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城》的头像

《吕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5/04
分享

家乡的石拱桥

 

吴建远

 

“周文物,吴大帝,南寺唐钟又宋祠,元桥清士红印记。”家乡丹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说说顺口溜中的“元桥”——古代石拱桥。

建于元代的城区老北门大桥,原位于河口,因九曲河改道,河道填塞,如今已成旱桥,但依然保持着独特风姿,独拱弓形,如同一头几百年来一直默默耕耘、不曾倒下的老黄牛。桥栏杆由大块石头垒成,正如老牛的脊梁,也似小小的城墙垛。桥面中部略高,呈坡度,是一块块方石铺就,石缝里颇多杂草冒出,不像现代新大桥水泥桥面,坦荡如砥。

位于省丹中校园内的明代环青桥,一拱卧波,桥身缀满藤类绿植古色古香的环青桥,为当代名校平添别样韵味。

乡镇也不乏古代石拱桥。

行宫九里季河桥,建于元代,距今700余年,仍然屹立季河,尽显历史沧桑。它由整齐划一的石块砌成,尤其大拱凹面,矩形石块非常平整,整体又巧妙构成圆弧形,倒映粼粼水波中,形成一个优美的圆,与水中蓝天白云及两岸民居、树木相映成趣,洵为淳美一景。

大运河上的泰定桥,一直是千年古镇吕城的标志性建筑。它还留下了美好的传说:上八洞大仙吕洞宾借在桥上卖汤团,考察民风民情,淳朴的乡民母慈子孝,孝子因而得道高寿。传说终归传说。真实背景是,吕城地处交通要道,建桥建闸,不在话下。地方志记载,大桥始建于宋1131年,修建于元泰定年间,清乾隆间重建,1958年拓浚大运河时拆除,存世827年。这座高、宽各十余米的石拱桥,采用花岗岩石堆砌,石缝用糯米胶镶嵌。据称,抗战期间日军飞机投放炸弹,两岸民房被毁,大桥毫发无损。泰定桥巍然陡立,宛如一扇通天大门——扬帆的大船自此一路向前,通向远方。遥想宋元明清历代,每日里石拱下过往的船只,何止万万千;桥身上推过的车轮,拾级登坡的行人,不下百十亿!巍巍泰定桥,悠悠水运史。

蒋墅滕村,明代礼部尚书姜宝,儿子进士登科,为答谢父老乡亲,在母亲河吕渎河上建造的登云桥,桥身狭长,坡度较小,风格秀美。清代滕村太学生姜允重曾这样描绘家乡石桥沿岸美景:“小桥浮断岸,碧水荡青天。鱼跃波光净,舟横柳色妍。”姜宝是明代贤臣,不附严嵩,交好海瑞。他也是一代学者,著述颇丰。其《凤阿文集·登云桥记》载有建桥位置、缘起、用材、花费、工期、命名等。其工期“闰二月初旬兴工,四月终旬告竣”,历时整3月。其费用,木、石、灰料,及工匠工资、伙食费,共“百余金”(百余两银子),除族人祝贺其子姜士昌连中举人、进士的“二十六金”贺金外,其余都由姜宝本人承担。建造登云桥是一大善举,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一座拱桥,一位乡绅,一段佳话。

家乡古老的石拱桥,是古代精湛建筑技术、璀璨华夏文化的见证者,是永远矗立在乡民心中的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