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贝尔哥兰德的头像

贝尔哥兰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29
分享

我谓庄周的“争“与“不争“

茶余饭后,与几位朋友网聊,不知不觉谈到了庄周与屈原。

     有人说,"庄子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以退为进,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屈原在有路可走时,却走上了抱石投江的绝路",意即明哲与偏执,高下立见云云。由此引发我诸多联想,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维权行动,有聪明人总是自诩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其心口不一的丑恶行径,真是令人作呕。愤激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个社会,众人都学老庄的时候,肯定是停滞与倒退的先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看似和谐太平,却是怎样的一种堕落与悲哀呢!

     屈原则不同,自知正义″路漫漫",偏要"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社会正是在这种脊粱的求索中得以进步,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所以我觉得,老庄正是当权者期盼、亲睐的和谐顺民,虽非鹰犬,但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奴才的角色。屈原才是社会正直的良心与柱石。

     譬如古代隐士,一个个貌似超脱,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但有几个能真正抵挡朝廷高官厚禄的诱惑,心如止水地清贫一生? 接舆髡首,桑扈裸行,千百年来凤毛麟角。

     无数的隐士则名为隐,实为等,做梦都在筹划″终南捷径"。一旦时来运转,入世做官捞取功名的急切丑态,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篷蒿人",是最为真切的写照。

     人人都去学做老庄,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挥洒个性自天真,明哲保身乐逍遥,社会只能倒退到觅果栖树的原始生存状态去。现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从物质到精神,哪一项不是艰苦斗争与努力求索的结果?

     民众信神拜佛几千年,"千里眼"和"顺风耳"仍然仅是一个神话而已。科研工作者辛勤研发,却使神话变成了现实——视频电话——这是老子练丹、"庄周梦蝶"千百年能修出来的么?

     说穿了,一切所谓的"与世无争",都只是骗人的遮羞布。名曰不争,貌似超脱置身世外物我两忘 ; 实为死等,垂涎三尺望穿秋水只盼坐享其成。

     真正面对从天而降的功名利禄的"馅饼",有几个"老庄"能不乱方寸,甘守寂寞与清贫?

     有一篇网文写得极好,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考验人性的弱点"。在五彩缤纷的世俗诱惑面前,即便修炼得道的老庄,亦难自持清静,何况自许门徒的假隐土呢。超脱如彼庄周者,在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不也腆着脸″贷粟于河监侯"么? 米没借到,反倒窝了一肚子气,不知回家又挨了老婆孩子多少的抱怨和数落。饥寒交迫煎熬中的庄周,怎么不见其超脱,反倒一下子大雅奔大俗了呢?

     由此看来,所谓与世无争的超脱,其实都是企图不劳而获,梦寐以求不得后的意淫与自慰罢了。

     自命清高没有错,但不宜据此四处宣示,好象别人都是吊在树上亟亟以求的猴子,只有聪明绝伦如彼者,才是参透一切,稳坐树下的狙公。可现实往往是,树上的桃子摘下来了,猴子们累得身心俱疲,上气不接下气。树下养足了精神攒够了劲儿的狙公,比谁都跑得快,占得急,拿得贪,全然不见从前自我标榜的超凡仙气。

     这是不是很象鲁迅笔下的那种既想立"贞节牌坊",又想获全身心放纵享受的什么人来着?

     要我抉择,如若不能站着象人一样尊严地劳作与生活,宁学屈子抱石投江,也不扮道装仙,手托化缘的钵却口唱逍遥乐呵的歌,自掌嘴脸苟延残喘。唯其如此,死了也比活着更显凛然尊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