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泗耀的头像

郭泗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0
分享

敬人一杯茶

 

郭泗耀

小时候,家中来了客人,父亲会待之以茶,那种热情,至今耳熟能详,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喜欢喝茶,那个时候,家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来的好茶。我记得父亲喝的茶大都是很便宜的三五块钱一斤的茶砖之类的茶品。家中来客或者有串门的人,父亲往往会用掰开的一块茶砖泡茶招待大家。

茶砖的味道至今还清晰地萦绕在我的味蕾里,久久挥之不去。如果现今茶社里还有的卖当年的那种茶砖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买上一些好好的回味一番。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里那种特别的口感和滋味。应该说,那是我儿时喝过的最好的茶,爱喝茶的父亲同样深刻的影响了我,从此我也喜欢上了喝茶。

自小在农村滚大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有着颇多的“礼数”的。比如说,客人来了要先给客人敬茶,这就是父亲当时给我定下的一条家规。那时小哇,硬是不懂得敬茶的“礼数”,倒着倒着手就开始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一只手端不动硕大的茶壶,只好两只手交叉着端起茶壶给来客满水。好多次,我在给客人敬茶的时候,茶水都溢出了杯口。客人当着父亲的面一个劲地夸赞我有礼貌,都知道倒茶满水了。往往这时,父亲却总是紧皱着眉头小声地斥责我,敬茶的时候水是不能外溢的,让我下次注意。

父亲的话我显然没有往心里记,我以为只要给客人倒茶了就行,至于倒茶的程度,抑或说水深水浅并无关紧要。父亲正是揪住了这一点,在客人走后每次都认真地给我上一课。父亲告诉我,你还是个孩子,不懂倒茶的学问和礼数不打紧,但是老祖宗的规矩还是要学一些的。我就想笑,笑父亲的啰嗦甚至迂腐,区区一杯茶,哪来那么多的礼数和学问呢?我甚至不屑一顾。父亲见我不认真的样子,就有些生气。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孔子在做学问的时候,一次弟子颜回给他斟茶,因为斟茶的动作不规范,颜回遭到了孔子的当面训斥。孔子当面给颜回演示斟茶的礼数,告诫颜回斟茶时茶水到杯口要留有三分的余地。颜回汲取了上次敬茶的教训,此后每次给先生敬茶都是中规中矩特别认真,受到了孔子的赏识。

听了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加之父亲辅以现场教学,我就从此记住了父亲的话。此后,家里再来客人或有串门的人来时,我在倒茶的时候再也没有将茶水外溢过。父亲夸我有记性,学什么像什么,多少已经懂得了些规矩,我心里当然很高兴,小孩子嘛,都是喜欢被夸赞的。

后来我也成家立业了,我不仅将父亲的教诲牢记心间,而且多年来也是一直那样做的。每次给客人敬茶,都留有三分的尺度和余地。父亲说,这种余地就叫做敬茶,茶水倒的满了,就是失礼,有着本质的区别。父亲的这句话使我终生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使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对人的敬意,足以体现在一杯茶上。

儿子如今也大了,参加了工作,这种家风的传承也沿袭到了儿子身上。从小,我对他耳濡目染,让他自觉地接受家规的良好熏陶,儿子打小就对人很有礼貌。还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按着当年父亲教育我时的样子教育引导他,让他观察我给客人敬茶时的动作,这一切他都摄入了眼睛中,并且一直实践的很好,每次给客人敬茶,也总是中规中矩的,我就很欣慰。

一次闲聊,儿子问我,敬茶的这些学问和礼数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你爷爷就是我的人生导师,这些礼数都是你爷爷教会我的。我还告诉儿子,社会对于你是全新的,一切要从学会敬茶开始,时刻学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无论什么时候,还是中规中矩的好。你敬人一杯茶,别人就会为你敞开一片天空。敬人其实就是敬己。

很久,儿子都在回味着我说过的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