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伟锋的头像

范伟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22
分享

寻秋天台山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读到陶渊明的《酬刘柴桑》时,窗外正好片片落叶。于是,约上几个好友,去浙江天台山寻找那迷人的秋。

在天台山迎秋,自然要从赤城山登高赏月开始。

是夜,数对男女相约爬山,不敢高声喧哗,“恐惊天上人”。少顷,至山顶,清风徐来,明月照在松间,分外洁白,方圆一片寂寥。此时,有人在塔下轻语:我要那颗星星。秋,就这样在月下的呢喃中渐渐浓了。

到天台山定要去国清寺。天台宗鼻祖智者大师当年踏遍山水,拣尽寒枝,选中此处。这里三面环山少风,草木繁茂,易于修行。漫步寺外,皆是常年葱郁的苍柏劲松。

秋,被挡在丰干桥,在此季节失去了概念,你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高耸的树木压抑着你一直处在肃穆中,逼迫你沉淀下浮躁的心,只有放下一切才能过桥,才能跨过凡界的四季。到国清寺赏秋,不如讲是留恋夏。那棵空空如也的千年隋梅,最终会挣脱秋的束缚勇敢入冬,凌寒开花来报俏春天。

郁达夫说: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到了霞客古道便是到了秋的天堂。夕阳照射下,早已被踩踏得光亮的圆石上,片片落地枫叶格外红艳。漫步古道上,想象着先民在赶脚,樵夫在担柴,更有不绝于耳的驼铃声,仿若在诉说千年古道的兴衰。此刻,你我便是徐霞客。《天净沙·秋思》脱口而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到古道赶秋,一定要选早晨来,你不必背着行囊杖藜前行,那草木上尚未褪尽的露珠,薄薄如纱的晨雾,远观炊烟袅袅,近听几声山鸟脆鸣,时不时看到留宿山中的老牛,偶尔还能碰到一两个问路的驴友。我们就这样慵懒随心地走着,贪婪地吸着新雨后的山气,惬意的人生自然而然来了。秋日的天台山是那么的诗情画意。

秋天,历来是中国人勤劳的代名词。秋的到来,意味着收获到了,节日便饱满了。

你看,石浪滚滚的苍山脚下梯田里,正在举行割香米比赛,谁获胜将是“山里好镰刀”。挥汗如雨的汉子们,构成了秋天里最美的风景线。末了,他们在田里搭起台,穿上蓑衣,扛起犁耙,向世人述说着山民们在自然轮回中的辛苦劳作,传达着秋日里丰收的喜悦。

天台山甚少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有的是万绿丛中点点红。这不,大同山里慈圣村的柿子红了,村里阿公阿婆伸着长长的竹叉,娴熟地摘下一颗颗秋日的小灯笼。阿婆毫不吝啬地挑出最红的柿子让你尝,那与生俱来的热情加上红色诱人的视觉,马上刺激了你的味蕾。

树荫下,年轻母亲边教孩子摘柿子边讲述千年柿王的沧桑。

头顶着湛蓝的天空,顺着村里的石子路,看青砖、灰瓦、麻石组成的山居和串串高高挂起的红柿子干,冷不丁蹿出一只黄狗在追几只老母鸡,刚才那摘柿的阿婆端着粗大碗笑呵呵地叫我们吃饭。

多么温馨的一幕。此时天台山的秋是属于阿婆的,更是属于你我的万家灯火。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来到天台山,留下或浓或淡的笔墨。秋天正是感怀忧伤的才子佳人的天堂,包容宽怀的天台山成了这些失意落魄的文人魂牵梦绕之处,一次次地坚持“早晚向天台”,期待到“天台访石桥”。秋日的天台山便是游子们的治愈之所。

生活若没有了美,错的一定是你的眼睛。此时,很难说是秋迷上了天台山,还是天台山迷住了秋,或是我们被这两者迷了。只要我们的心没被尘封,秋一直都在,美早已经在这里等着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