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才权的头像

冯才权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3/07
分享

初二种花生

广东/冯才权

鸟语春耕,美梦成真红土地;

花言笑满,生活快乐富农民。

“金兰婶初一已种完花生,明天我们也要种了。要不,过几天阳光太热,怕难出芽。”一边在拨花生壳,一边说道的老母亲望着我们。

“种就种啰,明天我还没上班,我也回来一起帮忙!”大儿媳妇回应道。

“然然,帮奶奶拨蕃豆'(花生的雷州话)壳,人多干得快。”“我也来!”在喜气浓浓的大年初一下午,家人便把家屋西边围着丝网的7分花生地的花生种“搞掂”。

当我看着3个小筐盛着的红衣鼓鼓、饱满一致的花生种子,心绪不禁生起一种期盼的乡愁——

“去年,大年初三至初六,连续3天,我们也是顶着烈日种完两块地的花生。因疫情的影响,老父亲要到南海帮带,在某医院防疫一线工作的3儿子的宝贝泽泽',留下老母亲一人在家忙农活。因人老体弱,拉胶管淋水的工作难以到位,导致花生产量不佳。但还是炸了3瓶油,香喷喷的。这耕耘的收获,让我体会到幸福,在劳动的汗水里'的真正含义。

7月份,母亲把父亲换了回家。于是,藉周末的闲暇,很少干重活的我,驱车回到离学校14公里的家中,与父亲一起收割1.5亩的水田稻。两人冒着酷暑,‘奋斗'了一天半才圆满收官。

“当一把把的稻穗被我收集,送给父亲用竹条绑紧,遍田只剩下稻秆及杂乱的足印的时候,最考验体力的工作便开始了——用扁担挑水稻绑。”

“一担、一担,我与父亲相继歇歇又挑、挑挑又歇,硬把每担约40公斤的45稻绑'挑到停在坎头'旁边的‘三摩'上。回到家时,已届黄昏。我便匆忙赶回学校。”

“‘叮铃铃、叮铃铃'于子夜时分,父亲来电说,刚在家门口开自家的三摩碾完所有稻把,并把稻谷装了8袋,已全部扛到楼顶了,明天可晒。我现准备吃饭、冲凉了,真累!”目睹今年的花生,让我想起了与父母一起干活的辛苦与难忘。这与其说是一种艰辛,倒不如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生命中哪有几回搏呀!你说呢?

如是,我很珍惜这种锻炼的机会。

于是,大年初二的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叫醒妻子、儿女,五人从县城家中驱车往东边的锦和镇,有“森林公园”美誉的老家那葵村赶。

回到家时,父母已拉着老式的铁犁,一沟一沟地拉、又一沟一沟地放种子、再一沟一沟地洒肥。最后,一沟一沟地用脚掩平土。已经种了1/3的土地。

“今天有亲戚来,你们负责煮饭、杀鸡、做菜招待客人,花生由我与你妈一起种便可,慢就慢点。免得搞脏大家的衣服与鞋子。”父亲严厉地安排道。

“然然可来帮忙放豆种。”奶奶吩咐着二孙女。

接着,“三人合作”的花生耕种模式便拉开帷幕。约到中午时分,住在村北的“普可叔叔”看我家人这么辛苦,便扛来手推种花生机帮忙。这样,速度快了,也减省了很多环节,工作效率高了起来。约一个小时多,便把剩下的2/3土地花生种完。

“在‘普可叔叔'推种花生机,我母亲洒肥及我父亲用锄头抨整地块的协作中,丰富了我‘镜头下的最美农耕'场景。”在一旁不断抓拍、录像的我激动得很。

“这回我可有素材入画及形成文字材料啰!”当晌午的阳光掠过头顶,我看自己的手臂及摸摸脸膛,有点热中带黑的“伤感”涌上心头。但抬头看看为了帮助我家的“普可叔叔”挥汗如牛,却连水都不肯喝一口,更别说吃饭的客气劲,让我感到了“邻里和睦,相互帮扶”的纯朴民风的可贵。这已远远超过“种花生的体验”的意义了。

在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乡村振兴”步伐稳步推进中,传统农业、农具、思想的更新换代,体现在我父亲用旧式铁犁头松土,“普可叔叔”用现代型种花生机,把犁地松土、播种一体化地完成,既省力,又高效之上。这难道不是传统与创新、以前与现代的革新吗?

逢此建党100周年之际,这一块7分地里种花生的故事,何曾不是“中国梦”一步一步实现的缩影?

——2021年3月5日上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