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巴山是一个聚宝盆,那么汉中南郑是镶嵌在聚宝盆上的一颗闪亮的宝石。当春的脚步渐渐走近,你依偎在花草丛中,拨动着叶子上的香露,闭上双眼,捧一缕山花,品一口名茶,静听流水如圆润的古琴,清泉尚在眼帘而过,涟漪从心中游走,此时的你以化作美丽的山蝶,翩翩起舞,没有欲念,没有烦恼,自米仓山巅,飞过千书崖、揽月楼、圣水寺、万佛塔、龙岗遗址、汉山茶园、滨江公园……欣赏着山与水交相辉映之美,在别样的山水神韵之间体验着 “美丽南郑、诗画家园”这样的一幅高雅画卷,不由的使人进入诗的意境,心旷神怡。
南郑地处陕西南部,北依汉江,南屏巴山,在战国初期设县,距今两千多年,历史悠久。但凡到春游到南郑,当美丽的油菜花似黄金甲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游客还是喜欢绿茶的味道,在绵延不绝的汉山广场可谓热闹非凡,古朴的茶风和汉服的味道,不管你是歇脚还是倘佯山下,品茶在南郑已成为地方质朴的习俗之一。
南郑产茶,其种茶的历史起于西汉。有资料记载在唐代出产名茶,茶叶被商人沿河西走廊一带畅销,百姓以茶为业,饮茶成俗,有“清早茶一杯,胜似中高魁”之说,空余闲暇,有朋自远方来,以茶相待,以茶为乐,香茗相赠,成为习俗,表达厚重的敬意。
南郑的山茶因海拔适中、土壤容重、气温均衡、光照充足等条件,为成茶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出的茶属绿茶,品种以炒青为主。清明之前的上品,茶叶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而得名“汉水银梭”,其精选多毫的一芽一叶到一芽两叶制成,色泽绿、滋味醇、香高、汤色绿明、叶底绿明,以其“香高、味醇、色翠、形美”享誉市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等17项大奖,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并被指定为国宴用茶。
为充分利用茶叶有效的自然和地理资源,由陕西理工学院秦巴红茶研究所研发的汉中首款高端工功夫茶“汉山红”,选用南郑青树、红庙一带中小茶叶品种为原料,原料细致、制工精细、色泽乌润、香气浓郁。在茶圣陆羽故乡湖北天门市隆重召开的首届“中国茶圣节”上,“汉山红”荣获“中华好茶”称号,是继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选特别金奖”后又一殊荣。
“汉山红”红茶研究的成功,实现了“一园三季两茶”生产模式的推广,在实现汉中茶业产业倍增的同时,使汉中茶叶迅速跻身中国名优红茶行列,已为全国茶爱好所青睐,为南郑的茶农带来了无止的福音。
在一次约老友去锦海的店里品清汤羊肉之前,我品到了南郑本土的茗茶,在首冲淡淡茶香过后微苦,但苦中微香,再品香味逐渐浓郁,其味中长不舍下咽,味香粘嘴在舌底舌尖游走,入肚后似甘泉香甜无比,沁人心肺,无尽回味。少许我似乎明白了许多,或许是这幽深的茶香是这个陕北汉子在汉中南郑创业的缘故吧。
“沧海遁兮梁山隆,天工镂兮地貌成;桑田出兮龙岗兴,郑民奔兮南郑名。”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大美南郑,人杰地灵。龙岗展现了文化之美,红色是她的历史之美,山水是她的秀装之美,桑蚕是她的勤劳之美,香玉是她的自然馈赠之美,茶香展示的是她的涵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