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自古南北通达。据多种文献显示,黄梅旧设驿4个:即县城驿(也叫黄梅驿)、清江驿(后改名停前驿,亦名太子驿)、孔垄驿和临江驿,是在周边地区设立驿站较多的县,由此可知黄梅地理位置之重要。黄梅县驿、停前驿和临江驿设置较早,唐代诗人张籍、宋之问途经黄梅临江驿各有一首五律行世。据清陈诗《湖北旧闻录》载,停前驿设马80匹,马夫40名,兽医1名;县城驿设马70匹,马夫35名,兽医1名;孔垄驿设马70匹,马夫35名,兽医1名。临江驿为水驿,只设渡夫和渡船。
关于县驿,知道的人似乎不多,作为县治之驿,它是事实存在的。宋代诗人王之道有诗《题黄梅驿舍壁间》为证:“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收。秋风鸣翠筱,疏雨湿红榴。古驿苔封砌,荒城柳映楼。高吟一瓯若,聊为故人留。”
设驿,自必有养马之所。于是,就也出现了与养马有关的地名,如停前有放马场,县城有马号,孔垄有马坊口等。这些,都是黄梅地名文化中的历史印记。
停前镇有很深的古文化烙印,据文物部门统计,当地有各类文化遗址37处,年代比较久远的有商周时期武当宫遗址、陈河遗址、蚌壳崖遗址、象山遗址以及海螺山遗址等。至于我最感兴趣的“停前驿”遗址,近期专门通过实地调研和史料查阅两方面作手考证,确认它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清江驿,亦名太子驿。历史上的“太子驿”,并不在小池。
站在停前驿遗址前,老家是停前镇胡寨村的镇文化站唐站长介绍说,停前驿桥原名就叫清江桥,而停前古街,至今当地人一直称之为太子街。
太子街因昭明太子萧统得名。相传,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时任雍州刺史的梁武帝萧衍,从襄阳南下建邺开创霸业,率部及家眷途经清江驿时,贵妃丁令光在此诞下长子萧统,并在此作短暂停留。次年(502年)四月初八,梁武帝正式在建邺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不久,立长子萧统为太子。
黄梅自古为文人兴盛之地,历代大文学家鲍照、李白、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等都与黄梅结下不解之缘,黄梅也因此留下俊逸亭、太白街、西山草堂、东坡亭等文化遗址。而昭明太子萧统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出生于黄梅停前古驿,黄梅便产生了与他有关的历史地名——太子驿。
萧统是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他对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选编的《文选》(后世称为《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收集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700余篇,对后世影响很大。梁中大通三年(531年)5月30日,萧统划船时腿部受伤,感染破伤风去世,年仅30岁。梁武帝十分悲痛,下令用帝王的礼服殡殓萧统,并赠谥号“昭明”。为了纪念萧统,黄梅人民将他出生的驿站称为太子驿,并于驿站前修建了一座“昭明亭”,而驿舍所处街市,便为“太子街”。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小池镇旧名清江镇,太子驿不应设在小池口么?是的,其实真正的清江驿,以及太子驿,都是停前驿的曾用名。
1、从地理方位上看。襄阳位于黄梅的西北部,梁武帝从襄阳途经黄梅南下建邺(今南京)时,走陆路无疑是最为便捷的途径,且襄阳处于内陆,距长江千里之遥,在以马匹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怎会舍近求远,从浔阳渡江至小池口呢?再者,停前驿西接广济双城驿,东连宿松枫香驿、太湖小池驿一路直至南京,是古时最为重要的交通主干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另外,从清顺治《黄梅县志·地理图》中不难看出,停前驿靠近古磉山,下接茅栗山和卓壁山,其山之下有可行船的宽阔水域。其水,“发源于鼓角山(山下即鼓角河,又名隆斗河),经停前驿河,至两河口,泛柘林铺,下铁塘口”,是段曾名“东河”及“大港”,有“清江”之名亦在情理之中。
2、从地名印记上看。停前驿桥旧名清江桥,停前街亦名太子街,都不是偶然的。清余学益《重修杨穴堤记》里面,有对黄梅水系的描述:“梅地,襟长江而带彭蠡,为天吴奔趋之地。其浸曰太白、长安,曰源感诸湖。其流曰停前、渡下,曰小溪、大河,众水合注于港”。因此,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视觉去分析古时的自然环境,因为古代黄梅下半县的水域面积比现在要大的多。比如,当地许多保留下来的古地名都是很好的印证:其一,黄梅北部柳林有“望江山”,顾名思义,所望之江肯定不在百里之遥的小池口,而是登高可见的大面积水域,即清江河;其二,停前驿下有至今仍在使用的“水码头”“王码头”“古岸上”“系船墩”“拢船塝”等地名,如今都处于丘陵或平原地带,如果不是当年曾有行船摆渡的宽阔水域,怎会有这样的地名存在呢?在参观停前村的村史馆时,也看到了关于“清江驿”的记载:停前驿原名清江驿,因驿站近靠清江河得名。后来,清江改称停前,与汉人憎恨元朝统治有关。在蒙古人“鞑靼”欺压之下,汉人受尽凌辱,谓之“清江”不清。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当地官吏应百姓要求,将所有“清江”字眼改为停前,于是就有“停前驿”“停前街”“停前驿桥”之名。不过,我个人认为,停前非“停止先前恶行之谓”,而是改名为“亭前”,其亭,自然是驿站前曾有“昭明亭”,后讹“亭”为“停”,才有了“停前”之名。我看到很多古地图中,标注的当地之名依然是“亭前”,是有道理的。
3、从史志资料上看。清《黄梅县志·古迹》载:“太子驿,即今停前驿。梁武帝行兵驻此,产昭明太子萧统,故名”。《黄梅县志·驿站》载县城、停前、孔垄3驿,其中规模最大、交通更便利、唯一设驿丞署的为“停前驿”:在停前镇,县东40里,设有停前巡检兼驿丞署。东经毕家铺通江南太湖(应为宿松)枫香驿,西经大河铺通广济双城驿。孔垄驿设置最晚,主要为了南接江西德化浔阳驿,为清康熙14年添置,“往九江者,必由小池口渡江。盖德化有渡船,而黄梅无渡船也”。另,安徽《宿松县志·驿传》只载“枫香”一驿:“在治北50里,草棚14间,草房4间,瓦屋1间。东至太湖小池驿60里,西至湖北黄梅停前驿60里,设有驿丞。”“牧场,在驿西大路南杨家堰上,俗呼放马场”。安徽《太湖县志·驿传》也只载“小池”一驿:“在县东北,距城40里。明嘉靖九年知县翁溥重修。东北至潜山县东口驿67里,西至宿松县枫香驿60里。马号一进三重,有差号、住房。左右为饲马棚厂,共屋37间。”由此可知,当时黄梅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属“停前驿”。至于清江桥,《黄梅县志》也记述的很清楚:“清江桥,在停前镇,顺治元年建。按:清江桥,即驿路所经之桥,长十七丈有奇,为七省通衢。《旧志》名曰清江,今合镇不能举其名,但曰驿路桥而已。驿路有桥,长至十数丈,《志》断无不载之理,其即为清江桥无疑。”
著名作家废名的散文《停前看会》,有一段文字从侧面描述了停前驿的繁荣景象:“莫须有先生曾来停前买过布,那是第一次逛停前街,街头有一门楼,上写‘停前驿’三个字,这是一个历史的名字,字迹也很古旧,在现代交通发达以后这三个字只表现寂静了,如今抗战期间停前驿又为驿路如故,举凡蕲春、广济、黄梅三县往安徽青草塥(位于桐城县境内,是清代鄂皖两省十多个县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买货者于此经过,而青草塥又等于昔日之九江、汉口、上海,要买货就只有到青草塥去,故‘停前驿’之热闹可以想见了。”总而言之,“停前驿”是有历史的地名,有故事的地名,更是有文化的地名。只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这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不断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挖掘历史印记,擦亮地名文化名片,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停前古驿,一定能凤凰涅槃,重新焕发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