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才权的头像

冯才权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2/24
分享

新型家教信上生

新型家教信上生

广东/冯才权

“爸爸,您以后要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也要记住以下几点——不抽烟、不喝酒、少发脾气。

儿子希望我亲爱的爸爸能改过来,我也会成为一名好好听话,努力学习的乖孩子!保证!拉钩钩!”这是222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读小学二年级的外甥,写给他开工厂的爸爸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

“儿子,爸爸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乐观、自信、宽容、懂事、有担当、有爱心的男子汉。

你要认真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邻居友好、待老人和蔼,不玩‘王者荣耀',培养良好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绘画是快乐的,阅读经典更是幸福的。因为古人云:人能读书即是有福,我欲去谤莫如无心。道明了读书才能增长知识及解除你对生活、人生的困惑,也方能回答你千万次缠着我追问的‘为什么?为什么?'及赋予你战胜未来种种困难的力量。这便是幸福与快乐的源泉,更是感恩时代、感谢亲人、感怀书本的资本。

你要永葆好奇心,好奇心会引领你认知更多的诗与远方;你又要永存惜福心,惜福心能激励你感受更广的爱和真情。

……”在刚开工的车间穿梭检查机械的父亲,忙里偷闲地用绘图铅笔写下了以上回信话语。

这温馨而有热度的“父子交流”方式,对我那一代人来说,真是久违了!因为写信交友、投稿、传递信息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读初一便开始“涉足”的领域。衍生出了我喜欢集邮及收藏的爱好。

春节前,我回老家扫除时,看到比我年龄还长、布满蛀虫孔的木柜上堆着的19大箱信件。我用手机,开闪光灯拍摄了下来,到院落中间,放大后仔细端详,勾起了我对追求书画艺术学习、交流约30载的点点滴滴的怀旧——

1993年,我以乡下学生的身份,第一届考进徐闻县第一中学读高一。空间大了,视野也宽了,我如鱼得水地陶醉于学习的海洋之中。图书馆,是我插上文学梦想翅膀的“神圣殿堂”。在那里,我读到了鲁迅的《呐喊》,并延伸到去追寻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版画作品《呐喊》。

相同的题目,不同的方式,殊途同归,带给我视觉及心理上莫大的享受。因为弃医从文的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版画倡导者与奠基人,与广东台山的黄新波是师徒关系,激起了作为岭南人的我的默默关注。

当然,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及苏联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文学经典中的主人公的人生阅历及故事情节,或跌宕起伏,或催人泪下,或发人深省,是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文艺观形成的精神寄托。对青葱年华的我来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倔劲”。于是,开启了我熬夜“爬格子”的序幕,拉开了缪斯之旅的长跑线——

当年11月,我以“鸿飞”的笔名撰写及用手抄的文章,第一次投稿,便发表在湖南文联主管的《校园与家庭》杂志上,并被聘为华夏少年英才促进会荣誉会长及特邀记者。

不久,便开始收到从全国各地,雪片般飞来的交友信、求教信。

在温暖与快乐的收信、回信之余,我安排学习时间及搞好班级文艺宣传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每个周末,徐闻县邮政书摊,是我必“光临”的神圣地方。《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写作》等,是我最爱购买的杂志。

第二年,我嫌当期购买太麻烦,干脆全部通过邮局订阅。这种好习惯延续到今天,我每年皆自费订阅20多种文艺类报刊,丰富了我八小时之外的人生。

回首往事,与我的通信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友人、港澳台朋友及国内同仁。最令我感动的是自2000年至2006年间,我与中国画坛巨匠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阿姨的书信、贺卡往来,寄托了元旦、春节的美好问候与祝愿。现在,我抚纸寻思,品味着她在湛江博物馆一楼贵宾室赠送给我的签名著作《徐悲鸿的一生》及签名照片,还有后来她用毛笔为我题写的《冯才权书画艺术作品展》等墨迹,皆是我“藏书万卷可教子;买地十亩皆种松。”的精神财富之基,弥足珍贵。

时移景迁,科学发展。如今,微信、QQ、网络等平台,在方便了大家交流的同时,也于无形中“剥夺”了大家书写的权利。很多人,举笔忘字,涂改成习。对写信是什么,或许已成为一种历史及遗忘。其实,我们在享受新时代高科技带来的智能化便利时,更应该注重、珍惜、传承传统书写的方式,这可是“字如其人。如其心,如其意,总之曰如其人也!”的最好明证。

这样,文章开头的孩童给父亲写信,作为开学厚礼回馈给家长,难道不是一种财富吗?这种新型家教信上生的交流方式岂能不是“奢侈”的正能量?您说呢!

——2021年2月24日中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