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黄梅北山,就触抚了无边的清凉。山是绿的,树是绿的,仿佛天空也是绿的。北山绿得深沉,绿得空灵,绿得纯粹和宁静。
一夜小雨的洗涤,山路显得异常干净。太阳刚刚爬上山脊。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只觉青山叠翠,绿树葱茏,北山正如色彩明快的画作徐徐展开。
在幽寂的山谷,与周Sir不期而遇。周Sir对当地地形地貌较熟,主动充当向导,带着黄梅户外采风小组一行10多人,尽情领略北山的空寂、苍凉之美,几位摄友一路“咔嚓”不停。
北山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的柳林乡南北山村,与南山项背相依,晨钟暮鼓,互为相应,有道是“南山煮火北山烟”。北山曾是无迹祖师的道场。无迹,又名彦宾,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再传弟子,于唐长庆元年(821年)在北山修建宝相寺,手植一株娑罗树,黄梅古十景之一的“北山乔木”即源于此。
“北山乔木”已不复存,但另有两株老树,一松一桂,见证着千年的风雨沧桑,给白云深处的北山古村添描了如梦如幻的色彩,美得飘逸,美得壮观,完全有理由接过“北山乔木”的名号。进得山来,首先看到的是那株老松树,高约10余米,葱茏挺拔,粗可两人合抱,树龄应不少于800年。其枝干千姿百态地群聚倾于一边,裹着苍翠的松针,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真可谓“云开偶见雄姿出,直似盘龙上九天”。另一株位于村落旁的桂花树,约摸有千年高龄,苍老的树干结满了“老茧”,偶有空洞,但枝繁叶茂,撑出的枝桠如同华盖,几乎盖住了旁边低矮的小房子。有道是“八月桂花香”,此行恰遇树上开满一簇簇丹红色的小花。 “这是金桂”,随行的陶老师喊道。是的,红艳艳的金桂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如少女在侧,令人流连忘返。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一片片荒凉的村落,一排排被遗弃的旧房子,四周如茵如盖的绿色仍掩不住她的忧伤和苍凉。那些老房子大多依山而建,土石木结构,有的后墙坍塌,有的屋顶镂空,门扉半开半掩,屋内破旧的家具、农具以及灶台旁的坛坛罐罐清晰可见,甚至有的只剩下石头搭建的门框架。还有那门前屋后的柿子树、毛栗树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竟无人采摘,让我们唏嘘。
成片的“空巢”,源于农业收入低,大多数家庭依靠农业生产难以为继,普遍生活贫困。于是,当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赚钱糊口。一些混得好的,在城内买了商品房;而一些靠力气吃饭的憨实人,将辛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住在了城郊或者距离县城不远的村庄,接走了老人孩子,一是为了出行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读书,山区已经没有像样的小学了。
如今,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更加注重养生。吃惯了城市“垃圾食品”的人们逐渐醒悟,只盼望着吃上山里人养殖的土猪土鸡和种植的天然无公害食品。我想,那些迁走的人们还会回来,山乡发展农牧业、种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失为一种新的致富门路。不经意间,发展生态农牧种植业已经悄然兴起。
到那时,寂静的山村又会飘起炊烟,静谧的山野又会有书声琅琅、笑语喧哗。
这一天的到来已然近在咫尺,期待着,深深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