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樊泽宝的头像

樊泽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05
分享

挂历流行的季节

挂历,墙上的四季风景,画面色泽绚丽,中外名胜,风光山水,禽鸟鱼虫,诗词书画,香草美人,无所不备;翻阅挂历,不仅让我们享受了“美”,每个人还会搜索到不一样的精彩印象、高光时刻,其记录了岁月的风雨,描绘了生活的轨迹。

挂历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因其时尚、新颖,在当时文化艺术氛围匮乏的环境中异军突出,成为城乡百姓之家新添的喜庆文化元素,于是,便很快在全国风靡。那时家里的墙上有本挂历,不仅节日气氛浓郁,而且房主特别有面子。因此,每到年终岁尾,人们就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或购买或讨要,作为“准年货”,成为亲朋相互馈赠的首选。

挂历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20世纪30年代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是历书与年画有机结合的艺术品。建国初期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宣媒介,铜版纸印刷,文字是中英文对照,画面内容有建设成就摄影、祖国各地风光、古代名人字帖和山水画、当代戏剧和电影剧照等,因印刷量少,仅供少数人使用。

上世纪80年代,挂历走入寻常百姓家;挂历12个月具有12张不同的画面,而且画面美观大方,月月给人一种新鲜感,客人来了往往翻一翻,欣赏一番,赞美一番,让主人脸上有光,心里美滋滋、甜丝丝的。因此,挂历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渗透到千家万户,而且在很多办公室和公共场所也挂着题材不同的挂历。每到岁末年初,销售挂历的书店或商店狼烟四起,买挂历的人群络绎不绝,异常火爆!

当年送挂历成为了一种时尚,在人情往来中,寄托着单纯而美好的祝愿。作为新年的纪念品,企事业单位把挂历当成一项福利发给职工,下班路上,人人手里拿着、肋下夹着报纸包裹的铜版纸卷筒,一拨一拨地走出单位大门,拿到挂历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拿回家,全家人围拢在一起,一张张地翻看着,欣赏着,品评着,然后精心张挂到墙上醒目的位置,挂历不啻为一抹点染生活的温馨亮色。

挂历画面的设计者们使出浑身解数,由初始的电影明星、体操明星在内美女题材,陆续多元化,从“共和国的缔造者”、“领袖像”,到风景名胜、名人字画、12生肖等以挂历的形式登堂入室;除在画面精美上下功夫外,有的挂历还配上了哲理小诗、名言警句,甚至设计出香味挂历、黑白挂历、音乐挂历等特色产品;印刷纸质由白纸、铜板纸、宣纸、绢纸乃至金箔、银箔等多档次,价格也从几十、几百到上千,尺寸也大小不一。

挂历盛行时我刚参加工作,因此,每年都会想方设法的求本挂历带回老家,即使旧挂历也如获至宝。一是图新鲜喜庆,二是老家有春节糊墙贴年画的习惯,以前家人总是从集市上买年画,有挂历了就不再买年画,而且挂历的纸张比年画的质量好,把旧挂历拆开,一张一张的贴在墙上,光滑明亮,深受父母的喜爱。

为求挂历,有时甚至不惜当“强盗”,到易得者(亲朋好友)办公室、宿舍翻箱倒柜,一旦发现即抢占己有;同样,他们也到我处搜抢。为此,一旦得到就得想方设法藏好,当时为争抢挂历闹了很多笑话。

成家后除捎给老家外,还在自家的显耀位置挂一本,除当日历外,还会当记事本,将要做的事项标注在某月末日;日常还会掀掀,除欣赏外,还将挂历上的内容给孩子讲讲,让其增长知识。

用过的旧挂历除糊墙外,还有不少用处。一是很多巧妇将挂历纸裁成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再将它紧紧地卷在拉直的回形针上,做成纺锤形的样子,再将回形针的两头弯成S形,弯好后就做成了珠帘的配件。长长的珠帘,挂在门框上,既挡蚊蝇,又当门铃,进门时将珠帘推开,叮叮的响声,便会在身后响起。二是装饰,有的把旧挂历垫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读书、工作时有赏心悦目之感;有的把旧挂历垫在柜子或抽屉里,外观整洁,还有防潮作用;有的用旧挂历给上学的孩子包书皮,厚实、美观,一度成为孩子们炫耀的“资本”。三是糊纸笸箩,有些老人用各种图案的旧挂历粘糊的纸笸箩图像新颖,美观漂亮。四是对儿童启蒙教育,那时还不兴旅游,通过翻看一页页的挂历,让孩子知晓和欣赏北京故宫、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苏州园林、扬州孔桥等风景名胜,“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看名人字画,让孩子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其艺术情趣等。

随着挂历、年历的普及,渐渐这个过年的必需品开始泛滥,尤其是一些“特制”挂历,使其成为行贿的工具。如有些单位用公款大批购买贺卡、年历、台历送礼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少印刷厂每到下半年,各种订单纷至沓来。有些成本不过20元左右的挂历,标价却在200元以上,采购中大量的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年节利用挂历公关,搞不正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坏影响。

2013年末,中央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令行禁止,从此,公款购置挂历成为历史;从2014年起全国挂历、日历市场陷入低迷。

近年来,作为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的商业挂历进入市场,但这些挂历已不再是商品,而成了赠品的宣传品,这些挂历大都进入企业的客户家,摇身变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即使有商品挂历,购买者也了了,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同时,随着电脑制作技术的精进,个性化的挂历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挂历,成了人们的新宠。年轻人把自己的写真集做到挂历上,挂在了新房显眼的位置。还有许多人将家人的照片制成挂历,演变为浪漫爱情的写真以及维系亲情的纽带。这既是有意义的纪念品,也是一份时尚的礼品,其完成了华丽转身。

挂历市场的衰落,人们对挂历“感情”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当年挂历的兴起,与简陋的居室、四壁白墙及单调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时代相适应;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城市步入现代化、综合文明日新月异,全社会的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旅游、电影电视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光、精彩视频,后期的网红街、灯光秀等文化生活繁荣,人们的视野开阔;居民富裕了,住房条件改善了,室内装潢多样性、高档化,百姓生活品味已迅猛“提档”,名人字画等高档艺术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挂历作为居室装饰品已显尴尬。尤其是智能手机成了生活百事通、知识百科全书,曾经一度为人们视为佳宠的挂历,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再也不是家庭生活奢侈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甚至有些年轻人已不知其为何物。

挂历,作为一种时代文化,尽管已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载体,除留在曾为之追崇者的记忆里外,仍会作为一种传媒工具留存,在传播“美”的同时,完成其负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