亦是如此,证明和烛照生存的空虚,他兑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只有在痛苦已经无法使人面对时,死亡才能被赋予精神安宁的希望。这似乎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但它是某种必然的道路,我们无意冒犯和评价,或许,这仅仅是一种自我选择。

和海子拥有同样天赋的诗人梧桐树,2008年29岁的他,在深圳打工租住的寓所选择了离开。象风一样,象云一样,静静地告别了世界,留下种种猜测和带着刻骨疼痛的诗句,令人难过。

吾桐树是一个内心充满爱和热情的年轻人,他的诗歌大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出身农村的他,从小就经受过生存苦痛的磨砺,对现实的艰辛始终以一种疼痛的姿态温和地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

他在《我的第一笔稿费》里写到,“那是1995年,稻谷初黄的秋天/虽然只有八块钱/但让我和母亲高兴了好久/她说,没想到你写几个字/就能抵上我帮别人挑沙子/一天的工钱/那时,父亲死去不久,笑容第一次爬上母亲的黄脸/她站在田野里,重新给生活算上了账”。

第一次读到这些字句时内心震颤,感受到一个孩子心灵上的绝望和挣扎,此时的作者本人已经独立出了真实的生活,母亲的命运成了现实的命运,他只不过是一个第三者。也就是这首诗,让我对这个同龄的有人称之为诗人的人产生了认同。

吾桐树和很多诗人一样,有着卑怯、敏感和极强的自尊,来自于成长的孤独和长期的弱势心理,这是足可致命的本因。他在最后的作品中写到,“再无孤独的影子/之后,天空像新鲜的蓝床单/而大地,继续像垃圾场/存在坚持存在的腐烂/梦在无形地蒸发,一切在缓慢地/消失,于相近或遥远的未来”。

如果说海子是止于某种承担精神救赎的诗意信念,那吾桐树也许就是止于敏感而脆弱的自尊,面对生活的落差,缺乏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自身命运挫折的理解与包容。

海子的时代远去了,写诗的尊严好像也远去了。现在是人人写诗,遍地诗人,但又没有人看得上自称诗人的人。这是一个诗歌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诗歌贫穷的时代,正如波德莱尔在他的《恶之花》里面说“诗歌已沦落为卖花女篮子中的鲜花”,道出了诗歌的没落。

诗歌的没落,首先是审丑的兴盛,审美的没落,其次是写作者对现实主义的回避与妥协,虚伪和功利,最后才是思想和认知深度的浅陋。当大家都回到了黛玉葬花的矫揉造作,靠玩文字技巧炫耀和卖弄,诗歌必然会走向肤浅。审丑、娱乐、金钱、物欲、消费等概念淹没了理性的思考,功利和商业写作成为时尚趋势。

当一个人把所有本能的丑陋的欲望掏出来兜售时,围观者兴奋狂欢,这已经超越了对作品本身的反应,这是一种扭曲的社会性愉悦,必将把正常健康的创作伦理和道德推向反面的极致。

作为一个好的诗人,应如海子一般,在无人理解的孤独年月里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写作激情和犹如火山般表面冷静而内心澎湃燃烧的生命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在创作实践中心怀大爱,爱这世上一切所能爱的人与物,意念纯粹,意志高昂,内心干净,情感充沛,意象宏大而深刻,诗意的出口才将走向正途。

这样的“意念”和“爱”,正是当下诗性话语所缺失的真诚,也正是诗意语境无力与匮乏的真正原因。

王家新说“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内心写作,却不能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是多数人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该清醒地爱着这个世界,更要热爱自己忠于自己,摒弃傲慢与偏见,做一个让自己喜欢于他人无害的纯粹的人,情怀不灭,向阳而生,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精神诗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