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樊海霞的头像

樊海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3
分享

耳畔的天韵

耳畔的天韵

——记古筝艺术家谭新

谭新今年49岁,山西朔州人,山西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山西省古筝协会理事,朔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

勤奋不负天资

谭新走上古筝艺术道路,并不是从小专业学习,他自幼爱好音乐,却没有学习的条件,小时候曾用钉子钉在木板的两头,然后把姐姐的橡皮筋挂上去模仿弹琴。长大后,他唱歌、弹吉他,成为小有名气的音乐发烧友。23岁那年,他在北京的一个琴行等人,无意间拨弄了琴行的古筝,引起琴行老师的注意,送了他一套教程,回来通过几个月的自学,弹奏的效果让老师惊赞。于是老师引领谭老师走上正轨学习古筝的道路,介绍他师从中国广播艺术团古筝演奏家范纬卿,开始了年复一年的艰苦学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谭老师能弹奏出引人入胜的作品,和他常年的艰苦学习、练琴,以及对古筝曲目的研习理解分不开的。现场听一曲谭老师的演奏,是一次灵魂沐浴。筝音时而婉转低沉,回响天际,时而似雨打芭蕉,犹在耳畔低语,有时如高山流水一般清脆素雅,有时又是空灵之声让你想起空谷幽兰,筝声紧时,若急雨敲阶,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听众沉醉其中,被艺术熏陶浸染,仿佛灵魂都清澈了。

特别欣赏他弹《战台风》,雄伟而庄重,宽广且浩荡,令我折服,我仿佛看到了疾风骤雨下,码头工人战台风的景象,那风雨 ,那紧张,那热烈, 那台风过后彩虹漫天时为保护住国家财产的欣慰。这离不开深厚的技术功底,也离不开对于文学的超常的理解力。

育人硕果累累

三十年如一日的筝与情,桃李满天下,2000年,谭新开始古筝教学,并且开始拓荒朔州古筝市场,使得一批批地想学古筝的学生们从此走上了正轨学习琴艺的道路,把朔州的古筝人才输送向全国,有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留学英国的古筝专业的学生,也有西安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高材生。

他兢兢业业认真教学,2018年荣获山西省古筝教师赛课大会精英教师称号。这些年,斩获了一系列大奖,成为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山西赛区最佳组织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中华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与科学联合会举办的“艺天辰”杯中国青少年艺术节,获得山西赛区艺术教育成就指导教师奖;在参加由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教师事业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活动中荣获山西省艺术教育贡献奖;荣获2019年中国大同首届民族器乐音乐周暨“云同杯”国际民族器乐展演古筝组优秀教师奖;山西省首届古筝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山西省第一届少儿古筝教师赛课大会优秀教学基地、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首届古筝艺术节的比赛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山西省第三届古筝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中国音乐学院山西考级委员会评为年度古筝专业优秀辅导教师。

2019年10月,在朔州市建市30周年之际,创作了古筝曲《望西口》,入选“中国古筝网”,点击量超过5800次。乐曲引用山西晋剧、民歌的音乐素材创编而成,运用大量的刮奏和起伏多变的音调,深沉忧郁和轻松,活泼的曲调描绘出现如今美丽的塞上绿洲和人民欢乐的生活情景。2021年改编的二人台牌子曲目《打樱桃》入选中国古筝网,成为古筝演奏二人台戏曲音乐的首例作品;在山西省音乐协会主办的山西省第三届古筝艺术节上,学生合奏《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合奏组金奖;合奏《望西口》荣获银奖。

艺术奉献社会

谭老师谦虚地说,我这是草根艺术 ,我却非常喜欢草根这两个字,只有野草,蔓草,才真正贴近大地。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家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发现和探索美。谭老师做到了,他引导小学生和老年学员在身边探索艺术的美,能把美带给别人,就是艺术家。更可贵的是他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家,谭老师做到了把他的所学不遗余力地传给身边喜欢的人。

迈进朔城区“天韵古筝”的门,这里有近八十高龄的老妪,有四岁的稚子,雅室一间,装载了多少喜欢艺术,喜欢古筝人们的情怀,放飞了多少人的梦想。

谭老师教学古筝不仅仅是因为职业,更多的是因为喜欢。他歌唱得好,唱歌比教古筝轻松多了,他教学古筝,是因为超乎寻常的热爱。这些年,他的好几个学生在其它城市成为优秀的古筝老师,又把教学经验和谭老师探讨,使得谭老师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多年来,谭新坚持用艺术感染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他经常组织活动,如举办古筝迎新年晚会,组织端午颂屈原诗歌朗诵会等等,在古筝伴奏下,学员们声情并茂,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塞上绿洲,受到广大市民赞誉。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最近,谭老师的新作《走进大塞北》即将献给听众,让我们静静期待聆听欣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