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樊泽宝的头像

樊泽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19
分享

消失的蓖麻

童年时老家田野里的有些植物现基本已消失,其中记忆最深的是蓖麻。当时国家号召、鼓励种蓖麻,除高价收购外,还给一定的物质奖励,说蓖麻油是军需物资,用于解放军的飞机和坦克,是支援国防建设。

记得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每年一开春,学校就统一提供种子、组织学生撒种。因是政府号召,所以,从种植到日后收获,尤其是收获的籽粒归个人所有,由个人采摘、晒干后卖给供销社采供站,不但可以挣钱,而且为调动种植和收获的积极性,在收购时还会按规定奖励一定数额的花生油票,那可是很稀罕的值钱物,因此,当时的积极性都很高。

学校在村北头,没有围墙,教室的东、北边就是农田,一旦老师把种子发给我们,我们就在下午课外活动时三俩一伙,就近到地堑子上,拿着铲子挖窝撒种,一个窝撒一两个;我村是公社驻地,粮所、烟站、供销社和公社礼堂等单位围墙多而长,放学后再到这些犄角旮沓、村外的田埂和小路两旁、几乎是见缝插针,把手里的种子全部播完;后来因秋季部分成熟的种子干裂后脱落,春季自然繁殖,学校就不再发放种子。种上没几天,嫩嫩的小苗就从土里冒出来,很是好看,很快就长成一人多高。

蓖麻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是绿径叶,成熟的籽粒是灰黑色的;另一种的径叶和籽粒都是红色的,且籽粒大,但收购价格比灰黑色的便宜;其茎高两米左右,全身光滑,如被腊粉,径圆形中空,分枝较多,叶似巴掌状、互生较大,边缘有大粗齿;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花很漂亮,单性花无花瓣,雌花生在花序的上部,淡红色花柱,雄花在花序的下部,淡黄色,也有白色;成熟的蓖麻籽外壳光滑发亮且坚硬,长得形似鹅卵石,颗粒饱满滑润,外观漂亮。

蓖麻生长速度快,只需月数就能长得十分高大,就像棵棵小树,绿绿葱葱的伫立在田间、墙院和乡间小路的旁边,配上周围的植物,尤其是阳光下其硕大油绿的叶子被微风一吹,闪闪发亮,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因其枝叶硕大,基本遮挡住旁边植物的阳光雨露,所以在蓖麻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很少生存,且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一般虫鸟不会靠近,连吃青草的牛羊等牲畜也不吃;但将其叶子晒干搓碎可消杀蛆虫等,是制作杀虫剂的原料,这也是蓖麻的一种生存优势。

仲夏后蓖麻的果实便成串长出,圆圆的通体都是短短的小刺,与板栗类似,种子包裹在这些布满软刺的外皮里;立秋前开始成熟,成熟后外表的刺坚硬地竖起来,像炸毛的刺猬,用手一摸扎手;如果收摘得晚,它就会自然裂开,露出中间灰溜溜的籽粒,上面有很多图案,看着如同绘画过的脸谱,有鼻子有眼,相态各异,非常好玩。

从农历七月起,其开始陆续成熟,先期结果的绿球由绿变黄,天气也开始干燥,毒辣的阳光很快就将变黄的果球晒成土灰色,从此,蓖麻到了收获期。因其外壳细刺坚硬扎手,我们多是在早晨或下午挎着大提篮,拿着剪刀或镰刀,到蓖麻林中顺着头从每棵上剪摘成熟或半成熟的,成串的蓖麻球很快就装满提篮,拿回家后倒在院子里,放在窗台、猪圈棚上晾晒,有时一天能摘好几次;收摘蓖麻是全民行动,大人在田间劳作时也会顺便将田埂、路边成熟的采摘回家,一直持续到霜降后;晒干后的小圆球会自动炸开,里面小小的扁圆形蓖麻籽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在好天时将晒干的蓖麻球(壳)收集起来放到天井里,用棍棒敲打,把壳球打碎,然后母亲用簸箕扇光皮草,将干净的蓖麻籽放在箢篼里攒着,攒满了箢篼就拿到采供站去卖,一个秋季可卖几次;采购站每次都给开张收据,直到秋后没得卖了,他们就将当季的数量合计,按规定兑现奖励油票,然后母亲再拿着油票、油瓶到粮所打油,好的年头能买两斤多花生油(几毛钱),一般年景就是斤了八两的,那时粮油紧缺,是母亲最喜欢的,我们手里也有了零花钱。

每种植物都有其生存的价值,而蓖麻也有它的历史使命,除了卖给国家的外,在乡村还有其他用处,也给乡村孩子带来很多乐趣。

在农村没通电前,农户晚上照明都是用花生油或豆油后来用煤油点灯,因经济条件限制,各家晚上基本上舍不得点;有了蓖麻籽后,人们就点燃蓖麻籽夜晚照明,一是用细铁丝串成一长串,二是将其捣粘装在罐头瓶里,插根棉信子,加少许植物油引燃,非常耐烧。但燃烧时冒出的烟里有很多黑灰,第二天人的鼻孔都是黑的,在那个年代这些都是忽略不计的。另那时冬春季因御寒条件差,很多人的手脚冻得裂口子、皴(cun)了,晚上睡前捣碎加热,将蓖麻泥用手在皴皮处反复揉搓、糊在裂口处,再用布条一缠,第二天即可软化,有一定效果。

蓖麻叶宽大,表面光滑似荷叶不沾水,如有水珠在上面,来回滚动,晶莹剔透,很好玩。一是当伞,童年时经常在田野里拾草剜菜,如遇老天忽然下雨,我们就掐个大蓖麻叶,把它当成雨伞顶在头上往家赶,雨水顺着蓖麻叶流了下来,有时雨珠把衣服弄湿,我们也不急不躁,享受着雨中的情趣。二是当舀子,在野外劳动时如口渴,就摘个大叶子将四边一招,从河沟里取水喝;有时为确保移植的蔫柚等野果苗成活,也会用其兜水浇管理,使秋后不断有野果吃。三是当包装,那时在野外捉到田鼠、青蛙等,多是用其包着回家放到锅头里烧着吃。用现在的话说其纯属野生,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纯绿色环保。四是养蚕,生产队有时春季组织社员养桑蚕,麦黄时节蚕宝宝大了,坡里的桑叶不够喂的,就采摘蓖麻叶喂;说来奇怪,因其异味很多虫鸟不吃它,而蚕宝宝却照吃不误;有时也直接弄些蓖麻蚕放养,因无其他虫鸟入侵,收获很大。

在饥不择食的年代,我们几乎没有不敢吃的,唯有蓖麻籽没有吃的,当时并不知其有毒,也曾试尝吃过,尤其是放在炭火里一烧还有种香味,剥掉外壳放到口里味恶、一嚼既苦又涩还粘牙,便连忙“呸呸”吐出,从此再没打它的注意。

现得知蓖麻是毒性很强的植物,全株有毒,被称为十大危险植物之一。有毒成分是蓖麻毒素及蓖麻碱,其中蓖麻籽含致命蓖麻毒素最高,蓖麻毒素是一种毒性糖蛋白,从蓖麻植株中提纯分离而得,即使是未经提纯的蓖麻籽,误食之后也会有生命危险。

好处是现在其已基本绝迹,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人熟悉外,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认识的。但无论是否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如见此物,应避而远之,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