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费姐的头像

费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4/01
分享

我的亲情观—亲情题材影片观后感

春节假期,一天晚上和老公二人老夫聊发少年狂,看了一部午夜十二点的夜场电影,散场以后深更半夜从影院步行回家,没想到直到第二天中午都起不了床,真是一岁年纪一岁人......

算了不说恼人的年纪还是说回电影,是一部亲情题材的影片,也许期待值过高了,内心还是有点失望的。媒体一直在宣传不断创新高的票房,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定得高高的动辄上百的票价,另一方面国外的优质片子进不来,再加上疫情防控的需要,春节假期外出旅行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然去影院就成了就地度假活动中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天时地利加人和,票房能不高吗?

周末在家收拾整理书房,发现一本同样是亲情题材的书,夸张的封面制作吸引了我,(一部跪着写成的书,一曲长歌当哭,道尽世情冷暖),于是用了两个下午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

阅读体验特别奇怪,我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样,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泪流满面。笑是因为文笔还是比较有趣的,是我喜欢的既平实又有趣的风格,流泪是因为文中几个亲人的去世,给作者心理带来的这道坎似乎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都没能很好地迈过去,全文的气氛显得沉重和忧伤,用几个长辈的死亡成功骗了我不少眼泪。

在我的认知中,无论亲情还是死亡,都是很自然的一种东西,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好,子女对父母的爱也罢,都是最自然不过的感情,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流淌在血脉里的天性,不值得也完全没必要夸大其词地去过度渲染和颂扬。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母爱远远不能和伟大这些词发生链接,只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而已。只要稍微有一点点人性在,你说作为子女谁不爱生养自己的爹娘,作为父母又有谁不爱自己一脉相承的孩子呢?

死亡同样是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的事情,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面对和接受长辈亲人的离开,这是自然的规律,谁都无法违背和抗拒,有死亡又有新生,我们的生活才会生生不息。西方的死亡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认为让孩子自幼就接受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从而消除恐惧和焦虑,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真正地去理解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显然我们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缺失的,国人似乎很忌讳理性客观地去探讨这个主题,所以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要消极许多,也悲观许多。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人生的主题只有生与死,死作为生的另一半,并不是生的终点,而是生的伴侣,两者以同样的步调并行在每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中。而我倒是愿意把每一天醒来当作新生,把每晚入睡当作死去。这样我生活的每一天都像是一个提醒,提醒我生命的短促和意义,提醒我珍惜活着的每一个日子。经过这样的训练,我相信最后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一定会很平静,因为我早已实践过很多次了。

一部电影一本书,同样亲情题材的这两个作品给我的观后体会是,看电影和读书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一定要看经典,三十年前看的一场电影《廊桥遗梦》,大雨中弗朗西斯卡目送罗伯特开车离去的镜头至今还清晰地在我脑海中难以忘怀,整个场景没有一句对白,也没有旁白,但是男女主隔了一个红绿灯互相对视的那个眼神,把那份爱而不能和爱而不得演绎得刻了骨铭了心,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不是通过煽情来骗你眼泪让你哭,而是让你心痛的同时去有更多理性的深度思考。而现在这种所谓高票房快时尚的东西就像口香糖一样,嚼两口没味了就会被当做垃圾给吐了,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