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绯霞的头像

绯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06
分享

老爸的抗战情怀

“《雪豹》,第十四集第28分钟50秒。”

老爸的书房很整洁,几张皱皱巴巴的废纸显得有些突兀。纸是他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别人给的广告单。空白处被他利用起来,记录剧集断点,以便下次观看能无缝连接。

老爸退休后很是清闲,除了和那帮老朋友爬山、“斗地主”,就是在家捣鼓电脑。他问我:“别人说在网上可以看很多电视剧,随便看哪一集都行,是不?”我点点头,心领神会,教他操作。待他能顺畅运用时,又一个“网虫”诞生了。只要是空闲时间,他一定是在电脑前看电视剧。吃饭要三请四催,睡觉也拖拖拉拉,做饭的间隙、洗脚的空档也不放过。更甚的是,他竟在书房搭了张床,下午困了的时候可以睡一下,眯一会儿再接着看。但凡离开,他都会在那广告纸上详细记录播放时间节点,分秒必争。因此那纸上便出现了各种电视剧名,《亮剑》、《暗算》、《五号特工组》、《红娘子》、《雪豹》……让他如此着迷的就是这些抗战剧。

老爸是1950年生人,时逢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百废待兴的洪流中,老爸和所有底层劳动人民一样艰难地生活着。 在姑妈的描述里,木枪、弹弓、木棍就是老爸和玩伴们爱不释手的“武器”,而草垛、沙堆、枯树……就被老爸虚拟成了奶奶口中让人憎恨的“鬼子”。“战斗”起来,高涨的情绪能让人忘记辘辘饥肠。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也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号召,但从1950年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的“必须严格镇压反革命” 、1962年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到1967年的“革命委员会好” 等热血口号,充斥着老爸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在大环境的渲染下,老爸将青年人该有的活力和激情转换为对外敌入侵的憎恨和有时代标签的豪情。 

与他欣赏的众多抗战剧中的主人公一样,老爸虽然出生于社会底层,属于无产阶级,但他没有心机,讲义气,坚强乐观、敢做敢为,有的时候甚至“一根筋”。在暮年,他将青春时期英雄主义的憧憬融入了抗战剧中,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似是在寻觅燃烧的激情、热血的情怀以及那波谲云诡的岁月。

“又是抗战剧,好看吗?”走进老爸的书房,一阵刺耳的枪声随即涌出。“好看。”老爸简短地回答。“不腻吗?”“不腻。哎呀,你挡到我了,你去客厅看电视嘛。”我乖乖退出书房。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散在各个不起眼的角落。某日,一次常规的体检打破了这种平静。重症、顽疾。得知检查结果后,老爸沉默了一会,对手足无措的我说:“治吧。”

“就像两军交战一样,如果还不戒烟限酒,等于是给敌军提供枪支弹药,你要配合治疗,提高免疫力,这样才能让我军兵强马壮,将敌军围剿。”医生在病床前简单形象地向我们描述着医治程序,逗得老爸哈哈直笑。治疗的过程非常辛苦,且疗效甚微。元气之伤、吐纳之阻、蚀骨之痛……随之而来。期间,老爸似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钢铁战士,在被绝望包裹的病房里,顽强地抵御着“外敌”入侵,从没有叫过一声苦。

奶奶口中的“鬼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跟电视剧里面演的一样凶残吗?有病毒可怕吗?

深夜,无眠。我坐在老爸的病床旁,静静地陪着他。拼凑着来探病的人口中老爸的种种曲折经历,三年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一幅幅与时代抗争、与命运抗争、与困境抗争的画面鲜活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