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淼的头像

王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27
分享

八月十五枣正圆


       9月,挂满枝头的红枣在院子里显得特别耀眼,有的红枣红的深,有的红的浅,有的红的星星点点,有的通红。已进入秋天,拽下一个咬上一口,脆甜脆甜,从口一直甜到心里,有种美美的感觉,越吃越想吃。小时候,记得枣的品种有酥枣、糖枣、酸枣、笨枣。酥枣、糖枣成熟的较早,有的糖枣开裂;酸枣成熟最晚,得八月十五以后,长圆形、个大。这两种枣不易储存,现吃现摘,清脆甜。而笨枣正逢八月十五成熟,别看名叫“笨枣”,其实并“不笨”,它的用途最广,人们最喜欢。

       深秋时节,家乡的院子里,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枣树,远远的就看见红红的枣透过半个院墙,半个小红脸露在外面叫人眼馋。在我们鲁西南有一顺口溜:“七月十五枣红色,八月十五晒半干,九月十五上了薄,十月十五摸不着。”这一流传几百年对枣和人的生动写照,至今人们还 朗朗上口。大人上树上房摘、竹竿、木棍打,小孩在下面拾枣的场景伴随着欢声笑语在院子里一阵接过一阵。

        特别是中秋节前后,到了枣上色正浓之时,有通红的,红的发亮,有红一半的,都探着头挂满枝头。如美术师点睛之笔,一幅乡村美景图展现在众人面前。一种吉祥喜悦占满了农家的小院。收红枣的时候,也是最幸福的时刻。随着长长的竹竿“噼里啪啦”地敲打,红枣儿“噼里啪啦”落下一地,红通通的一大片,加杂着落叶,躺在地上,煞是好看。红枣落地时,一粒粒饱满的大枣砸在的头上、背上也不觉得痛,落地的瞬间在地上乱动。枣树下的我们依然甜甜地笑着、喊着、叫着、找着,只顾把拣着的又红又大的红枣往嘴里送,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三五成群结伙去地拔草,路过枣树林,枣指甲盖大小,青青的,我们就急不可待地想吃,眼望着枣树上的枣直流口水,树高用手够不着,看着没人,就用坷垃或砖头投,或者用铲草的铲子投,不小心铲子被担在了树上,可怎么也弄不下来,要是上树去够怕被人发现,为此没少招来大人的训斥。那会我们也真费劲,不但不好好地上学、下学不好好地帮大人干活,而且还专祸害人。下地看哪有枣树,哪棵树上枣多枣大就往哪使劲。其实这枣正在长个,青青的,已经长到和青杏差不多,味道也不好,涩涩的,难以下咽。还听大人常说,吃这样的枣长“疖子”,还有的说把尖头咬掉,吃了不长“疖子”。但别管怎样还是枣的诱惑力太大了。一旦枣有了红色,稍稍有点甜味,鲜亮鲜亮的枣挂满了枝头,不管是红透的,还是红了一半的,还是有点发黄发白的,那都是我们的最爱,我们都喜欢、都想要。要想吃枣还得千方百计的想点子,于是,从地里缺一根高梁,上面捆一个勾,往下捞。哪里的红枣多就往哪里捞,有时树叶和枣一起下落, 砸到头上还是挺疼的,弄得地上一片狼藉。有的枣吃起来不脆,有点艮,啃了一口就扔掉。

       等到打枣的时候,我们又迫不及待的抢刚打下来又大又红的枣,因为这时的枣,甜、香、脆,一口下去满嘴的青爽、醉心。裤兜里装的满满的,乘人不注意就匆忙溜走了。偶尔被大人发现朝我们追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追着、骂着、是“败家子”、是“祸害人”、“不得好死”等等。我们吓得手忙脚乱,连箩筐都顾不上拿,生怕被逮住。

        八月十五是枣熟时节,我们也来凑热闹。拿起小筐去拾枣,不管大小就往筐里装。大人就让我们分开装,把又红又大的枣装在一块,剩下的装到一个筐中,一边拾一边往嘴里塞。吃多了,到了晚上可难受了,不消化。我们把枣放到一块,最后大人们把它们挑来挑去,留下红的大的, 再捯到房顶上倒在摊开的簿上凉晒,干后储藏好放到过年时用。小的也挺甜,留给我们吃鲜。农村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有的别人家没有的,给他们送一部分,另外留下部分还要卖掉换钱。现在还能想起:一堆枣堆在那里,满屋子的青味……。最想吃的还是“蹦枣”了。“蹦枣”用的枣必须是新摘的,不能用棍打,破了皮是不能用的。尽量选一些个头均匀、熟透的、一棵树的枣,用清水洗干净、晾干。找一个大的玻璃瓶或瓦罐,滴点酒,把口密封好,放到阴凉处,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便可食用。枣香酒香互相融合,一开瓶就能闻到,口味独特、香甜爽口、甘甜酥脆。

       枣的用途比较多,人们的日常生活用餐更是离不开它,我们鲁西南人爱枣,变着花样呈现在人们面前。枣卷、 花糕、、八宝粥、小米枣粥、枣泥月饼等等都与枣密不可分。红枣可以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的作用;中医称为甘麦大枣汤,可以起到养血安神、疏肝解郁的功效。

      现在不管是家庭饭桌还是外出就餐,枣的吃法亦尽不同,可以说每一顿饭都离不开枣的身影。特别是枣卷子现在隔三差五就蒸一次,把发好的面揉搓筋道, 然后把面团擀成长条状(宽6公分、长15厘米),上面放六个大红枣,从两头往中间捲,这样一个枣卷就成形了。在锅里蒸25分钟,还没等掀锅,热汽沿锅沿冒出来,馒头的香味和枣的香甜溢满整个屋子。出锅后拿起一个咬上一口,哎呀,软绵香甜、满口留香。我想,一个枣卷子放六个红枣,代表“六六大顺”“透心甜美”

      我们鲁西南,春节蒸枣卷、打花糕是必不可少的面食,少了这两样,春节不完美。打小就记得,枣卷、包子、馍馍、丸子、藕加,这五样可以说家家必备。饿了,掀开用报纸盖着的“布箩”从里面拿个枣卷就往外跑。因此,为这事可没少挨了母亲嘲:别老是吃剩的,一会儿还吃饭不?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大人说这句话的含义是减省节约,春节,一家人能多吃几顿好的饭食。而孩子们为了解馋,顾不了这些。大人也经常嘱咐,到外面不要招人家的东西。

        花糕,只有春节才打,平时很少吃到。也不是家家打花糕。花糕样式繁多,根据人们的爱好选择外形,心灵手巧的花样多、造型好看。先和面、揉面、把干枣用水泡软,或者在水里煮一煮,捞出来放到一边,再把和好的面进行揉搓。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圆型的大圆饼做底盘,上面放一圈红枣,再不均匀的摆几个,上面再放放一个大圆饼,外加一些小长条做,里面圈上红枣,摆成花型。多层的,每一层圆盘之间用红枣填满,最上面点上红色和绿色做装饰点缀;两层的下面是大底盘,上面用红枣和细长条做造型即可;也有一层的,花式多变,都离不开大红枣。记得有一次,母亲正在做花糕,紫红的大红枣放在浅子里,趁不注意拿了二个就跑,母亲双手是面叫我别吃,不然就不够了,这是查好的,可我还是一口吞了下去,为此,母亲对我发了一阵脾气。

        其实,我们家并没有枣树,更不用说有枣了,这枣是两个孟婶和一个孟奶奶给的。把花糕放到二月二再吃,俗有“吃花糕眼睛亮”之说。红枣含有天然的果糖成分,平时煮粥放几个大枣、花生、姜豆、红小豆、绿豆等,整锅的粥香甜可口,能喝一碗的得喝两碗。去饭店吃饭我必点“全家福”,有花生、豆角、玉米、山药、红枣,刚出锅,冒着热气,晶莹剔透。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中秋节,红枣、花生、芝麻、葵花籽、红糖、青红丝、葡萄仁等原料,用来制作枣泥月饼等食品。

      在我们鲁西南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新人结婚习惯把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撒在红被单上,再把装好的盘放在早已铺好红布的八仙桌上,并配以红色腊烛,上上三柱香,以示对天地的敬重。八仙桌上的红秤、红斗、红尺、红剪子、红镜了、红算盘,以及两边红色的圏椅,以图吉利,意思是“四平八稳”、“称心如意”、“早生贵子”、“三媒六证”的祝福。还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文化元素,走进千家万户,映射出纯净和谐的乡土民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