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泗耀
写作是美好的。尤其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八小时之外,只不过利用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辛苦一些,但却能看到希望,有一种精神的慰藉。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多年,“痛并快乐着”是我最为真切的感受。
有一部叫《地上地下》的谍战剧,一段时间里,各家电视台几乎轮番播出,看得多了,内心难免生出无限的感慨。联系到自己的业余文学创作处境,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同这部电视剧里的“剧情”又是何等的相似。干革命不容易,顶着各种压力始终如一地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同样也很不容易!
十六岁那年,正值高一,在《中学生报》发表了第一首诗歌作品《希望与收获》,自此,文学的种子便开始悄然在心中萌芽。
参加工作后,依然没有放弃多年喜爱的业余写作。我所在的单位是一家拥有4000余人的国有企业,央央大厂、人才济济,要想在这样大的一个单位出人头地谈何容易?!艰苦的一线班组生活、黑白不分的三班倒生产劳动终日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后悔没听父母的话好好念书,否则的话,绝对不会到工厂里当工人受这份洋罪。后悔是没有用的,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哪怕再多么心有不甘,也只好面对现实。就这样,在一线车间班组整整劳动了四年。四年中,我也在想尽千方百计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想再这样无谓地耗费自己的青春,尤其是夜班后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曾一度让我窒息的难受。因而,择机尽快地跳出一线、远离生产班组成为我那个时候最强烈的愿望。我清楚地知道,在国企时期讲究人际关系的时代,我一没关系二没靠山三没朋友,是很难遇到贵人的。迷茫与彷徨交织,失望与希望并存,心情也愈加糟糕透顶。
为了打发业余时间,使自己不至于那么地空虚,我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买书、看书、写作上。一个毛头小伙,加之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压根儿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惟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赚取同命运抗争的资本,我渴望命运的转折应该在来的路上,我唯一的优势也便是自己喜欢的写作还自认为不错的功底,尽管在写作的道路上还没有多大的收获。但我始终坚信,这条前途未卜的道路也许是我改变命运通途的唯一道路。写作,因为喜欢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更加喜欢。
每日的生活单调而枯燥,正是在那些单身岁月里,我读了大量的书籍,也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今天看来,当年写的那些所谓的作品其实都是很幼稚、浅显的,更不要提能不能发表,很多东西在编辑看来都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平生第一次我认识到写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那么容易,我甚至有些想打退堂鼓,一度产生过放弃写作的念头,老老实实地当一辈子产业工人。生性的倔强、内心的不甘迫使我没有那样去做,我咬牙坚持着、磨砺着,陆续在一些报刊上开始不断地发表作品。
1994年5月的一天,命运之神开始眷顾了我。厂党委公开面向全厂招聘两名宣教干事,条件必须是党员身份。面对“橄榄枝”的诱惑,高兴之余我却失望至极。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天赋,苦恼的是我不是党员身份。为了能够得到参与考试的那张“报名”入场券,我真的是费尽了心机,多次找党委办公室主任求他高抬贵手给报上名,哪怕给我一个参加招聘考试的机会,哪怕结果是最悲惨的那种,我也会死心塌地。党办主任十分为难,但鉴于我在车间宣传报道中的成绩和锲而不舍的写作精神,最终答应我作为一个特殊情况可以向厂党委主要领导反映情况,努力为我争取一个报名参试的机会。绝望中觅到了一线曙光,我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报上了名,后来我才知道,是那位爱才惜才的党委书记发话后我才有此机会的。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我知道这次招聘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必须全力投入,努力争取到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一线工人也许今生会绝无仅有。我如愿参加了考试,三天后考试结果公布,我有幸被录用为宣传干事,我清楚地知道,是坚持不懈的业余写作帮了我的大忙,是广播喇叭中每天播出的广播稿件提升了我的知名度,是那位党委书记给了我“涅槃重生”的机会,否则,一个人的命运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我从一线班组来到了机关处室,工作环境变了,一切都在改变,一年后我入了党,两年后我提了干,三年后我结了婚,党委书记成为了我的媒人。
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和工作机会。一个乡村娃娃能“混”到如此田地,简直是羡煞了许多人,不少人私底下打探我跟谁有关系,也有的说,我是靠攀关系才从一线班组扶摇直上进入机关处室的,对此我都是付之一笑。我唯一清楚的是,业余写作帮了我的忙,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最终感动了“上帝”。
在党委工作的十几年里,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我一直没有放弃所钟爱的业余文学创作,期间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有不少作品散见于《劳动时报》《山东工人报》《工人日报》《中国化工报》《天池小小说》《江门文艺》《大众日报》等省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
2002年企业改制,一夜之间,国企成为了民营。老一代企业领导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企业精兵简政,一切以效益为中心,先前浓郁的文化氛围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一些,人员、人才也开始流失。面对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调适和缓解自己的压力,我拼命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工作业绩,从党委口到行政办公室多次交叉任职,工作方面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虽然不想出类拔萃,但一定要与众不同,这是我多年来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领导班子更迭不断,我微妙地发现,我的业余文学创作还是被新的领导发现了,尽管我一度刻意地隐秘地写作,低调到几乎无人所知。但发表的一些作品还是无意中让领导给发现了,因为很多报刊,作品发表后,他们几乎都能够看到,自此,我便被主要领导扣上了“不务正业”的帽子,着实让我十分地苦恼。
2013年,我将自己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的近100篇小说结集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正是这部小说集的出版,给自己惹来了“塌天之祸”,老板在干部例会上公开给予了批评,也是第一次将这种原本私底下的批评公开摆在了桌面上,“不务正业”“心猿意马”之类的词语一股脑儿地灌在了我的头上,让我苦不堪言、欲哭无泪。我开始怀疑和审视自己并扪心自问,坚持业余文学创作难道真的错了吗?然而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苦笑一下,此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小心翼翼,所有发表的作品,只要单位里订了这份报纸,我都在第一时间设法“保管”起来,这样,一段时间内风平浪静了一些,日子一天天过着,悄无声息,也忐忑不安。我知道,在我的背后,我感觉到总会有很多双看不见的眼睛在窥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业余文学创作并没有因为领导的“不高兴”而让我望而却步,相反却进一步激起了我强烈的创作欲望。我始终认为,我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既艰难崎岖,又充满希望的道路,这更是一条向上的道路,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我认为是正确的道路,我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且百折不挠!当下对自己最好的保护莫过于勤奋地工作,始终如一地坚持好业余文学创作,只不过要以一种“秘密”的状态进行下去,不显山、不露水。
2018年11月份开始,我利用不到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创作完成了一部69.10万字的现实主义励志题材长篇小说,在起点中文网首发并成功签约,并多次给于“封推”,社会反响较好。2019年9月,又创作完成了一部10余万字的长篇对话体小说,发表在起点中文网,成为签约作家。2020年2月份,在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诗集《岁月是光阴里的一条河》,将发表的200多首诗歌作品汇聚在了这部诗集中。目前为止,这两部长篇小说和这一部诗集作品的问世,一直没有被单位里的任何人知道。诗集出版发行后,《劳动时报》《山东工人报》相继进行了报道,分别发表了书评文章。
回想多年来的业余文学创作之路,面对接近300万字的作品问世,感慨之余,我还是认准了一个理:人生要有梦想,有梦的地方,哪怕是地狱也是天堂!一个人活着,不能光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更重要的是要竭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诚如莫言所言,做一个晚熟的人,只要坚持,梦想就会离现实更进一步。越是你害怕的事情,你必须越要去做,这就是逆境中的成熟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