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宝新的头像

冯宝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3
分享

“守艺人”剪出别样的诗意人生

“ 

牟氏庄园、丘处机、樱桃红了、苹果红啦......一个个反映栖霞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古代建筑、历史人物和土特产品,在栖霞市民间“神剪”衣培娟那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下,出神入化,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一幅幅剪纸作品,讲述一个个烟台故事,宛如一部部图书,犹如一部部精彩的微电影。精湛的技艺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剪耕不辍”。这位历经60余年艰苦跋涉的剪纸“守艺人”,妙手生花剪出诗意的人生。她先后获得“共和国杰出剪纸艺术名家”等近百个荣誉称号,剪纸作品享誉国际市场,弟子数万遍布国内国外。

(一)

衣培娟,1956年生于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马嘶庄村,出身“剪纸世家”,剪纸“守艺”传到她这一辈,经历多少代人已经无法考究。她从小受到熏陶,小时候的她经常看到一张张红纸像变魔术似的,从妈妈和姥姥的手中变成精致有趣、生动形象的图案,感到非常神奇,也引发了她的好奇。有一天她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剪刀有模有样地剪起来,那一年她才7岁。耳濡目染,至此,她正式跟随姥姥和母亲学习起剪纸。在姥姥和母亲手把手耐心地传授下,小小的她就能剪出有模有样的苹果、桃子等简单的剪纸图形。父亲的奖励和街坊邻居的夸奖,使她颇有点得意和成就感,也增强了她剪纸的信心,逐渐酷爱上这门技艺。她每天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拿出剪刀练习剪纸,痴迷的有时忘记了写作业和吃饭。她说,小时候,剪纸除了带给她欣赏的功能,还常常能满足她的各类愿望。年幼的她有时想吃苹果,可家里没有,她就用纸剪出一个大红苹果,贴在墙上。有时候,喜欢小兔子,就用纸剪出一只小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天坚持学习剪纸,年复一年,在十岁时,她就初步掌握了掏剪、打毛和切剪、钻孔、针刺法等基本功,能独立剪出像模像样的作品了。

入门容易精通难,不下苦工拿不来。剪纸也不列外。拿掏剪手法来说吧,就是用剪刀尖刺穿纸张,然后从内向外挖剪,剪刀时常把手刺破,她就学习了十几天。特别是在学习“打毛”手法——剪制纤细、匀称的锯齿纹来表现动物的毛发时,她学了几天也学不会。为此,她流过眼泪、扔掉剪刀,撅嘴赌气发誓要放弃。剪纸毛刺就是锯齿纹,锯齿纹俗称“打毛刺”,它是剪纸艺术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也是难度最大的技法之一,要打好精细的毛毛可不是容易的事。这个技法不是特别简单,不经过一段时间苦练是难以掌握要领的,需要用剪轴灵活的剪刀,左手托纸、右手运剪,运剪时剪刀尖始终朝前保持距离相同,一左一右边剪边匀速平移,打出一连串细如毫发的丝毛来,非常难。衣培娟结合多年实践,谈了这些体会。

高中毕业后,她被选派到小庄乡回兵崖中学教学,即便是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她也没有扔下剪刀,并教授学生剪纸,很多学生在她的指导下学会了剪纸技艺。1976年,当时的人民公社成立文化站,她因为高中毕业又有剪纸技术,被选中做了一名文化站干部,不久担任了文化站站长并任幼儿教师辅导员,教授幼儿教师剪纸,全公社从娃娃抓起学习剪纸。在下乡入户中,她发现喜欢剪纸的人非常多,但各自为“剪”,没有一个交流平台,剪纸水平很难提高。她便向领导提出成立剪纸协会的想法。于是,她在全县成立了第一个剪纸协会----小庄乡剪纸协会,她担任会长,拥有会员150多人。1987年,为庆祝建国38周年,她组织小庄乡剪纸比赛,参赛300余人,850多幅作品,被市里领导看重,组织作品在全市巡回展览。因其工作成绩突出,1988年8月的烟台日报还以《火热的心肠----记小庄乡文化站长衣培娟》作了通讯报道。

因为爱,所以执着。六十多年来,她在剪纸路上,虽然有过坎坷,也有过迷茫,但一路走来从未放弃,即使在上学和紧张的工作之余,她仍然坚持练习剪纸,探索剪纸技艺奥妙。结婚和有了孩子后,在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下,她也坚持不懈,孜孜以求。走上领导岗位后,也是心系剪纸事业,她利用下乡进村的机会,拜访民间剪纸老艺人,虚心向老一辈剪纸艺术家学习,四处拜师学艺求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逐渐掌握“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剪纸线条造型,“层层垒高”或“隔物换景”的剪纸构图造型,以及夸张、简洁、优美且富有节奏感的剪纸形象处理方法和单纯、明快的剪纸色彩协调比例等等,成为山东省知名的剪纸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一烟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共和国杰出剪纸艺术名家、全国剪纸优秀指导教师、齐鲁文化之星、齐鲁文创工匠、泰山文艺奖获得者、烟台(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等。

2004年,她从市文化局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专注致力于研究发展传承剪纸艺术。在她的奔走呼吁下,2005年,栖霞市剪纸协会成立,为烟台市第一个成立的民间剪纸协会,她被推选为首任主席,任期13年中,在她的引领下,栖霞的剪纸事业走上了正轨和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二}

守正创新,是让剪纸活起来的关键,衣培娟如是说。她认为,生活是剪纸艺术唯一源泉,只有通过创新,融入地域文化,反映本地日常生活,服务于地方经济,烟台剪纸的独特魅力才能被世人认可,并走向世界。衣培娟在创作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栖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到剪纸中,让剪纸更具地域性。为此,她一有闲暇时间,就积极思考创作。

栖霞是中国苹果第一市,被命名为“苹果之都”,驰名中外。衣培娟就把苹果的元素结合到剪纸中,创作了很多以苹果为主题的作品。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她设计创作的“苹果福娃”,实现了栖霞苹果与奥运吉祥物的完美结合,在“巧手迎奥运”烟台民间手工艺作品大赛网上投票中,“苹果福娃”获得了网友们的高度认可。设计制作的剪纸贴字“艺术苹果”,把福字、花鸟鱼虫等图案,嵌套在苹果剪纸之中,精巧美观。她以苹果栽植、日常管理、苹果丰收、采摘、销售和红红火火的日子一系列的过程为题材,创作了系列剪纸作品,用不会说话的系列剪纸,演绎出苹果的故事。苹果不再单单是一个苹果剪纸,而是作为会讲话的艺术礼品,告诉人们苹果一生故事,被人们所称颂。这样的剪纸不仅可以观赏,宣传了栖霞苹果,还帮助果农增加了经济效益。“苹果的寓意是平平安安,在苹果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传统的‘红双喜’‘全家福’等艺术文字,剪纸也就更有意义了。”衣培娟说。

创新剪纸艺术,让作品说话,讲好本地故事,是让剪纸“活”起来的根本。但要让剪纸“火”起来,衣培娟认为,必须让剪纸更具时代特色。她说,剪纸是一项传统技艺,在新形势下,要让传统技艺更有活力,在做足创新功夫时,必须与时俱进,让剪纸作品体现时代性。剪纸应当与现代应用相结合,既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又为当代生活服务,这样的剪纸才具有生命力。为了让自己的剪纸追踪时代的节拍,被更多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她在花甲之年学会了绘画并能熟练上网。每天拿出一定时间绘画,制作成剪纸底样。或者上网用qq和微信跟全国各地的剪纸艺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她将所学的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等艺术门类与剪纸相融合,贯通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传承剪纸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东方美学精神,让传统的剪纸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点,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好评。她的作品《十二生肖福》,乍一看,好像只是普通的福字,但细看下来就会发现,此作品是由祥云和十只蝙蝠构成的,外形饱满、圆润,内中大福字上镶嵌着各带小福字的十二生肖。细看外形又可以发现,这是一对情人额头相抵,寓意幸福美满。原本简单的福字,经过这样的创新创作,融入了时代特点,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剪纸独特的魅力

“剪纸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手法的表现,更在于情感和思想的积淀和迸发。”在衣培娟看来,“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她希望,自己的剪纸作品不仅能带给大家美的艺术体验,还能带给大家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2022年疫情期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一位民间老艺人虽然不能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但她被疫情防控前线发生的事迹所感动,先后创作了《支援武汉 战胜疫情》《向白衣天使致敬》《战疫必胜》等20多幅剪纸作品,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表现形式,反映了“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主题。致敬英雄,凝聚力量,为防控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中剪纸作品《战疫神》,2020年4月在《中国剪纸精品集抗击疫情》出版发行。

(三)

“剪纸是一项民间艺术,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的剪纸艺术古老而神奇,是一门历史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它不应是一个人的专利,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要让其发扬光大,我们这些老艺人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需要一代一代剪纸人不断地传承创新努力。”谈到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衣培娟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如何将烟台剪纸传承光大,一直是她不断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剪纸多年,她不忘传承这门艺术,让更多人学习并发扬光大。从七十年代末期,萌生成立剪纸协会的想法开始,她就开启了对剪纸艺术的守护之路,这条路充满了使命和责任。而她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与她一同守护剪纸文化,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风雨前行,一如既往,无怨无悔。

要让民间剪纸艺术走向社会,从娃娃做起是关键。青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需要依靠这支生力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孩子们认识非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在此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生发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另一方面,非遗进校园,能够提高青少年文化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文化艺术需求。她自愿担任了栖霞市实验小学、翠屏中学等学校的剪纸校外辅导员。她常年义务到老年大学、军休所授课,受邀到南京小西湖小学、新疆51小学、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烟台大学等大中小学校传授剪纸艺术。2016年12月,她受邀到北京清华附小教授剪纸一个多周,把烟台剪纸技艺传授给500多名学生。2017年5月,应济南大学泉城学院邀请,她为120名教师现场传授剪纸艺术,并举办了为期15天、76幅剪纸作品个人展览,6000多名大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剪纸技艺,观看剪纸展览,了解栖霞剪纸民间艺术。2019年10月,她还受烟台市教育局之邀,为烟台市美术教师专业培训班90余人作了剪纸专门培训。她的学生们也加入了剪纸艺术传承队伍的行列。她的学生衣敬芝的剪纸技艺享誉北京房山区,常年教授居民剪纸;学生孙佳、牟燕燕、牟晓华等经常受邀到本地和外地传授技艺,并分别担任了实验小学、翠屏中学、蛇窝泊中学等域内外学校的剪纸辅导员,培养了一大批剪纸新人。

“文化自信,就是要做好传承。”她说,社会上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剪纸、参与其中,并且能够剪出越来越好的作品,形成一种社会氛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她首先从自我做起,现在衣培娟将剪纸传承给了女儿孙佳,她女儿现已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山东省剪纸协会会员。剪纸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出版、收藏。女儿又传承给了她的儿子,小外甥的剪纸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剪纸大赛中多次获奖。“他们也在延续着我的艺术生命。”衣培娟欣慰地说。她不仅热心校园剪纸事业,足迹还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时常走进乡村、社区、企业等,开展“非遗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通过讲解与教学,让社区居民、各界人士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在牟氏庄园为研学挂牌建立衣培娟剪纸传承基地、艾崮书院个人剪纸展室。在栖霞翠屏中学挂牌鲁东大学国际学生栖霞民俗文化剪纸体验基地。在烟台万科、国学馆、民俗博物馆、新华书店、图书馆、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栖霞市所有旅游景区,学校、社区、乡村到处都留了她教授剪纸的身影。她受邀到重庆讲授剪纸艺术,被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聘任为剪纸辅导教师、受聘南京大学文化和自然遗产创研员等。从娃娃抓起,推动社会各界剪纸事业发展,卓有成效。一大批青少年在她的培养下成长为剪纸人才。六十年剪纸生涯,到过多少单位、家里传授剪纸艺术,教授过多少人,实在是没法统计了,衣培娟感叹地说。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剪纸生涯给她的脸上刻下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和一缕缕的银发。仅以参赛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她的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剪纸比赛中就有26人获奖,举办四次个人剪纸展览。

(四)

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它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通过交流和分享,让剪纸艺术等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世界的和谐与发展。从事六十余年剪纸艺术的衣培娟有着深刻的认识。衣培绢的剪纸作品构图新颖生动,线条委婉流畅,毛刺均匀精细,造型美观大方,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现淳朴。其作品在全国剪纸领域曾摘金夺银、独树一帜,先后获得省和国家举办剪纸大赛奖百余次,深受国人喜爱,也蜚声海外,受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智利、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友人的赞誉。已有万余幅作品发往国外,200余幅作品参加展览、获奖和被收藏并出版发行。

2010年,她创作《热烈欢庆中国上海世博盛会》系列剪纸,入选中国迎上海世博会书画剪纸展览,并在十几个国家巡展,荣获银奖并收藏出版发行,被授予“共和国杰出剪纸艺术名家“最高荣誉称号。2015年10月18日—22日,应大韩民国社团法人首尔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邀请,她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组织的剪纸艺术交流团一行90余人,赴韩国首尔进行中韩剪纸交流,首尔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向她颁发中韩艺术交流证书。2016年5月24日—25日,应烟台芝罘区委邀请,在烟台芝罘区中韩文化创意园,为韩国前来参观考察的100余名专家、学者表演剪纸。2018年3月31日—4月10日,应烟台渤海轮渡集团公司邀请,在《中华泰山号》游轮上为游客现场表演剪纸技艺,继之到日本福冈市、佐世堡市,为日本观众讲解了烟台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风格特点,并现场为观众展示剪纸手工活动,以栖霞苹果为题材与观众互动,观众近距离观赏、体验中国剪纸艺术的现场展示,让日本观众感受到中国剪纸独特艺术魅力。烟台大学国际学院、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都留下了她为留学生传授剪纸技艺的身影。2017年到2018年连续两年,有8位澳大利亚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栖霞市拜她为师,跟她学习剪纸。他们学成归国后,通过烟台剪纸艺术,拥有了一大批“粉丝”,对推广烟台剪纸艺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衣培娟虽已近古稀,但思维前沿,她开设了专门的剪纸教学抖音号、QQ号和微信公众号,传授剪纸艺术,广受国内外剪纸爱好者的好评。作为烟台剪纸的“守艺人”,衣培娟愈发感觉时间急迫,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步履不停,致力于剪纸传承光大,讲好中国故事,反映时代特点,通过创新形式,使烟台剪纸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中国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冯宝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