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畅的头像

何畅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3/15
分享

读《三国志》

读《三国志》,就不要跟《三国演义》在细节上一一较真了,毕竟一个是史,一个是小说。总体而言,大框架还是差不多的。

在民间,“三国尽归司马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是家喻户晓的。不过,读完了《三国志》,却觉得“奉天子以令不臣”有点意思,感觉其中因果,皆由此生,便想说一下自己的体会。

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司马防与曹操是故交,年轻时的曹操在司马防手下当差。据说司马防性格公正耿直,历任洛阳京兆尹,即是东汉都城的行政长官。司马防很赏识曹操,便举荐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都城洛阳的警察局长。曹操因此正式踏上了仕途。当时没有科举考试,官场最大的特点是举主与门生关系胜于君臣关系,司马氏和曹氏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曹操功成名就,司马懿的才学又受到曹操赏识,曹操便顺水推舟,报了司马防当年的举荐之恩,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司马懿在政治上能走得多远,还要取决于其本人的能力。

恰恰司马懿智谋超群,不但是个谋略家,还是个政治、军事天才,可与蜀国的诸葛亮相媲美。据史载,司马懿进入曹氏集团后,很快便表现出雄才大略,成了曹氏集团离不开的人物。然而,曹操从相人的角度,认为“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因而没给他拥兵自重的机会。所谓“狼顾”,是古代形容狼的习性的说法,狼在行走时,总爱左顾右盼回头望,此性如在人身上,便被认为是谨慎多疑。故曹操以为,司马懿虽是大才,但不能久居人下,叛逆主人是早晚的事。于是曹操特别提醒过长子曹丕,要他用好同时做好提防。但曹丕的脑子里没有这样的相人观,也就没放在心上。曹丕的大意为司马懿后来坐实“狼顾”之祸,埋下了伏笔。

曹操既然有此担心,为什么没对司马懿采取进一步措施呢?他完全可以在离世前,采取断然措施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这种手段在历代帝王术中屡见不鲜,曹操对此也是车轻路熟。如此看来,曹操所谓的相人之学,是多少有点玄虚的,难以坐实司马懿这个“原罪”。既然不能坐实,就不能滥杀无辜,何况曹氏集团需要司马懿这样的人才。

此前,在曹氏集团刚得势时,谋士毛玠献上“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计策,被曹操采纳。不过此举在当时天下人看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很令人不耻,也不被天下豪杰认可。看似高明的计谋,从长远利益看,对于曹氏却是下策。当然,曹操接受这个计策,也许跟他年轻时的个人情怀有关,年轻时的曹操,初衷是救乱世于水火,治天下于一统,而不是后来被人嘲笑的篡汉之心。由此可见,一个历史人物的三观,是很有可能根据面临情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

历史的发展,的确未如曹操所愿,一统天下的理想被三分天下的事实无情替代。到这个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便成了甩不掉的政治包袱。试想,如果曹操当初不用此策,任由奄奄一息的汉室跟东周天子一样自生自灭,就不会受其掣肘,只需放开手脚逐鹿中原,最后来个胜者为王即大功告成。然而,历史没有这样的“如果”。可见,历史大人物在关键时刻的抉择是多么的重要。

赤壁之战后,曹操前后判若两人,一改过去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取而代之的是谋求位极人臣甚至是帝王式的生活享受,同时致力于为身后的曹氏家族做好战略及战术安排,处心积虑地向一个自己供养着的傀儡要名要分,坐实了奸雄的恶名。

曹操挟养的汉献帝,不是一条狗,而是一个堂堂的大汉君主,这个君主他不是呆子,随着岁月的增长他长大了,想法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想法肯定跟曹操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调和不了,拥权的一方肯定会作出“权在手可是可非”的行为。与此同时,曹操身边的大臣,虽然大多是冲着曹操的个人魅力来投奔的,但也有个别是冲着汉室来的,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曹操的不臣之心显露无遗后,肯定有人不爽,特别是上述后两类人。为此曹操先后杀了崔琰、毛玠,因为此二人正直公允,分别是儒家正统思想和汉室忠臣的代表人物,敢于直面曹操的不臣行为。曹操认为杀了这两个人,不利于他的苗头就会被刹住。

如此看来,毛玠当初提出的计谋,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要从中看到毛玠忠于汉室的动机和用心,二要从中看到这对于曹氏来说就是一招烂棋。笔者以为,前者让毛玠后来付出了生命代价,毛玠让自己的忠诚写就一首历史小诗。后者从反观其时曹氏的实力看,弄来汉天子招牌实际上无太大的意义。那时候,群雄并起,拥兵自重者不再听命于汉天子号令。这从先前的李傕、郭汜、杨奉等人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挟持天子不但于事不补,还是个烫手山芋。割据一方的军阀,谁的实力强势头好,谁就可以挥起拳头去惩罚弱者。

毛玠这招是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一箭双雕不好说,但对于曹氏来说,无疑是一招烂棋,不仅让曹操摘取了“奸雄”这个酸果,还让曹丕得了“篡汉”之名,更让司马氏在后面“有样学样”。毛玠应该是始料不及的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曹操因为有汉天子这个招牌,后来三分天下确定后,他也一直迟迟不敢逾越正统思想红线,好像是已然成了妓女,还立着个贞节牌坊在身边一样,让人看着很不舒服。后来,儿子曹丕心理素质比他硬刚,狠狠地砸了这个贞节牌坊,圆了曹氏的皇帝梦。而类似的心理,在刘备和孙权那边,是不用多虑的。曹丕称帝后,刘备和孙权想什么时候当皇帝就什么时候当,不会怕身后有骂名。

曹丕篡位称帝,是曹操的遗憾,却是曹氏的高光,也算尘埃落定了。可惜的是,后来司马懿的“狼顾”之说果然一语成谶,成就了“三国归晋”的史实。不过笔者以为,与其说是“狼顾”天定,还不如说是当初那招烂棋的后遗症。要知道,民间的“有样学样”,类似“有例不减无例不添”一样,是有很强的历史惯性力的,实在是不可小觑。

小时候看过一些民间故事,常有儿子儿媳不孝敬父母公婆的公案,结果如此“家风”,竟然会“代代相传”,让人唏嘘不已。同理,从政治的角度,在司马氏看来,篡位之事,难道他不可以这样自慰:汝之不仁在先,吾之不义在后,再烂也是拜汝所学!世风如此,“狼顾”之祸能不唾手可为?

对于“狼顾”之谶,还可以探究一下,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史书并没记载他俩也有“狼顾之相”,却是一个比一个吃相难看,该怎么解析呢?是遗传吗?那他们爷爷司马防的公正耿直跑到哪里去了?于此,笔者以为“狼顾”完全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跟传说中的“推背图”,谓推得准之又准玄之又玄,其实是修撰者出于某种目的,悄悄行了事后对照修改之事,并以讹传讹,讹讹为真了。

有学者认为,取代曹魏的晋朝,大一统时间不足四十年,以后便是半壁江山的东晋了。说这要归因于晋朝没有经历大的战争而取得了政权,治国人才没在战火中受到洗礼,导致钙质不足,挺不起治理江山的脊梁。还用刘邦、李渊、努尔哈赤等人来反证其观点的铁律性。吾以为,这种建国“战争论”观点,是以偏概全的。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秦皇朝,经历的战争不少吧?却二世而亡,为什么不用来例证?是特殊例子?还是避而不谈的双标?

东汉光武帝刘秀,取得政权后,“片语”释兵权,云台二十八将大部分解甲归田,治国理政全部由刘秀重新招聘文人行之,这些文官协助刘秀成就了光武中兴,没说哪位文臣少了战争洗礼之钙呢。

其实,三国归晋前后,司马氏主导下的战争并不少,先是举兵灭了蜀国,然后自己篡了魏国,接着又举兵灭了吴国。只不过这些灭国战争的对象都业已衰微,不堪一击罢了,不能说没有战争。晋朝在开国皇帝司马炎一朝,似乎是有点暖阳的,究其原因是他在位24年,前期还算清明,且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防身术。后期奢侈昏庸,为一己私心立了傻呆之子为继承人,由此引发一系列权力争夺。看一下三个阶段的“八王之乱”关系图,就一目了然了。可笑的是,这回“有样学样”不再是外姓人,而是司马氏本家人学以致用,主动去发扬光大了。司马氏家风,权力是唯一的崇尚,而手段却是现成的,那就是不择手段的篡和夺。

“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让西晋皇朝摇摇欲坠,五胡趁机乱华时,西晋皇朝已无力顾及,导致中原百姓十之六七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动荡时期逾百年以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些虽是后话,而这一切,都该归咎于西晋皇权前赴后继的篡和夺!

如果把历史再拉长一点看,五胡乱华西汉灭亡后,北方十六国轮番或同时登场,也上演了一幕幕篡和夺的大戏,有些戏剧情节黑到让人瞪目结舌的地步。以此同时期的南方东晋政权,虽是苟延残喘,也不见得吸取了教训,同样是让人大跌眼镜。

纵观二十四史,历代方正的最高统治者,方正的封建士大夫,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无不以爱惜身后名为规矩底线。这样就对头了。反之,如果高居庙堂上的帝王士大夫们,都是机会主义者或历史虚无主义者,或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或采取“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式的摆烂,那可真是国之不幸,民之万劫了。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应该重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思想体现了对平民百姓的重视和尊重,强调了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孟子学说距离曹操理政大概五百年光景,如果当初曹操能以孟子的学说理念为出发点,做到在其位不忘前缘,改其制不忘后忧,才是他坐拥那段历史庙堂的应有之义吧。

历史终归是人写的,就一定会把人之情写了进去。历史终归是笑骂由人的,因为历史本身众口难调。《三国志》留下一个曹操不杀“狼顾”之臣司马懿的遗憾,让后人叹了千年。后来,在《南北朝史》里的宋,又留下一个宋文帝自毁长城杀了檀道济的悲剧,让后人骂了千年。不杀与杀了,叹息与唾骂,又怎一个简单的错字了得?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理念不是毛玠所创,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好像是用得滚瓜烂熟。在三国,如果曹操不用此计,历史该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

就以一首小诗《司马氏》作结,以表史悠吧:司马之心路尽知/尽知未见鬼雄持/汉居后院曹家寨/家寨隔墙别梦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