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作群里下了个通知,凡是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在户籍地或就近社区办理老年补贴领取手续,这是国家惠及老人的高龄生活补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龄老人的特别关爱。
下班回到家,媳妇正在烧菜,厨房里传来她的声音,“哎,听说了吗?国家对高龄老人落实待遇了,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增加20元生活津贴”。媳妇显得很兴奋的样子,有意在提醒我,“咱妈今年80了吧?是可以领取老龄补贴的”。
原本我中午回到家中想提及这件事情的,我想问问媳妇妈今年多大了?没想到话刚一出口,就被媳妇揶揄了一顿,“你自己的妈,年龄多大竟还来问我?你也真好意思!”媳妇的一阵抢白,弄得我真的有些尴尬,我禁不住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母亲,这么些年来,完全忽略了母亲的年纪,竟然无法准确地说出她多大岁数。
前些年,父母都还住在乡下老家,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退休后跟母亲种着二亩地,我知道他们闲不着,索性由着他们,只要他们高兴就好。然而,七年前的一场病,母亲患上了心梗。母亲那次突然发病,父亲当时没有在家,要不是来串门的邻居发现并拨打120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我将父母搬到了城里居住,正好一处楼房租期刚满,简单装修粉刷了一下,父母住进了我的那处闲宅。将父母安顿下来,我紧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放下。
时光荏苒,一晃多年过去,父母从初来城里居住的诸多不便到逐渐地慢慢习惯下来,的确很不容易,母亲适应了城里的生活,逢人便说,她也成为了半个城里人。
母亲跟我住在同一个小区,两座楼之间隔着一条马路,直线距离不过四百米。平时由于我工作忙,隔三岔五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只有到了周末去父母那里坐坐、啦啦家常,在一起吃顿饭。媳妇曾多次提出不再让两位老人开火做饭,中午和晚饭去他们那里做着吃,那样的话,也能使他们少受些累。母亲知道我们俩是为了他们老两口着想,平素上班都忙得团团转,就以他们还能做饭为由婉拒了我们的好意。尽管我知道母亲心疼我们,不想过早的给我们添麻烦。很多时候,我们下班人还未走到家门,母亲老早地就等在我家楼梯口等我们给我们送吃的。
我家住在四楼,没有电梯,母亲住的也是四楼,同样没有电梯。不知有多少次母亲在两座楼之间爬上爬下,累得气喘吁吁,母亲却表现得没事人似的,一个劲地表示爬楼也算是锻炼身体,多走几步路没什么。
私下里,我好几次听父亲给我讲,你母亲上了岁数,加之又有心脏病,爬四楼的确有点太高了,将来条件允许的话,他们想换个住处,在城郊结合部买个小点的电梯房。父亲的提议,老早也在我的考虑之中,觉得他们一年比一年变老,腿脚都不太灵便,每天买菜、遛弯上下楼要好多次,行动的确很不方便。我跟媳妇商议后,决定尽快多看几个楼盘,也好了却父母想住电梯楼的夙愿。
一个周末,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我将想为他们买电梯房的计划和盘托出后,打算拉着他们去看房。母亲知道了我想为他们买电梯房的事情,一个劲地责怪父亲多嘴,净给我们添麻烦。母亲说,你爹就是有些懒,虽说岁数都大了点,要不是不能爬楼,爬楼锻炼身体多好,总比花那些钱买楼好,要把钱省下来攒多了留着给两个孙子在大城市买楼用。
明明是母亲有着想住电梯房的意思,母亲却不知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父亲偷偷地告诉我,“以前你娘的确多次跟我抱怨过,说来到你们这里嫌没电梯爬楼累,要不是为了她,我也不会动买电梯房的念头。”
真正促使母亲改变主意的是她想为两个孙子着想。母亲说,大孙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也该到了说媳妇的年龄。二孙子还在读研,将来也得说媳妇,现在给孩子找媳妇没房子不行,房子小了还是不行,大城市里的房价贵得离谱,钱一定要用到孩子们身上。
母亲执意不再买电梯楼,母亲说她住在这里挺好的,离我们近,有病又灾、头疼脑热的一个电话我们就能赶过来。再就是这里环境好,邻里之间团结和睦,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她舍不得离开。我知道母亲是想拿这些话来搪塞我,她真正的用意是想打消我对他们的牵挂,不让我们为了他们分心、花钱。不仅如此,母亲每年还拿出不少钱来资助我和弟弟两家。母亲知道,我们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收入也高不到哪里,母亲觉得,她跟父亲都有退休金,将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给我们用是当父母的应该做的。每次从母亲手中接过钱的时候,我都会觉得父母的爱沉甸甸的。
母亲有两个儿媳,两个孙子,母亲常夸儿媳和孙子多好多好,孙子们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都多么的优秀。在她看来,儿媳们的孝顺,孙子们的优秀,是令她跟父亲感到最为自豪的。
不识字的母亲活了一辈子只认得三个字,在父亲的帮助下,也只会写“刘桂香”三个字,母亲觉得自己很骄傲,虽然没上过学,但多少还能认得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前些年我还帮她办理了社会化退休,现在每月能领1800元钱,母亲很知足。
两个孙子相差三四岁,都是母亲一手从小带大的。因而,孙子都同奶奶有着极深的感情。
儿子在外企上班,作为长孙,他跟奶奶的感情最深。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在跟我打电话时突然问过我一句奶奶是几月份的生日?奶奶多大年纪了?儿子提议给不爱过生日的奶奶每年都得要过个生日。面对儿子的发问,我一时懵了,竟迟疑了许久不知如何回答。
以前记得曾经问起过母亲和父亲的生日,他们回答的也总是含含糊糊,他们好像隐约说过,但我却没有入脑入心,全然没有记得住母亲的生日,更不要说他们的年纪。那次儿子打电话,虽然他没有诘责我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我却内疚了很久。一直想找个机会看看父母的身份证,或者当面问问他们,哪怕被他们“笑话”。不知怎的,我甚至想让父母当面责骂我一顿,哪有这样的儿子,连父母的年纪、生日都不知道的。如果说有这样的人,我当然算得上最不“孝”的那一个。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的儿子参加工作两年多了,每到我的生日,儿子无论在哪里出差,都会给我打来一个问候的电话,快递一个礼物。相比儿子,我觉得十分汗颜甚至无地自容。我应当成为儿子的楷模,儿子却成为了我的榜样。
要不是单位工作群里下通知收集高龄老人的相关资料,我甚至还想不到母亲今年刚好80岁了,父亲也已经78岁。我从父亲手中接过母亲相关资料的原件复印时,我暗自记下了母亲的生日:1944年6月12日。
母亲对于每月能多领取20元的老龄补贴是很开心的,这笔钱目前虽还没到手,母亲的脸上已堆满了笑。母亲跟父亲开玩笑说,国家政策这么好,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么好的生活,这么好的条件,咱可都得好好活着。
办完母亲的补贴手续,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五十三岁的我竟然才知道母亲的真实的年龄,而母亲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我记得以前每到我的生日时,母亲总会在父亲耳边念叨几句,作为儿子,实在是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那晚,我失眠了,流泪了,脑海中翻腾着小时候母亲给我喂饭、穿衣、玩耍、接送我上下学时的情景。母亲老了,我也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我想趁着娘还在,父亲还在,要好好的孝顺他们,再也不能“忽略”他们,要对他们格外地关心、关爱,他们辛苦打拼、磨难一辈子,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把我们拉扯长大成人,给予良好的教育,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父母之于我们,只是无私的奉献。
我们之于父母,除了感恩,唯一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善待、赡养、关心、关爱。
父母在,家就在。作为子女,任何时候,宁愿忽略自己,也绝对不能忽略和冷淡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