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树廷的头像

冯树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18
分享

河上吕梁

河上吕梁

冯树廷

鸟集三川河,船拍碛口浪。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沿河数说吕梁美。黄河之水天上来,淌过吕梁别样美。

黄河上下自古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大河带来了人类的繁衍生存,生生不息。也带来了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的今天和未来。黄河经吕梁境内300多公里,支流数十条像极了她的孩子,蜿蜒曲折,纵横交错,你迎我接,诸流归海。

三晋吕梁与三秦大地隔河相望,共拥着一道母亲河。一条滋滋流淌的黄河,她孕育着岸边的人——黄河岸边是故乡。晋陕两岸挟持黄河,滚滚淌过。两岸群山对峙,岩壁峭立。沿途黑峪口、克虎、碛口、三交、军渡、辛关等风景名胜村镇,成为当年红军东征之地,成为黄河吕梁的红色文化系列景观。

几千年从古及今的流淌,使黄河把吕梁塑成了胜地。

雄宏的吕梁山,携千山带万壑,与黄河共舞。古典有云,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鸿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春秋时期的吕梁沿着黄河,历经三家分晋来到赵国,过秦之西河郡,摄魏国之境,沿着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在分分合合中波澜有惊。大河上下,成顿失滔滔之状!

黄河之水浊兮,河水荡我魂!

历史的天空掠过:春秋战国的霸主,再到大唐武则天。张叔平绝然出行,贺昌毅然参加革命,刘胡兰凛然赴死……

刘渊起兵石州(离石)千年里;惠达禅师诵经西河郡;武庙里的石碑浸润着黄河河泥的气息;史留“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的狄青;“多亏了李太白,搬来了郭子仪”的汾阳王;兴县名相孙嘉淦持笏上朝;被康熙赞誉“清官第一”于成龙,从北到南把四两豆腐,写在清史;历史的烟云,写尽则天故里的大唐,在她的故乡延展刘胡兰和大胡子的斗争。

黄河裹挟泥沙穿越黄土高原浊浪排空,那是来自大众的呐喊。见证吕梁的铁骨铮铮;也见证吕梁人民的对党忠诚和战争时期的无私奉献,以及面对敌人的敢于斗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战斗的烟云凝集在河上空天中,先人的伟绩留痕在岁月的简牍里。

一部《吕梁英雄传》,写尽了吕梁人民吕梁精神的铁骨铮铮。吕梁战役,给当年的延安革命铸造了安全之地。

晋绥边区政府旧址、刘胡兰烈士陵园等十八处红色教育基地……

这黄河波澜壮阔,奔流不息,那是共产党人的胸怀,那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格局大智慧。

我们看吕梁黄河新时代组合:抗战时期,主席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的民族;红军东征时,包着白羊肚子手巾的船工,在激流浮冰里,赤膊喊号渡红军。九曲黄河万里沙,主席说,“看,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解放之后,主席视察黄河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总书记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柳林三交的鏊子疙瘩崖头上碉堡里,依稀能够看见当年刘志丹率领的红军,用怒吼的子弹,打退敌人的围攻。刘志丹纪念亭应和着黄河的呜咽,记述当年的英勇无畏!中阳的关上战斗,写明了红军的一往无前!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讲述着东征的故事!毛泽东主席大气磅礴写下了“山舞银蛇”的《沁园春·雪》!交城山里的游击队,文水村里的刘胡兰,写尽血雨腥风的事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嘀嗒嘀嗒传递着总部首长的运筹帷幄!吕梁战役让延安在硝烟中指挥若定!“四八烈士”的英灵,激励着新一代的人,勿忘历史,牢记使命担当!

黄河之水清兮,河水愉我情!

黄河清澈如溪,那是三月的湛蓝。见证吕梁的曾经岁月沧桑;她坚信吕梁的钟灵毓秀和表里山河的雄壮美,那是吕梁山水的厚重。

她让生命勃勃生发,她让生活蒸蒸如日,她蕴含着希望,迎着梦想。她让你在庞泉沟里许愿,让你在骨脊山上听涛,使你在孝文山上感怀。又从子夏山回味千年的儒学之道,穿越桃花洞,看郭子仪动兵平复酒的故乡。过黄芦岭,听九凤山的排兵布阵。汉画像石在河上古道,导出了汉历史文化的历史尘烟。屈产河流淌着殷商文明,青铜器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三川河离石仰韶中期文化,兴县碧村遗址,昭示着古老的黄河文明,在今天绽放了靓丽。

翻开土地的馈赠,那闪着光芒的乌金,是时间的在土地里的结晶,是上古苍生留给我们的生命温度的意义所在,也是华北地区乃至河岸人们的温暖和希望。它赋予了新时代发展的方向,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波澜不惊!

我们看吕梁黄河的水系列组合:沿着磁窑河、文峪河、禹门河、孝河、双池河把集集了薛公岭山下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一众支流,牵引着他们一路走来,走过东川河、北川河、南川河,呼唤着宝岩河、屈产河一起,与湫水河、岚漪河、蔚汾河同步奔涌黄河。岚漪河水入汾河召唤汾水,向着省城太原进发,注入一股子全新的清凉。“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的流过我的身旁……”

右手一指是吕梁。吕梁山里多美景。且不必说骨脊山的峰高,也不必说庞泉沟里的褐马鸡精贵。那北武当山的雄秀,关帝山的深邃,还有那三千九百弯,弯弯绕到顶的赤坚岭(离石山),白龙山的开阔,御林山的威仪,凤山的灵验,安国寺的传说。那“先有金阁寺,后有石州城”的民谣说,足以让人遐想阔远。还有那云顶山、梅洞沟,更有横泉水库、千年水库、蛤蟆神水库、吴城水库、文峪河水库、柏叶口水库、岚城水库、上明水库、阳坡水库、张家庄水库、天古崖水库、柳叶沟水库、东方红水库等等。库库呼应,河河相望,形成库如棋布,福气生生。

我们看吕梁黄河景象系列组合:九曲黄河第一湾、三十里的跑马滩,四十里的抖气河。革命红色根据地,“四八”烈士铸英魂;高家沟里运筹帷幄,西北局里电波传。碛口古镇正上演当年船工的号子,《如梦碛口》《印象碛口》讲述吕梁人曾经经营黄河的故事。陕甘宁青新围转着这一片古镇,交替着货物的来龙去脉。“碛口柳林子,家家有银子。一家没银子,门圪廊里扫出几盆子。”人称“小北京”的柳林,碗团莜面芝麻饼,水磨磨面抗日下柳林。抖气河上野鸭飘,乌金滚滚向北京。煤球精心洗白白,精炼钢铁与科技的狠活,把更高级别的经营推向世界。

我们看吕梁黄河灵魂组合:“牧童遥指杏花村”!那是国之酒魂——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无论怎样的争议,酒的鼻祖在汾州。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瓮”诞出了“第一缕清香”。无论是桌上浓浓的食醋,还是瓶中清洌洌的汾酒,都是大豆高粱与时间温度的碰撞和融合。

杏花雨飘飞的时候,那是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酝酿着这一场润雨倾泻而出。伴着杏花翩翩,聊起一场大河上下的细雨,雨后一片新地初绿,花香交融着雨水生发在古井亭,呼唤着大麦、高粱、玉米,唠叨雨过天青杏花好。秋日的成熟向着稻谷粟米糠麸招手致意,四方宾客坐拥杏花村里,描摹杏花的袅娜风采,媲美杏花花蕊的妖娆,复述枝叶的万般景致,讲说杏花春雨的故事。杏花村里佳酿如泉,仙家到此生缠绵。不喝一杯杏花醇,吕梁山下悔断柔肠,你要杏花美如画,我喜竹叶绘江南,秋来一杯玫瑰露,七夕节里千古传佳话。青花瓷杯盛玉浆,老白汾二两最年轻。一杯竹叶穿心上脸颊,三朵杏花绽放在面庞。一朝晚夕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穿过杏林赏那桃花红杏花白,山摇水摇心旌摇,杏花仙子乐飘摇。十里酒城醇酿细数新故事,得造花香演绎花事盛宴,佳话越千年。

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入地杏花古井亭。才有了诗人的漫步豪情,踩着绵软的步履,漫步秋日杏花,如同微酗的归人,风里都飘着诗意的酒魂。

从前一条太军(太原——柳林军渡)公路,如今四通八达上天街。曾经是唯一的出行方式,四面漏风的客车甫一停当,有着节奏感和着浓郁地方口音的吆喝便冲进了车窗:“鸡蛋面包瓜子花生!”带着浓浓的乡音把手伸进了车窗口,手比声音快。今天,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经优雅地撑棚入店:“手抓饼火腿肠饮料矿泉水。”水陆空骑齐上阵,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黄河之水闲逸兮,河水抚我衣!

十八丈的黄土长满了绿叶。一路的叶儿对我笑,一弯弯清水看我卷浪花。一抹子流光映我眉,一泓清浅如画来。

一路的洗涤濡染,一路的修复整理,河之上,情满岸,意满画。

我问你,吕梁山在哪里?吕梁水在哪里?我追寻着走了无数的弯弯绕,却是人生的好美征途。于是,我们奔着黄河文化,冲着那一泓清流,渐秀肌肉,渐行渐近,渐入佳境。

追摹九曲黄河,灰坑、淘窑、陶罐、古村落……写尽四千年前三川河仰韶文化。孟门古镇留着巨大脚印的“禹王石”,使大禹治水成为黄河传说的可能。与中原黄河文化一脉相承的汉画像石展示的虎食女魅、围魏救赵系列。不知姜子牙是否屈产河边垂钓,但青铜器龙纹兕觥,足以展示商周时期的那一场饕餮。

碛口,历史文化名镇。作为黄河上无数个码头的历史印记,今天依然续写着新的景境。枣儿年年红,河水日夜流。头枕河里浪花,耳听水上涛声。一轮弯月里,涛声依旧;日出晨曦时,波光艳丽。铺着青石的街巷,不时传来人声鼎沸的脚步声。那石头街门边棱上厚厚的麻油油渍化石,足以证明作为重要交易货物之一的植物油(胡麻油、芥子油、菜籽油等等)在当时的水旱码头繁盛的影子。明清古街上的“天聚隆”、“天顺德”、“大德通”、“镖局”等近千家的商铺、票号,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重要的晋商发源地之一。“物阜民康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镌刻在黑龙庙门口的木牌,听惯了自然扩音的戏台,为晋陕两岸人民演绎着古往今来戏里戏外的故事。

二碛,是陡然而下的黄河水道,是水路交通的转折点,也是社会和历史的拐点。船行至此,已然无法前摇。需要转陆路再行。于是,有了骆驼,有了驿站,有了商铺、票号,有了这里的繁华和传说。

青塘,临县的那一洼泽泻,生长着芦苇,生长着青青绿叶。那一片水乡泽国,仿佛云游北国的江南才子,生出了无数的香浓软糯。马莲花开过的茎叶,把用苇叶包了的各色糯米缠绕包裹,煮出大自然的草木之香,煮出了细嫩软糯,口齿留香,煮出了“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春明新绿。青塘粽子,如同吕梁红枣,柳林碗团,真空成装,单个打包,带着五月香糯的问候,带着新产品开发的成果,跨洋过海,成为新时代恒久的新故事。

土豆,作为生存的基本口粮,在这个时代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在土豆花开的日子,我们相约花海,和岚城对话,和吕梁对话。汾河的水卷涌波浪与我们握手,秀容古城“水作琴中听,山凝画里看”,绽放土豆和花开的声音。一桌土豆宴,讲述舌尖上的岚县土豆风采。用酥酥的土豆做成黏黏的“捣拿糕”惊艳着左邻右舍和天南地北!

米酒油膜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一河之隔的晋陕风情,逃不脱黄河的一脉相承。黄米做米酒,小米做饴醋。在临县、兴县一带,乡间的婆婆,镇里的奶奶,都能够酿出一篓子一坛子自然发酵的米酒。在黍米收秋之后,在冬来农闲之际,迎着年的味道等待新一年的开坛十里香。

黄河之水斑斓兮,河水扶我臂!

吕梁的大山里从来不乏需要的资源。忽然有一天,在吴城的关帝山上,有了十万大山的原始茶树。各种茶类,应运而生。譬如枣树的芽叶做出来的茶叶,有了可以与南方茶叶媲美的自然之茶。补齐了茶叶的南北差异,让吕梁因为茶而信心满满。其实,茶在北方的确是有历史的,只是发现与开发的历史之晚罢了。比如,在金阁寺的那颗茶树,至少生长在了五百年前在山路上,不论你是否饮用,它都在那里了。

曾经的“汾阳王府”。留下了无数的“业绩”:文化的发展,餐饮的影响,民俗的发扬等等,都有着值得可圈可点的传承与发展。贾家庄的街,贾家庄的酒,贾家庄名导演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在招手。满街的石头饼、糖月饼、酸辣粉、剔尖、揪片,清冽的汾酒,辅以来自不同乡土的烤鱼、粘糕、过桥米线、碗团担担面,飘着不同地域的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浓缩的庙宇,扩展的神龛”。每年正月里,柳林、中阳一带就会有“盘子”会会,摆在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于是,天官、财神、观音等诸神,根据人群的需要,设置供奉的神位。天官是用来求子的,一般是求生儿子的。观音是保平安的……伴随着九曲灯会和元宵灯会,迎来盘子会会的高潮。

琉璃咯嘣,呼拓一阵。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吕梁的桑皮纸、剪纸、铜器、风箱等一样,是独一份。也是吕梁古老文化的传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是孩子们的最爱,会吹的玻璃匠,能够把薄如纸的玻璃制作的琉璃咯嘣制作的薄厚匀称,让它发出清脆悦耳的呼拓声,那是儿时好幸福的声音。吹不好,一下子就碎了。有的孩子,会失声大哭。当然,这种物产的出现,与当地盛产云母石有非常大的关系。如同,临县小塔子村的制瓷、柳林桑皮纸的制作,都与属地的物产有关系。

最撩人的还是临县的伞头秧歌。伞头秧歌是民间社火的一种,边舞边唱,需要即兴表演。一般以七字句为多,字句简洁,通俗上口,意思直白,韵味深长。对伞头的要求比较高,遇到对唱,则更是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时机。过去较有名气的伞头有许凡、樊如林等等。现在的秧歌手就更多了。以流浪为生的许凡秧歌展示着诙谐幽默,土味十足。描述自己的穷日子是:“称不起盐买不起炭,浑身的衣裳稀巴烂。一年四季糁糁饭,过时过节啃瓜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伞头秧歌的作用,已经完全不局限于单一的社火表演了,它已经成为人们过会会、办喜事,婚姻嫁娶,开业庆典,生日宴会等活动的重要项目了。同时,它已经更是普及成了茶余饭后娱乐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它虽然由于地方方言的局限,不为外面人称道,但它并不影响精神娱乐陪伴的功用。

柳林一个香严寺,摩的天咯吱吱。红墙飞檐,古刹佛音,展示着唐宋元明清的完整建筑。大雄宝殿外,三川河奔流黄河的急迫心情,尽收眼底。河上抖动着的氤氲之气,施展着抖气河奔流的华美妍丽。

安国寺,唐代中昌化公主的食邑地。山石之间,松柏郁郁青青。远处却是高山草地,森然之气全无。亭台楼阁,殿宇禅房。昌化公主的两枚佛牙,置于铜塔之中。石室文,镌刻着古人楷写的墨迹。康熙皇帝御笔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这里读书写字,耕读传家,与陈廷敬家族的清廉故事,孙子于准续写为国效力古今故事。

临县曲峪古镇高山之巅,官帽石上正觉寺里的十二连城、八大金刚、北斗七星、南斗六郎……展露着千年前宗教的佛音。寺前曾经对应着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的108株柏树,历经战乱风云,幸存了象征守卫将士的12颗柏树,号称为“十二连城”,成为今古神奇美谈。晋陕隔河相望,临佳二县携拥黄河,繁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民,续守着大河上下的生生不息。

涛涌波襄,雷奔电泄。刀劈斧削造就晋陕大峡谷,奔流不懈铸就了黄河生机盎然。千百年的冲刷,绘成百里水蚀浮雕,成为景观。碛口渡口、辛关渡口、孟门渡口、黑峪口渡口等等,不一而足,都留在了大河上下的文化里。

文化吕梁的历史,随岁月的浸漫,写着过去今天和未来。宋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宋之问;倡导文峰塔的明清文人朱之俊;清官文人于成龙;康熙进士孙嘉淦;近代法学家冀贡泉;著名作家马烽;作曲《九九艳阳天》的高如星,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他们有如夜空繁星,闪耀着河上文化吕梁前行的路。

饮食文化别有洞天。离石的噔噔面和各种面食;兴县压头肉、拉刀刀、扁食冒粉汤、红辣子炖羊肉;岚县的蛤蟆含蛋、驴打滚、可以做108种菜的土豆宴;临县的大烩菜、豆腐炖饼则、粉条炒猪肉、青塘粽子、锄片则、红印印火烧、荤扼胡萝卜扼;方山的土豆扼、合愣则;中阳的蛮搅则(苦荞做的碗团等面食);交口的沙棘汁;石楼的油糕烩菜;柳林的碗团芝麻饼、灌肠红枣南瓜子;汾阳月饼石头饼、剔尖肚子八大碗;孝义的火烧面人人;交城山里莜面拷栳栳;文水的河捞面……

非遗文化繁复多姿。离石弹唱、中阳剪纸、岚县面塑八音会、柳林盘子、孝义皮影、文水呱子、临县道情等等,道不完数不尽!

诗曰:

离石先有金阁寺,汉画像石塞川河。

中阳剪纸镂芳华,傅山墨绣柏洼山。

柳林人称小北京,贺昌志丹闹革命。

清代民居张家塔,天下廉吏于成龙。

岚县中国马铃薯,天上人间秀蓉城。

蔚汾河畔孙嘉淦,晋绥边区油菜香。

红枣站满黄河滩,湫水河上起秧歌。

交城古县彩陶兴,玄中清音八方传。

胡兰则天有声名,汾水长流河捞面。

文艺厨艺遍汾州,一缕酒香开杏花。

皮影木偶在孝河,胜溪柿树挂灯笼。

请到吕梁的乡村走一遭,再去吕梁的巷口坐一坐。

一颗颗枣树挂灯笼,一排排窑洞展新姿。

金黄灿灿的玉米晾晒在雕刻着光前裕后的门口。

砖雕上的包浆昭示着宅院的曾经的故事,鸟儿飞来飞去呼吸着混合着过去和今天的味道,过往的车辆带走粮食滚滚的糠屑。

那豆腐的吆喝声,那炭炉的饼则香。烤红薯流溢着直往鼻子里钻扭的气味;浸透着油辣子芝麻酱荞面碗团凉皮的声音,直冲着你的鼻梁骨让口水奔泻;那戗菜刀磨剪则焗锅补皮袄的叫喊,有多少回忆值得回味……糕夹饼则,不用等着。自行车驮着案板上的糯米红枣糕,把甜蜜的回忆淌成潮湿的心!

那沿街飘香的面条,那浸润着米香的稀饭。这一碗碗米面,足足和着阳光在证明母亲河的伟岸和广阔。寻着味道,那粗瓷大碗铆足了劲,把夏日的麦子提炼出精华,以面的形式堆了出来,衬托着碗前的那一份富有和满足。

我们以梦的方式回到了儿时母亲的抚摸脸颊和呼唤回家:你过的好吗?我满足地告诉妈妈:你如黄河一样宽博,我们都很幸福,想起你一任泪眼婆娑,思念缕缕。因为你的宽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母亲,你就是黄河,我们从肉体到灵魂对着你都是圣洁的:清的洁净,浑的壮美,山雨润天,春色镶岁。

山睿智,河温润。河之上,吕梁在靓丽!

九曲黄河让李白浪漫成天上来水,赞美上苍的天工。浪淘风簸自天涯却是刘禹锡的现实。而现实与浪漫正是黄河吕梁的幸福今朝!

无论多少传说,总归是当下的现实之声,这美好离不开这一方肥沃的水土;离不开这一方勤劳的人,更离不开这个一直向前的时代之新。

北方之美在山西,右手一指是吕梁,吕梁之美在山水,山水之魂在人文,人文之魄在博大!

春天来吕梁,带上你的眼睛,穿过桃花洞,漫步杏花村,看漫山遍野的桃花红杏花白,陶醉整个春的声音!

夏天来吕梁,带上你的温热,从庞泉沟、武当山装,感受沟梁峁岔清风徐来的凉气阵阵,浸透你整个的心脾!

秋天来吕梁,带上你的耳朵,沿着玉带般的黄河旅游公路走黄河岸上,遍行黄河吕梁,绕汾河而行,听黄河涛声,感受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五彩了全部山水!

冬天来吕梁,带上你的恣意心绪,登爬汉高山,止步王老婆山,在石楼棋盘山吟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放纵你的心情,展眼银装素裹,让思潮再次绽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