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泗耀的头像

郭泗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6
分享

坐席

农村的风俗是亘古不变的,既是传统,又是文化,哪家有个红白喜事,那是必定要安排酒席的。以前是现在也是,置于酒席的排场、规格、规模要看主家的意愿和经济实力而定。一般情况下,红事更为庄重、隆重一些。白事相对简约。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中多少了解到一些乡风乡俗。三四十年前和三四十年后,虽然时空进行了不断的交错更迭,在我的记忆和印象中这些乡俗好似没有太大的改变。人们一直恪守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这些规矩,尊重的不仅是传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传承。

至今依稀记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去亲戚家或在本村的近房、邻居家坐席的情景。六七岁的年纪,在七十年代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如果哪一天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馍就已经知足得了不得,所以那时对于吃的有多么好并没太多奢望。尽管在那个瓜菜能抵半年粮的年代,人们的日子普遍地过得清苦,唯一的念想就是能盼着日子能够一天天好起来。小孩子们的想法也更是单纯,总渴望着哪一天跟着家长去谁家坐席,也算是解解馋。

四十多年前,农村喜宴上的酒席大都是用八仙桌摆的。谁家娶媳妇,事先会将左邻右舍家的八仙桌借过来用。那时,农村还没饭店。酒席上所用的菜肴都是一些农家菜,家中条件稍好点的,会请村里的厨子来家里做菜,酒席就摆在院子中。条件不好的家庭,往往请不起厨子,村里有烧菜经验的邻居会热情地前来帮忙。一些妇女也会主动地前来择菜、洗菜、帮厨,收拾桌凳,三五桌的酒席一般用上半天时间就能搞好,虽不甚丰盛甚至多少有些寒酸,但看上去也还凑合。毕竟,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物价也不像现在高得离谱,那时的一斤猪肉顶多块把钱,青菜也就两三毛。人们对于酒席的好歹要求也不太高,但是,置办酒席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尽量地还是得搞得丰盛一些,为得是撑起自家的门面,让左邻右舍都知道谁家娶媳妇了,也好扬眉吐气一回。

坐席是讲究席位的,如何安席有着一定的讲究和次序。婚宴上如果是男方家结婚,女方家送亲的必是贵宾,年龄大小在其次,来的都是客,那是怠慢不得的。安排坐席就得要把女方家的客人安排到主宾、副主宾的位置,这事有专门的人进行安席,一点也大意不得。如果是女方家嫁女,三天后就是回媒。回媒那天,男方家除了新郎官外,还有一位至关重要的客人就是陪着新郎官来的那位,其身份一般是新郎官的大伯或者叔叔,其次是新郎官的平辈们,无论是谁,坐席的时候一定得是大酒量,席间要为新郎官挡酒。

十六岁那年,我就参加过近门一位叔叔的婚宴,那时的婚宴,酒席上的菜品已经不同于前些年那么寒酸,显然已经随着物质生活的好转提升了很多,最起码菜品更为丰富了些、分量也更足了一些,以往不太常见的鸡鸭鱼肉都摆上了酒席。酒席上提供的酒水也稍微高档了,除了肥城的瓜干酒,再就是景芝酒、兰陵酒、老窖酒等低中端酒水。摆放的糖果的种类和颜色也更为花哨,出现了并不多见的大白兔奶糖,尽管数量不多,也会令人眼前一亮。这些隐约的变化,正给农村的喜事平添了许多喜庆气氛。不几年后,邻村已经出现了饭店的踪影,说是饭店,其实规模很小,只是夫妻店而已,那样的小饭店也就能摆上三五桌。尽管这样,乡间饭店的出现,还是给封闭的农村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就是从那时起,村里谁家娶妻嫁女,都开始尝试着往饭店里奔,图希的就是肃静。

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的饭店逐渐地多了起来。到了九十年代初,乡下的饭店可谓全面开花,基本上每个村里都有着三两家。这个时候,村中谁家遇上红白喜事,基本上没有在家制席的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至今,尤其是工作以后,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城里,坐席的频次多了起来,坐席的理由也都是五花八门。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再也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匮乏,人们都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不要说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的都要安排在酒店里进行,就是逢年过节,亲戚、家人、朋友或者日常小聚也大都喜欢到酒店去坐席。

坐席正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底蕴,一种和谐、凝聚的象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