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哥老会龙头大爷白文焕那威严正直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时,闭上眼便回味剧情清末到抗战胜利三十多年的革命战争(缘份的眷顾,在春节前夕,一次文友聚会上偶尔与马成先生相识,他出生榆林农村,敦厚的身材,浓眉方脸,特别健谈,带着陕北腔调的普通话也很特别,用汉中的话说人很耿直,那次给我留下了这个陕北汉子的深刻印象。
在乡下他家里弟兄两人,父母亲在当地小有名气,种植果园,做点生意,属于早已解决温饱的家庭,幼年的他可以说衣食无忧,但父母亲起早贪黑的辛劳,在他心中留下深深得影响,从小立志要减轻父母的负担。
上学时的他成绩不是很好,初中阶断,他深深迷恋上文科,特别喜欢语文,而别的科目却是稀里糊涂。初中毕业后,朴实的父母开始谋划他的后路,而他早有计划,自愿放弃学业帮助家里打理果园,支持弟弟完成学业。他走出陕北可谓经历坎坷,在云贵高原上入伍锻炼,三年的军营生活炼就了他持之以恒和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退伍后他怀着憧憬和理想在昆明打拼,从餐厅服务员,到经营服装自己当老板,还卖过快餐……,似乎老天不公,成功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幸运总是和他擦肩而过。
遥望着汉江,他的神情凝重,我们有机会在一起聊天,能看出他创业的艰辛和苦楚。也许是命中注定,他就是当老板的人,而弟弟却有做官的命,弟弟学习很好,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考取了公务员,三十岁出头,已是某县主要岗位科级干部,他们俩弟兄的传奇故事在家乡传为佳话。说起这些,他脸上充满幸福感。他喃喃自语,看来当初决定是对的,不然就误了弟弟前程,更拖累了父母。
是秦巴汉水留住了他的心,汉中也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时隔十多年后,他却在汉中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是锦海清汤火锅的创始人,三十五岁的他,和两个朋友经营着一家中型酒店。说起这些,他脸上充满自豪感。他认为男人就应该自己闯天下,不能误了弟弟的前程,更托累了父母,要为他们分忧。
他在家里协助父亲打理果园,单薄的身体,父母亲看在眼里,几次劝他上个技校学点技术,但他认定的事从不放弃,父亲只好随着他性子,他干活没多少力气,但却对做生意却十分精通,父亲便把家里的苹果销售交由他来操办,很快便销售一空。价钱高,销路广,令左邻右舍非常羡慕。
家庭的生活有了改善后,他决心应征入伍,去了云贵高原,一呆就是三年,由于他出色的表现,部队准备将他留下进一步培养,但他为了照顾一名家庭更困难的战友,自愿放弃名额,选择退伍。战友都说他傻,其实,他自有打算。
在昆明创业,一是哪里有他深爱的军营和战友,再者他想断掉自己后路,一切从头开始。他没有听从父亲早已托人给他安排好的工作。他到昆明一家有名的餐厅应聘,从服务员做起,干过配菜工,当过领班,后来由于表现出色,一年内升为餐厅的总经理。餐厅在他的管理下,三年发展了六家餐饮企业,生意非常火爆。
2006年回到陕北老家探亲时,许是离家太久,面对背已驼,两鬓斑白的父亲母亲,他心里非常难受,想到了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发展,并结婚,并又一次创业,这一次他开了一家普洱茶的专卖店,在榆林做的风生水起。
2008年,由一位酒店朋友的相邀,他来汉中大河坎某大型酒店工作,后来担任总经理,几年下来,酒店在他的努力下,在行业内美名远播,他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决心在汉中安家,准备大干一番,在金地阳光买了房子,也将妻子接了过来,后来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为家庭增添了无限快乐。
作为一个正在创业路上前行的年轻人,他的关注目光不仅是自己的家庭,他还在努力向同行业佼佼者学习,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但幼年时期的一件往事仍历历在目。上初中时,堂弟和他一起在学校附近的饭馆吃炒面,堂弟告诉掌柜,不要放洋葱,结果炒菜师傅忙中出错,误放了堂弟不爱吃的洋葱,堂弟为此和掌柜争执起来,让从新在做一份,他将炒面里洋葱挑出来,狠狠地批评了堂弟,并向拿柜陪礼道歉。一是觉得粒粒粮食来之不易,自己吃饱了也不能忘记别人。二是比较体量别人,觉得做点小买卖不容易,要理解别人的苦衷。来到汉中以后,他开始注意结交志同道合的公益人,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定向资助困难学子,资助孤寡老人等活动。他说以前看到一本书,有一句话对他影响非常深刻,每当我来到了这一块陌生的土地上,我就想我怎么样把自己的热血融入到这块给我养分的土地上,我要用我火热的心,温暖这一片寒凉的大地。他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个朋友汉中小伙小王刚结婚,媳妇好吃懒做,加之为人心高气傲,高不成,低不就,什么事也不做,小王苦劝不成,最后媳妇干脆离家出走,投向别人怀抱。离婚后的小王心情低落,整天与朋友借酒浇愁,不规律饮食加之媳妇的出走,让他忧心忡忡,终于病到了。
有一天他外出办事,碰上倒在街边的小王,脸部表情十分痛苦,他二话没说,抱起小王就到三二0一医院抢救。小王家庭困难,父母体弱多病,也没法到医院照顾他,看在病床上的小王,他不忍心离开,不但垫付医药费,还守在病床前照顾他。
病愈后,小王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来还娶到了一个漂亮的志同道合的媳妇。现在的小王也加入到义工组织。
正说话时,他似乎想起什么,他忙掏出手机给妻子打电话,让她看看邻居蔡阿姨吃饭没有。
起初我还以为是他的亲戚,他说不是。原来这位蔡阿姨住在他对门,六十多岁,老伴去逝,两个儿子一个病死,一个不务正业,在外经常赌博,把自己的肾都卖了一个,老人家孤苦伶仃,靠给人家当保姆苦度晚年。认识蔡阿姨也是事出有因,2010年6月18的晚上10.20多,他正在家里休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他,开门一看,原来是蔡阿姨的朋友,蔡阿姨在洗澡时,摔了一跤,脚裸骨折,蔡阿姨爬着出来给她一起做保姆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朋友来才帮蔡阿姨把衣服穿好,想让他送一下去医院,他二话不说他急忙背起阿姨下楼,坐上出租车送到三二0一医院,挂号,拍片,还让媳妇送来可口饭食。后来阿姨康复出院,两家关系十分融洽,他平时回家都要去看看老人家,顺便帮老人干些重活。早上他出门时,听见蔡阿姨咳嗽,这才让陪儿子输液的媳妇回家看看。
看着眼前的马总,刚到中年额头头发已有些脱落,且加杂少许白发,我心里五味杂陈,他太累了,他心里装着不少事,想着太多的人。
除了做生意,还喜爱文学,坚持写诗,难怪南郑县文联路汉旭主席夸他呢!去年一期《南郑文艺》用了一个版面刊发他的诗歌,在南郑县引起轰动。
别看念书不多,但是他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和勤劳,白手起家,从榆林老家打拼到汉中,仅仅不到十年,他有了自己的事业,也算白手起家年轻人的楷模。
马成先生富了,却没有忘记助他发展的南郑县和人民,他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宣传推介大美南郑。由他赞助的“大美南郑.锦海杯”散文诗歌征文大赛正在实施。用他的话讲,在一方水土,爱一方人,在南郑创业,就要热爱南郑,宣传南郑,他认为是每一位南郑人的责任和荣誉。
我眼中的马成先生善良,真诚。2016年底他辞去了工作8年的酒店经理后,开始着手创办锦海清汤火锅,因为他熟悉饮倉行业,且懂管理,善于经营,火锅店一经开门营业,顾客纷至,一年下来,他实现了利润,在他店里上班的下岗职工有二十多人,提起他,员工交口称赞,他是一个好老板,也是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老板。他承诺做健康饮食,不弄虚,不造假,要让汉中人吃到物美价廉的饮食。他一再告诉我,多宣传他的清汤火锅,原生态,健康的,多给大家普及安全饮食的常识,不要过多的宣传他本人。只要大家都吃到健康饮食,他就心满意足了。
作为一名陕北汉子,他既有城里人的洋气、又有一股正气,可就是没有那种令人讨厌的居高临下的霸气,这才聚集了众多的人气。
马成,成竹在胸,愿你事事成功。这样,带领年轻的创业者在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
马成先生是不甘寂寞的实干家,他想把锦海清汤火锅创办成联锁企业,让更多人品尝健康美味。
他集聪恵和善良于一身,勇于担当,乐善好施。我们在这里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